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串流王者』來看串流平台與創作者之間的愛恨情仇

從『串流王者』來看串流平台與創作者之間的愛恨情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連假看完了Spotify的傳記影集『串流王者』,相當喜歡這部影集在每一集會從不同人物的視角來描述他們與Spotify的利害關係。

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平台方與創作者之間的衝突,特別是在許多百萬Youtuber 陸續宣布停更的這個時期,下面就大致講一下『串流王者』的主要角色與劇情概要。

主要人物介紹:

丹尼爾·埃克:Spotify的主要創辦人,曾應徵Google被拒絕後,致力於創業,發現串流音樂的商機後,與Martin Lorentzo合作創立Spotify。

馬丁·羅倫遜:Spotify的另一位主要創辦人,也是新創公司Tradedoubler的創辦人之一,在Tradedoubler收購Daniel Ek的公司與其相識,之後便一起創立Spotify。

安德里亞斯·艾恩:Spotify技術長,認同丹尼爾·埃克想將音樂免費化的理念而加入Spotify成為技術長。

佩爾·松丁:Sony唱片瑞典總經理,一開始敵視Spotify將音樂免費化的理念,但見識到Spotify的強大播放功能後完全改觀,也是早期支持Spotify的音樂界人士。

佩特拉·漢森:Spotify 的法務人員,原本是瑞典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被Spotify的強大功能吸引,進而加入Spotify與唱片公司進行版權與分潤的談判。

Bobbie T:虛構角色,片中為丹尼爾·埃克的高中同學,是唱片公司的簽約歌手,也是平台創作者,在Spotify推出後反而因為平台分潤不足變得生活拮据,最後加入反抗Spotify的行列。

劇情中各角色間的互動與衝突

『串流王者』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主要角色的觀點,以及因這些觀點所引發的衝突,包括:

  • 新科技的橫空出世對音樂產業造成的衝擊,使Sony唱片瑞典總經理佩爾·松丁不得不資遣許多員工並轉向擁抱Spotify;
  • 創辦人丹尼爾·埃克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所做出的妥協;
  • 技術長安德里亞斯·艾恩面對現有技術的限制如何想出解決方案,以及與創辦人的理念衝突;
  • 丹尼爾·埃克在Spotify 席捲音樂產業後面臨到,平台創作者因收入不足所以發的抗議,其中包含他的歌手高中同學Bobbie T,而這一點也是所有平台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

Spotify的經營模式

根據Spotify 官方網站Loudandclear的資料, Spotify的主要營收來源是訂閱收費功能收入及廣告收入,而其收入則與音樂版權持有者(主要是唱片公司) 依照約3:7的比例分拆,也就是Spotify 拿30%,版權持有者拿70%。

在這種分拆模式下,Spotify並不會直接支付創作者報酬,而是由版權持有者分得營收後再支付給創作者。

音樂創作者實際拿到多少錢?

在第六集以Bobbie T為首的音樂創作人不斷抗議Spotify,而丹尼爾·埃克向佩爾·松丁提出聯絡Bobbie T溝通但被拒絕時,他很氣憤的說到:

『當Bobbie為她微薄的收入感到悲憤時,他有沒有向唱片公司討個說法? 就是那些爭正該為他收入負責的人討論過?』

『你和唱片公司拿走了我們70%的營收,這對你們來說當然是份好生意』

創作者到底拿了多少錢?根據Insider統計,2021年支付給創作者的報酬為:每次串流撥放的金額約 $0.0033 ~ $0.0054美金,也就是說要250次的撥放才能夠獲得1美金。

對正在起步歌手來說,這點收入完全無法維生,甚至也有許多知名歌手抱怨分潤根本不合理。

但對於Spotify來說,支付歌手報酬是版權持有者的責任,Spotify並不需負責。所以直到現在,關於歌手收入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觀後感想

即使創作者抱怨Spotify的分潤政策,但不可否認的,這些創作者也需憑藉Spotify來獲得曝光,也就是你想要利用平台,你就要接受平台的作法。

這讓現代變成網路平台的霸權時代,近期Youtube也因流量不斷下滑,讓許多Youtuber的收入跟著減少,甚至退出Youtube,像是這群人、阿神、眼球中央電視台等大型Youtube頻道都在近期相繼宣布停更,而其他Youtuber若沒有廣告業配,也非常難生存下去。

頂尖Youtuber Joeman更拍了一部影片來說明流量下滑是因為短影音的興起,而各大影音平台也都在推廣短影音,甚至打壓到長影音的發展。

所以對於創作者來說,要生存下去,除了本身的實力之外,還需要做其他發展,以我的觀察,現在的Youtuber可以做兩件事:

1.依照市場偏好或平台政策做轉型:

依Joeman影片中所說,長影音的巔峰期已過,如果要活下去,就必須轉型做一定比例的短影音,當然影片題材或音樂風格也是一樣的。

2.發展其他事業:

這是對擁有高流量的網紅來說比較可能的選項,因為擁有高知名度表示可讓品牌有較高的能見度,像是阿滴開了補習班與飲料店,古娃娃也有自己的甜點品牌,Joeman也開了室內設計公司與車行。

avatar-img
股海中的追夢人
20會員
30內容數
從金融業跨足到軟體業PM的社畜,記錄身為身為PM的各種辛酸雜談,還有一些跨產業的心態調整以及如何適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股海中的追夢人 的其他內容
笨錢效應』改編自美國轟動一時的GameStop (GME)軋空事件。 內容是關於一名美國網紅基斯.吉爾(Keith Gill)在疫情期間,大量買進GME股票,並每天在社群網站Reddit的 WallStreetbet版上直播他的投資觀點跟持股部位,也累積了許多忠實觀眾。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流入ETF的資金確實讓人無法忽視,如果這些資金湧向特定股票確實會對這股價產生一定程度的拉抬效果。 因此我們就可以使用FindBillion這個網站來檢視個股成為了那些ETF的成分股? 又占了這些ETF規模多少百分比
笨錢效應』改編自美國轟動一時的GameStop (GME)軋空事件。 內容是關於一名美國網紅基斯.吉爾(Keith Gill)在疫情期間,大量買進GME股票,並每天在社群網站Reddit的 WallStreetbet版上直播他的投資觀點跟持股部位,也累積了許多忠實觀眾。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流入ETF的資金確實讓人無法忽視,如果這些資金湧向特定股票確實會對這股價產生一定程度的拉抬效果。 因此我們就可以使用FindBillion這個網站來檢視個股成為了那些ETF的成分股? 又占了這些ETF規模多少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