心中的念頭

心中的念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在暑假最後一週,繼續極盡所能的放空擺爛,兩個都這樣~連他媽媽放好的保健食品在桌上,都可以完整的放在原來位子,水槽遺留著中午外送的餐盒,沒洗~自然也沒整理,讓先回家的老婆氣炸,我沒有看到第一現場,回來家裡已經沒有肅殺的氣氛了!但是我懂那種無奈感~

老婆是個很注重衛生習慣的人,更要求他們從小東西就要放回原位,有這樣的家教下,理論上孩子應該會很自動自發,跟我當初國小教他們怎麼面對課業一樣,總以為教了就會,殊不知這樣的耳提面命傳授,還是敵不過擺爛的劣根性,功課漸漸越來越差,生活習慣也越來越不好,唯一欣慰的就是~至少還沒有放出去做壞事.只是沈浸在電玩或是影片的世界裡。

「我不奢求是班上最強的,但至少希望他是每天進步的那位」這是我心裡想的,但是我發現孩子對未來沒有目標,不知道整天努力究竟為什麼,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從小的訓練是不是真的徒勞,花時間在家庭這個決定,似乎現實情況狠狠打臉了自己。就和「學爸」裡面的那位劉真真,為了女兒~放棄工作,努力建立起孩子的獎狀王國,但孩子卻只想奔向離異的爸爸。

極端的管教和放任的自由,這之間的落差我們至少懂得~所以我知道該準備一些給孩子舒壓的機會~手機、平板和電玩沒有缺過,也試著去管制他們使用,然而聽到那些不愛看電視、不愛玩手遊的孩子,就對該家長佩服五體投地,這種超脫世俗的無慾教育怎麼訓練的?我有個書法學生就是這麼神奇,一對雙胞胎女孩,個性迥異,一個放假同學約了就出門,一個是喜歡待在家裡東摸西摸甚至練習書法,這雙胞胎應該已經是最明顯的實驗例子,一樣的環境和父母,一樣的基因卻仍舊會有不同的個性和做事態度。

所以我是不是要更釋懷一點~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該做的管教(讀書、生活習慣、普世價值與觀念)有講一輪,彷彿就達到父母親的KPI,若真的要確認孩子打從骨子裡達到理想中的模樣,可能真的比登天還難~畢竟「你的孩子不是你(認為)的孩子」他就是個個體,有自由的思想,父母終究綁不住。

回到家之前,想著要怎麼跟孩子開口,還沒說出口,他已經和同學約去唱歌了,運用父母的權威說不可以出門?還是要默默接受他想飛的慾望?我在電話這頭短時間也沒辦法做出決定,只能希望他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安慰。

avatar-img
hanshang Lin的沙龍
21會員
290內容數
紀錄男女之間的所有故事與相處之道,故事可能是我朋友的、我同事的~當然也可能是我的。在人生路上學習到的相處心得也一併記錄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nshang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因為在公司已經待了一年三個月,一年一度的食品展理所當然的經歷了兩次,去年還是新人的情況下去食品展就很明顯感受到從前置作業到後續的檢討流程,應該哪個環節要加油,沒想到這次還是一堆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帶頭的人。 去年我記得葉課忙進忙出,當時業務主管主導整件事,雖然在我的履歷表中有提到參展經驗,但畢竟當時
這個電影名稱常常出現再選單中,可是我都沒有點進去(完全只有看電影名稱沒有吸引我),後來因為看到健康頻道中有來賓介紹這位賈玲(大陸女導演),為了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新作《熱辣滾燙》,原本就胖胖的她還刻意增重20公斤(體重胖到105公斤),呈現出電影中女角色所要的「笨重感」,再由專業健身教練陪伴鍛鍊瘦身
同事兩天前發了這個IG的連結給我~很明確地寫了離職前的幾個徵兆,在食品展後,幾個同事被公司的政策搞得很不滿,大家其實私下都有轉換跑道的念頭,所以有時候我們講話真的變得比較有勇氣了! 先前和總經理每周的會議,原本都有業務主管在,有一次趁著業務主管外出,我們直接和總經理匯報,就比較肆無忌憚的提很多細節
因為在公司已經待了一年三個月,一年一度的食品展理所當然的經歷了兩次,去年還是新人的情況下去食品展就很明顯感受到從前置作業到後續的檢討流程,應該哪個環節要加油,沒想到這次還是一堆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帶頭的人。 去年我記得葉課忙進忙出,當時業務主管主導整件事,雖然在我的履歷表中有提到參展經驗,但畢竟當時
這個電影名稱常常出現再選單中,可是我都沒有點進去(完全只有看電影名稱沒有吸引我),後來因為看到健康頻道中有來賓介紹這位賈玲(大陸女導演),為了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新作《熱辣滾燙》,原本就胖胖的她還刻意增重20公斤(體重胖到105公斤),呈現出電影中女角色所要的「笨重感」,再由專業健身教練陪伴鍛鍊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