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成為2022-23年度“積金好僱主”

中國創新成為2022-23年度“積金好僱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於2023年10月4日,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簡稱“積金局”)在香港灣仔會長中心舉行2022-23年度「積金好僱主」嘉許典禮。積金局推行該嘉許計劃,目的是推動及促進僱主遵守強積金法例、鼓勵僱主為僱員提供更佳的退休福利、以及嘉許致力保障及加強僱員退休福利的模範僱主。


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創新”)被評為該年度「積金好僱主」,並榮獲「電子供款獎」及「積金推廣獎」二個獎項。中國創新倍感榮幸,並委派代表出席嘉許典禮。

據香港統計處調查,於2022-23年度,香港僱主約353000家。而本次獲評為“積金好僱主”的約2100家,僅約0.5%的僱主獲評。


中國創新表示,能獲此殊榮,是對公司管理的認可。這當中離不開0.5%的運氣,更有99.5%的原因,來自管理層的堅強領導和公司上下同心、不懈努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低頭、不氣餒、不放棄。

 

在過去幾年,反修例運動及新冠疫情,給許多企業的運營造成致命衝擊,至今陰霾未散。企業倒閉、拖欠員工強積金供款的消息不時爆出,令不少打工仔惶恐不安,擔心飯碗不保。

 

據本港破產管理署數字顯示,香港8月強制公司清盤申請的宗數增至3個月最多,按月升近23%;發出清盤令的數目則按月大增近七成,創近兩年高位。

 

而過去四年,中國創新同樣面臨疫情挑戰,更遭遇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向心先生因“莫須有”的共諜案,無辜被限境台灣四年,無法回港辦公的沈重打擊。但公司始終堅持合法合規、以人為本,把員工健康、員工利益(包括退休福利)擺在重要位置,從未遲供、遑論斷供,讓員工以公司為家、安心工作。這從側面也說明中國創新具備雄厚的財務實力和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方能歷經大風大浪中保留實力,為日後強勁復蘇作好準備。


雖然目前跌市、強積金虧損讓人失望,但中國創新認同積金局的回應:“強積金乃跨越三、四十年的長線儲蓄投資,期間無可避免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強積金計劃成員毋須過份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更切忌試圖捕捉市況,以免得不償失。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avatar-img
慈悲喜捨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慈悲喜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聯合報》的評論「向心完勝孟晚舟」(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504241),以及同系《世界日報》的評論「司法追殺終下戲 向心完勝孟晚舟」(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20/7504983)指出,孟晚舟在
在當下這個充滿冷漠焦慮、不安恐懼的社會,人最大的殘缺,往往不是在於身體,而是心靈缺乏愛與關懷。醫藥可以治療身體疾病,唯有大愛能夠療愈孤寂、落寞和絕望。   秉承著「大愛無疆界、行善不停息」的信念,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創新”,港股代號1217)作為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經常關注社會
轟動全球的向心夫婦共諜案、洗錢案,不久前終於真相大白,共諜案兩次獲不起訴,洗錢案兩次獲判無罪,但是向心夫婦已經困台將近四年,仍被禁止離開台灣。此舉引發台灣社會強烈反彈,眾多媒體及知名人士齊聲遣責。
《聯合報》的評論「向心完勝孟晚舟」(https://udn.com/news/story/7338/7504241),以及同系《世界日報》的評論「司法追殺終下戲 向心完勝孟晚舟」(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20/7504983)指出,孟晚舟在
在當下這個充滿冷漠焦慮、不安恐懼的社會,人最大的殘缺,往往不是在於身體,而是心靈缺乏愛與關懷。醫藥可以治療身體疾病,唯有大愛能夠療愈孤寂、落寞和絕望。   秉承著「大愛無疆界、行善不停息」的信念,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創新”,港股代號1217)作為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經常關注社會
轟動全球的向心夫婦共諜案、洗錢案,不久前終於真相大白,共諜案兩次獲不起訴,洗錢案兩次獲判無罪,但是向心夫婦已經困台將近四年,仍被禁止離開台灣。此舉引發台灣社會強烈反彈,眾多媒體及知名人士齊聲遣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