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Mazz 1 推桿心得!

2023/09/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LAB推桿是我今年上半年比較專注的產品。由於用了B2後就整個愛上,當然就開始選它其他產品來一個個玩。先選外型我覺得還不錯的Mazz 1來看看和B2的差異?外型是Mallet/高MOI的設計桿頭,配合上它的Lie angle balance/仰角平衡技術,可以讓球友推起來更加穩定。桿面觸球會穩定的方正。這也是我為什麼要來試的原因。

raw-image

B2是傳統桿頭設計當然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控制效果,對於不同桿頭是否也是如同B2那樣?Mazz1價格是450美元,現在可以在一些美國連鎖球具店看到和買。我訂是一般規格34“, 69 lie angle,黑色鋼管桿身。原廠握把有一點角度設計,讓握起來握把是和桿面是平行。因為桿頭是中插設計,有水平角和lie角的傾斜設計,所以如果沒有握把去把角度修正,你的握把就不是平行桿面狀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也是LAB推桿自己特殊握把設計!我會先用看看原廠設計的規格來玩,下場推個2場後,會更換碳纖維桿身和握把,來調整整體桿子規格,讓桿子可以更好操控和使用。另一角度就是瞭解原廠桿子的設計理念,看看推桿的特色和技術能否輕鬆發揮?這桿子握起來感覺對我來說有點重,握把很舒服,好握,整體的感覺很不錯。


推起來很容易感覺桿頭的重量和掌握桿頭的移動,只是對我用起來有點長。我習慣的推桿長度都是在32.5+-0.25”,所以後面會進行規格調整。我第一次下場用它,非常的猛。實際推起來真的很簡單、容易和輕鬆。中短距離真的很殺!長距離的效果也不錯,比起其他品牌的Mallet/小烏龜桿頭的距離效果要更好,只是鋼管桿頭的距離效果在尾段就容易會失速停下來。


我必須說它的握把真的讓我在瞄球上更容易。桿面有點後移但握把可以容易對準桿面,所以真的把瞄球變簡單和容易。我就是因為這樣下場真的推起來簡單和快速。讓我印象比較深是距離效果要更好,對長距離的掌握更容易得到效果。以手感來說,明顯感覺沒有B2那樣的柔軟舒服。非甜蜜點的回饋比較硬,當然甜蜜點的回饋還是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另外讓它回饋沒有很迷人,是桿身材質八字造成,鋼管八字就是硬,可以更換桿身來提升爽度,看自己高興。這個桿頭對於桿身的震動超明顯,硬度超過我小手負擔,導致推擊手感像按摩棒一樣。市面很多推桿選的桿身硬度都太硬了,鋼管的重量就已經重了,硬度還那樣硬,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假日球友,推好是中樂透,沒推好是正常發揮。尤其在中短距離和快果嶺上的使用,需要以柔克剛碰球去產生滾動,桿子回饋是要命的重要。


而這樣的材質特性(重量和硬度)對短距離方向和距離掌握,往往會出現很搞笑的結果!心裡念力啟動;呼喊同組朋友快喊OK,不然肯定烙賽。當然,LAB推桿接受訂製,可選用碳纖維桿身比如Accra桿身要加150美元,或LAGP桿身要加350吧。我有到我家附近的連鎖店去試配置Accra碳纖維桿身,媽啊,感覺比鋼管回饋要再猛,一個字“硬”,觸球的桿身震動頻率從大到順暢而已,滾動表現有好,距離上一階。算了、Accra桿身和我無緣,打算用我自己的碳纖維桿身。


我改造的幾個重點在:1.推桿重量需要重新調整,把總量調輕,同時把重心轉移到桿頭,桿子的任督二脈打通,推起來就如魚得水,不讓手臂和手掌握得好像榔頭的吃力。2.握把買原廠這種帶斜角來配,沒用過,這次來嚐鮮。3.選碳纖維桿身重量不要超過100g,同時桿身重心在前端,讓桿子的重心靠前端。推起來容易掌握桿頭移動,不會來個桿頭飄移、甩尾。


桿頭拆下來,發現桿頭重量沒有想像的重。B2的桿頭重量在380g(重量級),而Mezz1才356g(輕量級而已),有點扮豬吃老虎。以現在桿頭重量都比以前要重多了,350g都上不了檯面。356g只能說一般重量。所以對桿身的選擇變得關鍵、硬度也很重要,美國這邊的桿身重量和硬度,不管是碳纖維或鋼管都設定誇張硬、重。阿是每個球友都是健身猛男,怎樣感受到觸球的feel。


考慮了幾款桿身,千挑萬選,用了LAGP鐵桿用的桿身來配,也是搞的我人仰馬翻,耗損幾隻桿身才把桿子的夢想8字給磨出來。這心酸過程裡,有一個重點和棘手的問題,就是LAB推桿的獨家技術;桿頭的桿根朝下/Lie angle balance。因為桿子的規格,桿身和握把改變後,桿根朝下狀況就沒了,所以我確實花不少時間去解決,這是技術活,非常難搞。


重生後的推桿,下場的結果就讓我嘴角一直上揚!嚇死人了,桿子的效能和操控完全變身,戰力爆表,握在手上,桿子的靈動力和手指、水乳交融,對距離和滾動效果要壽的穩!一推機會不再遙不可及。我後面就比較少用這桿子,因為信心指數破表,沒樂子。KPI設定完全達標,握在手上很輕鬆,手臂和手指放鬆握、擺動肩膀,桿頭路徑一氣呵成。結果和桿數要異常都很難,所以我反而用另一支LAB Link 1比較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桿頭設計就是走“易推”、好“掌握”。算是缺點,在於桿頭的瞄準線有點鳥!瞄準線會碰到中間桿身插入位置,導致在推的時候,瞄準線無法延伸到後面。視覺被桿身給擋住,變成我推壞的最好藉口。另外有些球友對這個桿頭設計有點跳痛,但我卻愛不釋手。它的簡單、直線條,加粗曠和紮實的線條感。視覺不會錯亂!

想騷包的話,放心,它有開放桿頭顏色訂製。要弄一支騷包、吸睛的推桿,這裡就對了。近5年來這推桿算是最平均、好用的。一來我重新調整規格和更換桿身,把推桿8字大改,整體效能不是只有達標,而是破表。非常適合我的推法和身體。溫存幾次後,推起來對掌握和回饋就是爽。柔順回饋完全是吊打原廠鋼管或客制的accra桿身,和傳說的GSS有過之而無不及。長話短說,如果Lab推桿不是你的規格和需求,也只是半吊子推桿。

它的黑科技就是非常吃“桿面和目標”成一個“垂直”設定,要發功,需要讓你的身體和手完美結合球桿。不然18洞下來,也只能偶有佳作而已。改桿子不難,重點在改了後,黑科技還在!因為我搞了3支LAB推桿,哪些竅門我算熟門熟路。要不就是進原廠改,不要爽爽改,最後桿子的特異功能也改沒了。

目前除了原廠外,應該也沒有幾個師傅有神功或秘笈去調整。我沒有原廠的協助和技術指導,用自己的Mezz1和link1摸索神功來,2支桿子都成功調整和維持桿根朝下。後來也幫朋友Link 1重調規格和換桿身,無縫接軌神功護體。推桿是我這幾年的提升重點,而今年前6個月採購和改裝,5支推桿,對推桿能力和技術想不好也很難。


要推好有幾個步驟; 1. 推法和身體需要有8字匹配的桿子。2.掌握推桿,才能推出需要的路徑來。最後是要會讀果嶺和看草紋。要循序漸進、走捷徑離走火入魔就不遠。現在經驗多了,要推壞也很難!最後,我都不怎麼用它,好用到沒有挑戰和樂趣的桿子。氣不氣人!這樣下去都沒有藉口可以買新機斯了。所以我不用了、可以吧!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36會員
2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