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取證四步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仁巴絨波,在有限的修行生涯中,由於上師三寶的慈悲加持,越到死亡來臨的時刻,我發現其實真正的佛法修行是十分簡單的,它隨時隨地可以修行,沒有任何侷限,特別是根據《圓覺經》來說,真正成佛的法門就只有隨順覺知而已;隨順覺知若是轉換成藏傳佛教的說法,就是依止本覺來修行--自然放鬆,同時不要散亂。雖然隨順覺知很簡單,但是普通的修行人卻很少能夠掌握的,因為覺知本身無形無相,猶如虛空一般,這造成他們很難有下手之處,於是佛陀告訴我們可以藉由懺悔業障這個方法來入門,佛陀在《圓覺經》說只要我們業障清淨到達某一個程度,就很容易學會如何隨順覺知。

然而即使有了懺悔這個方便法門,同樣還是有許多人依舊不得其門而入,我心裡很納悶,於是對周遭的修行者觀察了許久,發現他們其實連何者為惡業並不清楚,他們或許能知曉比較粗大的惡業,比如殺生,但自己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傷害眾生,會讓眾生心生不悅,他們就不清楚了(其實這部分跟儒家強調的個人品行修養比較相關),因此即使每天修行的懺悔法門中有懺悔文,但因為內容過於簡略,所以他們也不能依此而明白細微惡業的具體行為,所以造成很多修行者都在懺悔,但是對於清淨業障的成果卻很有限(業障清淨的實際作用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夠保持覺知,減少散亂分心)。

他們每天做著懺悔,可是生活依然流於散亂,被過去養成的習氣左右;過去會犯的錯在懺悔之後,依舊一犯再犯,而且很多時候還無法察覺自己正在造做惡業;倘若是如此,即使再怎麼樣修行懺悔法門也只能流於嘴上功夫,無法真正清淨業障。

我們必須牢記一點,懺悔法門的修行之所以能夠產生清淨業障的作用,它們是建立在懺悔者已經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修行者必須能夠認出自己行為的錯誤,而且發自內心認為這是錯誤的,然後藉由修行懺悔法門才能夠斷除犯錯的業報與習氣。倘若不是如此,而是連自己是否犯錯並不清楚,對於所犯的錯誤模模糊糊的,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那又有什麼東西可以懺悔的呢?又有什麼錯誤的習氣可以摧毀的呢?

因此,修行者徹底了解是非對錯是修行懺悔法門之前的基礎,所謂的是非對錯分成世俗的觀點與佛法的觀點。世俗觀點是指個人的品行修養,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弟子規》、《論語》四書等等儒家經典幫助自己,提升自己個人的品行修養,特別是儒家所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慎獨」的精神;佛法的觀點則是在世俗的觀點上更進一步,主要的內容是因果業報,可以透過唸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來了解,幫助自己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徹底知道了世俗的觀點與因果業報之後,修行者就能學會時時刻刻謹慎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惹人不悅,避免傷害眾生;時時謹慎自己的行為舉止就是培養自己時時保持覺知不散亂,雖然這是有限制的保持覺知,但至少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會處於散亂之中而不自知,這是修行隨順覺知的第一步。

學會覺察自己的行為舉止之後,當我們進入懺悔法門的修行時,便能將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重新檢視,再一次認出自己犯錯的地方,這樣會讓我們對於「何者為錯」的印象能更加深刻,從而提高避免再犯的機會。同樣的錯誤我們之所以會一犯再犯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錯誤開始出現之時,我們認不出那是錯的,我們當下已經喪失了覺知,於是便隨著自己的欲望或是習慣犯下相同的錯誤,所以藉由修習懺悔法門能讓我們再次犯下相同過錯之時,立即覺察到「這是錯的」,於是我們阻止了整個犯錯過程的發生,如此我們不但沒有造下惡業,也培養出一次中斷造下惡業的習氣,如果我們能一再反覆練習,強大中斷惡習的習氣到達某一個強度,以後在錯誤還沒發生之前,我們就能夠覺察到,如此就徹底斬斷這個惡習,讓自己從這個錯誤的習氣之中解脫出來。

經過了懺悔法門真正有效的修持一段時間之後,我們覺察的能力會越來越強,內心被貪嗔癡所遮蔽的部分與時間也會越來越少,我們逐漸能夠觀察到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包括外境與心念,時時刻刻都是改變不停的,也就是佛陀所說的諸法無常,我們會有更深的體會;更進一步,我們體會到既然一切感受都是變化不停的,這不就說明了這些感受並不具有真正不變的本質,這些感受的本質是不存在的,也就是佛陀所說的諸法性空,我們會有更實際的體會;再更進一步,我們也能夠知道感受既然本質是空的,那麼在感受出現的當下,它們就如同夢幻一般並不真實,既然如同夢幻一般不真實,我們也就無需過度去在意它們,乃至於想要改變它們,只需任由它們生生滅滅,直到這些幻相永遠消失為止而達到寂滅(這也就是大圓滿法說的法相滅盡,修行的盡頭)。

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不做任何改變,這就是隨順覺知的修行,這也是證悟成佛的唯一方法。

總結一下:

一、修養品行:學習《弟子規》、《論語》四書

二、深信因果:唸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三、懺悔業障:《三十五佛懺悔文》、《金剛薩埵修誦》

四、隨順覺知:如鏡觀、如幻觀、不動觀(寂滅觀)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