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 Design Pattern #16: 責任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Golang - Design Pattern #16: 責任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 連續處理請求 🔗

當我們在處理一連串的事件或請求時,責任鏈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就像一位隱形的助手🤖,幫助我們將這些請求一一分發給合適的處理者。


責任鏈模式

這個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當一個請求出現時,由多個對象組成的鏈依次處理這一請求。每個對象決定自己能否處理,若可以則處理,否則傳遞給下一個對象。


實際例子

📝 日誌系統

想像一下,我們有一個日誌系統,根據不同級別(如ERROR、WARN、INFO)將訊息輸出到不同地方(例如:控制台、文件、郵件)。


type Logger interface {
SetNext(Logger)
LogMessage(level int, message string)
}

type ConsoleLogger struct {
next Logger
}

func (c *ConsoleLogger) SetNext(next Logger) {
c.next = next
}

func (c *ConsoleLogger) LogMessage(level int, message string) {
if level == 1 {
fmt.Println("[Console]: " + message)
} else if c.next != nil {
c.next.LogMessage(level, message)
}
}

type FileLogger struct {
next Logger
}

// ... FileLogger的實現類似於ConsoleLogger ...


🙏 請假系統

員工請假流程中,先由直屬主管審核,若超過3天則需部門經理審核,若超過7天則需總經理審核。


type Handler interface {
SetNext(Handler)
HandleRequest(days int)
}

type Supervisor struct {
next Handler
}

func (s *Supervisor) SetNext(next Handler) {
s.next = next
}

func (s *Supervisor) HandleRequest(days int) {
if days <= 3 {
fmt.Println("Supervisor approves leave.")
} else if s.next != nil {
s.next.HandleRequest(days)
}
}

type Manager struct {
next Handler
}

// ... Manager的實現類似於Supervisor ...


小結

責任鏈模式提供了一個出色的方式來解耦請求發送者和接收者。它允許多個物件處理同一請求,或者自動傳遞給鏈中的下一物件。當你的應用中出現多個物件需要處理同一請求,且確切的處理者不確定或者處理方式可能動態變化時,考慮使用這個模式吧!🚀

avatar-img
KH Huang的沙龍
36會員
194內容數
歡迎來到【代碼的詩情】:探索程式語言之美 系列,這是一場優雅的程式之旅,透過詩歌的抒發,尋找不同程式語言的美感和精髓。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透過文字的韻律,深入探索多種程式語言的核心概念和語法,以及它們獨特的應用和技巧。每一篇詩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段代碼都是一句詩句,讓代碼的旋律和詩情在其中相互交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H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嗨!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鏈式方法模式,也就是讓你可以一路連續調用方法,看起來好像在鏈接它們似的。那麼,讓我們馬上進入主題吧!
嗨,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什麼是延遲評估模式,它的好處是啥,還有在 Go 裡面是怎麼玩的。
在許多大型系統中,不同的子系統需要共享和修改某些資訊以達到一個共同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方法可能會造成混亂和冗餘。這時,黑板模式出現了,它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架構,讓這些子系統可以有效率地協作。
嗨!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鏈式方法模式,也就是讓你可以一路連續調用方法,看起來好像在鏈接它們似的。那麼,讓我們馬上進入主題吧!
嗨,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什麼是延遲評估模式,它的好處是啥,還有在 Go 裡面是怎麼玩的。
在許多大型系統中,不同的子系統需要共享和修改某些資訊以達到一個共同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方法可能會造成混亂和冗餘。這時,黑板模式出現了,它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架構,讓這些子系統可以有效率地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