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富手冊】這專欄裡,目前我們發佈了23篇文章,每篇文章內容2千字至6千字不等,講述了建立自己的投資秘書以及如何構建一套投資選股資源池和基本的財報檢視及個股合理股價的評價方法。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由首篇依序閱讀。
目前的篇章則是開始分享筆者在二十年的投資生涯中實際的交易及存股心得。
一個網路笑話:一群朋友約出來玩,最重要的不是去那兒玩,也不是誰坐誰的車。最重要的是..『出來』。
投資這件事情,最重要的除了「健康的投觀念」知「選股」之外,更重要的是: 『參與巿場』。因為看了再多,都是別人的投資。投資巿場有成長有衰退,有起伏跌盪,如果沒有足夠程度的參與,都享受不到投資成果。
當然,也會有一部份人認為自己的錢是辛苦工作血與淚的交織,不願意拿來投資承擔風險。正所謂【不投資就不會有風險;不出門就不會有危險】,真如此嗎?
你或許會想著,我存銀行吧,並且分散銀行每家存不大於300萬,可享政府存款保險的保障。
事實上,你根本就不可能完全規避風險,因為在台灣的你,持有台幣。朋友們可知曉我們目前在台灣法定貨幣名為新台幣,那何謂舊台幣呢!
在民國38年因種種政經環境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因而發行了新台幣,而原台幣與新台幣的兌換為四萬台幣換一元新台幣。
OK,那我來分散幣別,分散持有國際主要貨幣!
此時的你則開始面臨滙率波動而產生的資產跌價風險。
事實上,當我們出生在這個以貨幣計價資產的文明世界,我們就被拉進了一場不可能完全無風險的環境,即便你安份守己的辛勤工作儲蓄,你都承受著通貨膨脹所產生的實質資產價值減損的風險。所以投資和購置資產不是風險偏好的行為而是生活在文明世界不得不為之的行為。
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試著閱讀整個【致富手冊】的寫作專欄,也可以閱讀【小股東的大投資】這個分享實質選股和存股交易的專欄。
~想了解本人貼近盤面的投資建議,請到小股東的大投資。
~閱讀我的投資歷程和經驗分享,請到致富手冊。
~參考追蹤的個股:資源池個股名單。更多財經短評:小股東粉專
此篇章之前的內容在構建一個投資模型及基礎的財報檢閱,雖然基礎,但已足以讓投資朋友能評斷企業是否具備『穩定的獲利能力』。這也才是我們長期投資的對象。
此篇章開始,我們會分享投資歷程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以及筆者所體悟的投資心得。
台股自三年前的COVID-19事件後,美國推出無限QE以來即開展了一波自一萬點到一萬八千點的超級大多頭行情。此情境仿若又回到了1980年到1990年那段射飛鏢選股,怎麼買怎麼膁,投資股巿沒有賠錢這個選項,只有賺多賺少的問題。那段幸福的日子,筆者也無緣參與,那時間我還在吃糖果流鼻涕呢。
由於政策使然,再加上一場疫情打亂了原經濟和就業結構,使得需求爆增而造就了這波榮景。並且緊接著失控的通膨快速到來,實質資產價值備受考驗而使得投資巿場方興未艾。
股巿就這麼的一波接著一波,從居家辦公需求到供應鏈危機,再到AI熱潮,似乎永遠都有推升股巿的力量存在,眼看著投資巿場都沒有物美價廉的個股,手上的現金對兇湧的通膨又瑟瑟發抖,股巿一直漲,該怎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