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解釋如何加快產品的產出,那很可能是「不要重複造輪子」。
在一些產品開發社群裡,我常常會看到「技術越菜越賺錢」這句話。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這句話卻說出了「需求」跟「技術」的不同點。
很多時候有一些產品賺錢,跟他的技術好壞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有些產品之所以更受歡迎,很可能單純因為:
1. 做得比其他人早
2. 行銷更厲害
3. 使用起來更順手
4. 更了解當地文化
5. 其他
對於一個專業工作者來說,持續累積技術當然很重要。
但是當在討論打造產品時,會需要思考(1)累積程式技術(2)快速驗證需求,這兩者的比重。
一個產品有需求,應該是因為他真正解決了人們的問題,使用者其實不在乎技術。
所以在打造產品的時候,也許應該優先聚焦於「是否滿足使用者需求」。
因此有一派的人認為,應該快速的產出更多產品來驗證使用者是否買單。
而以下四種方法,可以幫助提升產出速度、交付更多產品。
對很多後端工程師來說,要手刻漂亮的版型應該是很痛苦的體驗。
這種時候勇於直接購買網站版型,應該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而如果是前端工程師,也不應該拘泥於從頭刻一個網站,從版型開始微調是個不錯的選項。
在Themeforest上有大量的版型可以購買,包含登陸頁、會員、主控台介面等等。
這些版型很多都搭配了Bootstrap、Tailwind等框架,要調整也很快。
有很多我們想要開發的功能,可能早就有人做了。
只要花點時間在Github上用各種關鍵字搜尋,很有可能會找到相關的作品。
如果你自己擅長的語言沒有,那就看看有沒有其他語言的版本。
假設你稍微理解其他語言,那就看可不可以直接引用到現有專案;如果不方便直接引用,那就看看有沒有辦法直接改寫。
比如說用ChatGPT直接從JavaScript語言轉換成Python語言,這樣就可以快速的使用。
不過在使用開源程式碼時還是要符合授權協議,否則後續可能會有不少爭議。
跟開源程式碼類似,有些功能別人早就做好了,只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
比如說想要做爬蟲的服務常常會需要Proxy,有些人會去爬取免費的Proxy來備用。
但是免費的Proxy很不穩定,又要找一大堆來源爬取,這種時候不如直接花點錢買Proxy的服務。
所以當你發現產品的某個功能很耗時、但同時可以用金錢解決,就可以考慮付費引入功能。
當產品打造出來後有人願意付費,可以再回頭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或是選擇正確的定價彌補支出。
在ChatGPT以及Github Copilot出現之後,很多人針對究竟要不要在工作上使用這些工具展開辯論。
反對方主要的論點可能會是
1. 漸漸喪失對程式的理解
2. 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洩漏重要資訊
3. 其他
一項研究指出88%的使用者認為使用Github Copilot讓他們更有效率,
透過使用這些工具,可以讓我們更快的產出各種功能。
在各項科技越來越進步的現在,使用程式或是各種服務組裝成產品會越來越簡單。
也就是說,技術帶來的護城河可能越來越少。
相反的,洞悉使用者需求並打造對應產品的能力,可能會越來越重要。
所以之後在開發各種產品時,不要讓如何實現技術佔據整個腦海。
而是應該先去挖掘使用者的痛點,再思考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