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狼煙北平》心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歷經了五月大爆炸之後,
好不容易在月底抽出了空閒,
除了立即申辦了aNobii,
可能還是為aNobii,
上週起竟陸續在總圖借了不少小說,
我有點敢說,上週必定是我密集讀非言情的小說類比以往閱讀時間來得多了,
這樣也好,不要把太多時間磋砣在網路世界。
關於我看了哪些書可以直接去點入aNobii,
當中可以推薦的有葉兆言的"花影",
不過最讓我魂痴的是都梁的"狼煙北平",
雖然上網查過書評,是毀譽參差,
說不好的多半是從寫作角度,
覺得都梁在此本小說對於角色的內心描寫不足,
甚至有人說吊書袋的,
但持和我同樣看法都說好看的人就細心分析了點小說內容,
就小說內容本身來說,我真的覺得它是好看的。
但那是有點殘缺的,
我只對我最喜歡的角色和場景作描述,
認同他們的悲劇發生。
我很喜歡楊秋萍,
儘管她在小說裡面的戲份不多,但重要性算高的,
而她的個性與行事作風真的很容易奪我喜愛,
這項喜愛因素應該歸因於我之前看了太多言情小說,
對那種唯唯諾諾,柔弱無主見的女主角感到作噁,
所以看到有些個性強勢一點的女性角色都會有點喜愛。
且不把話題圍繞在我喜愛的角色,
就來談談書的內容唄!
先不談書最主要,串起任何角色的主角文三兒,
先談談主要人物有徐金戈、楊秋萍,
以及方景林、羅夢雲,
故事時代起於抗戰前夕的北京。
他們各為一對戀人,他們也有太多的同質性,
各別為工作而結合或認識深交,
女方都出身名門,是同大學同系的好朋友,
最後都因工作而犠牲,且死狀慘烈,
男方都活到文革後,皆身不由己的做自己不願的工作,
也同樣承受失去愛人之痛,也同樣在文革期間歴經牢獄之災。
楊秋萍喪生於抗戰初期,在暗殺負傷被日軍逮捕後,
受盡慘絕人寰的嚴刑烤打後,遊街示眾時慘死於槍下。
關於她的嚴刑過程,
我無意間在網路上搜到,
作者是將一位共產黨的抗戰女士"趙一曼"的被日軍俘擄的受刑過程採取部份,
作為小說裡楊秋萍的受刑過程。
我原先也覺得楊秋萍在小說中的苦難雖也為常人所不能忍受,
但還不到殘忍底限,
但見了一個日軍自白的趙一曼受刑過程,
真的是慘不忍睹,到最後真的是不成人形,
我想,誰不敢真的把書裡的角色寫得那麼慘烈,
當然,小說也有不成文規定,
重要的女性角色即使是死,也要死得好看﹨(╯▽╰)∕
有興趣想要知道日軍自白的趙一曼受嚴刑過程可以上網搜尋,
這方面中國網站資料是算不少的。
趙一曼的最後嚴刑是電擊,這是小說裡沒用到的,
擊到全身內部器官不同等級灼傷,皮膚發黃(有部份是火烙之故),
甚至出現神經不能控制到尿失禁的部份,真的是不忍睹。
相較於楊秋萍的心上人徐金戈,
多次出生入死,都能碰到貴人相救,
即使有牢獄之災,也有方景林為他解難,
否則他也活不到故事的最後,
但他的痴情真的很令人為之鼻酸,
即使事過境遷40年,他都能惦記著她,這真的很難得。
徐金戈和楊秋萍參與軍統,為國民黨體系。
羅夢雲和方景林皆不是無產階級出身,但都參與了共產黨,
羅夢雲在國共內戰期間,約民國37年,
因被徐金戈服務的國防部密保局盯上,
她不顧危險的將所有情報發出去,
之後,她將所有機密燒盡,並且自行點爆炸藥,
將自己和身邊物炸得粉身碎骨,
甚至死後,不敢留下任何支字片語給心上人方景林,
就怕他會因此受牽連,而遭敵方毒手,
但也留給方景林無限悔憾。
這是小說中兩個愛情悲劇,
徐金戈和楊秋萍因工作需要,被上級指派假結婚在民間臥底,
兩人感情正打得火烈,卻因為任務受傷,
無助的徐金戈為了減輕楊秋萍痛苦,而在刑場上搶在日本人對她行刑前,將她槍殺致死。
將心上人殺死,一向都是小說裡最殘酷、悽涼的情節。
方景林和羅夢雲因參與共產黨,為抗日工作聯繫認識,
但結識的十年期間,歷經對外抗日、國共內戰,
他們受於組織規定,只能避人耳目見面,
直到羅夢雲無預警自爆,方景林也只能眼睜睜看她灰飛煙滅。
兩個愛情都是悲慘的,
徐楊戀雖然結為夫妻,但結識時間短,增加了兩人陰陽兩隔的時間。
方羅戀雖然有十年期間長戀,但兩人只能偷偷摸摸見面,
最後也是女方死亡而作收。
有趣的安排是,
徐楊皆是偏向火爆性子,快人快語,
這也使得剛開始的結合不太融洽,
也意外讓他們的戀情增溫很快。
方羅皆是溫文儒雅,喜歡文學,共同討論文學,
雖然一開始都有好感,
但戀情的發展進度溫吞,甚至無緣結為夫妻。
結束了較沒營養的愛情討論,
再來談談真正串起故事的主角文三兒吧!
相較於楊羅的愛國情操,不畏死的勇敢,
或是徐金戈在執行暗殺時的氣魄,視死如歸的精神,
文三兒真是個瘪三,
只要被威權人士吆喝一下,他都可以隨時嚇到尿褲子,
他也有愛國情操,很容易被鼓噪的愛國情緒,
但只要趕對戰現場時,他看見旁人死了,
整個人嚇得魂不附體
馬上只想到打戰關他什麼事呀?
老蔣是因為日本來了,他的利益也不保了,
所以他才要起來勸中國人一同作戰,
但日本人不來,
他們這些下層階級也沒得到中國政府給予他們的任何好處,
為什麼到了共同患難時,要他們為政府捐軀受死呢?
雖然在看的同時也覺得文三兒很俗辣,
但是,他的想法仔細去想也不是沒道理。
自古官逼民反,主要都是因為百姓苦到餓肚子,
窮人的視野是沒有遠見的,
他們只顧著眼前溫飽,
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所以他們沒有去思考過亡國奴的悲哀,苟且偷生的卑鄙,
他們覺得有誰給他們東西吃,給他們好日子過,
不要讓他們死,他們真的很怕死,
至於誰來統治他們,他們都沒意見,
至於活得有沒有尊嚴,老實說,即使是中國人當政,
他們也是活得最沒尊嚴的一群,所以日本人來管他們也沒差別。
日軍也知道,真的來抗日的人也不是因為吃不飽來找死,
他們來抗日都是有其理想在。
方、徐、羅、楊的出身都不差,
都有受過知識教育,或許也有思考過生命價值,
很多知識教育都是教導人民愛國,要有民族意識,
所以他們可以拋棄個人生死,為國謀利,為民圖福,
與敵軍戰鬥的日子真的不是常人可以忍受,
羅楊都曾宣誓,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連命都可以不要,
但她們其實在私底下也畏懼,
每天醒來都在想著不知道能不能活過這一天,
萬一被敵軍擄去,嚴刑烤打有多麼可怕,
她們在心靈上無時不刻存在著恐懼,
要不是有理想支撐著,她們早就拋棄這樣終日提心吊膽的生活,
活過一天就算是撿到一天的恐懼日子,
沒有堅強意志,真的很難支撐。
關於不好不壞的文三兒,沒有特別非議,
即使活在抗日和內戰的年代,還是能無憂無慮的過著每一天,
這樣阿Q思想的人其實也是普遍下層階級的人們,
就像方景林最後說的,
政治家所能做的,就是少折磨他們。
題外話,
看到中國人寫的抗日文學,若是在以前看,的確很能養成仇日情緒。
我曾經看到不知是discovery或knowledge頻道,
在廣鳥還是長崎這個曾經受過原子彈摧殘的城市有設立戰爭紀念館,
留下戰時人民苦難的証據。
一開始看到這種館的存在,真的是覺得很虛偽,
要不是他們主動發生攻擊,誰閒閒沒事要在那邊丟兩顆原子彈呢?
就算閒著沒事要丟,為什麼要丟他們,而不是丟別的國家呢?
可是轉念一想,
戰爭的發生皆是出自政治家、軍事家、統治者的野心,
參與戰爭,或是戰場區的百性都是無辜的,
他們也想要安居樂業,沒事誰想要和別人起干戈呢?
看來呀!政治家所能做的,真的就是少折磨他們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會員
589內容數
十年前學生時期試寫的小說。已完結小說需付費觀看,未完結也不打算完結小說全公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