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來的職場焦慮 如何化解(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職場焦慮統計

AI出現是否引起勞工的職場焦慮? Microsoft對31萬名以上全球勞工調查,發現49%的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美國史丹佛大學《2019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發現,主要已開發國家在2012-2019年間AI相關職缺成長了3倍,顯見AI人機共存時代已經來臨。

31萬名全球勞工中,49%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其工作

31萬名全球勞工中,49%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其工作


AI的職業替代與互補效應

麥肯錫於2017年預估,2016~2030年全球勞動市場約4至6億個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卻也同時創造5.6至8.9億個新的工作機會,因為舊的工作機會去,新工作機會的來--會應用AI的人有機會了。


AI時代來臨同時推動薪資兩極化:  高技能的高薪工作機會增加,低階工作如高度結構化的資料收集整理,由自動化取代,而中等薪資工作機會減少。


AI帶來的職涯發展不確定性,造成工作者難免有所焦慮,主管和勞工如何因應那焦慮?


 

 AI時代,管理層如何化解員工的不安

主管要減少員工的AI焦慮感,主管需從員工感覺面和技術面兩者下手,請參以下四點:

 

主管在AI時代,如何化解員工的焦慮?

主管在AI時代,如何化解員工的焦慮?

1.       AI使用環境塑造:知識帶來力量,練習造就完美。 打造一個讓員工有機會學習和熟悉使用AI工具的職場環境,做中學,提早裝備自己面對AI化的職場環境。


2.       傳達未來目標: 清楚地目標和指令有助於減緩職員的不確定感。主管可向下屬傳達有關人力和AI合併的期望,如哪些工作流程適合電子化,哪些工作流程由人力重點發展;傳達公司未來計劃,使員工可預測工作的變動。


3.       增加員工參與決策的機會,並提高公平感:增加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掌控感,減少就業不安全感。

另一方面,當員工認為公司擁有程序上的公平正義,員工會傾向相信公司尊重和重視自己,更相信自己工作的可控性和可預測性

 

4.尊重員工需求的差異性:這點其實是補充前述第3點,每一個員工來自不同背景和環境,比方單親家長的員工可能有較高的照顧小孩的需求,年輕的Z世代比較有個性,主管對其需要更多的非正式溝通多於正式的溝通,也就是說儘管啟業可能有畫一的員工福利,但仍要視員工個體的需求加以調整。 

   

AI時代,員工如何提升自己

提醒自己「生而為人的獨特性」

以下四個建議,送給AI時代下的勞工:   

1.      發展個人品牌

不言可喻,如果送給你只能取一,您比較想擁有張大千的墨寶真跡,還是一幅機器生成的書法作品?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即便未來機器人可以滿街跑,人類偶像依舊存在,勞工朋友也可以塑造個人的獨特性,讓機器不可取代。

 

2.      避免被預測

機器是根據其資料庫加以預測,譬如輸入謝謝,AI推測下一個字是”你”,那麼人類能不能自發、原創、發揮更多的同情心、同理心?

AI是大數據推演,人類可以發揮創意,不被AI預測

AI是大數據推演,人類可以發揮創意,不被AI預測

人類的可貴在於自己所經歷過的所產生的軌跡,是無可替代的。例如訓練一名機師,儘管曾用機器操練過無數次的"模擬"降落課程,仍要親臨現場實際開飛機才能知道機師的箇中滋味。

套一句演說家吳娟瑜老師所言:說自己的故事,合成自己的快樂。


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善用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故事,加上自己的靈活度,轉換成一種知識,轉換成新的領導力。

善用人類天性——真正了解和關心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真正了解自己,並有能力創造出機器無法創造的東西,就是讓自己在AI時代脫穎而出的基本策略。 


3.      回歸現實

哈佛大學教授Arthur C. Brooks根據其研究發現,科技會排擠人與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互動,從而降低幸福感。確實,與人聚餐面對面談話的感覺,和線上會議感覺不同吧?

 


嘿,別等了,趕快去找親愛的家人朋友同事客戶聚一聚吧。

常去自然感受真實的陽光、空氣、水、大地、動植物吧! 上天的賜與是至大的愛!

友誼、親情,陽光空氣水,AI都不能取代

友誼、親情,陽光空氣水,AI都不能取代


4.      經驗專業(來糾錯)

這點分成兩部分,一是經驗曲線,二是專業糾錯。

經驗曲線是說,對於新進員工,可利用AI做員工訓練,使此新人學習速度加快提升到可上線的程度。

至於老員工因為對專業非常熟悉,知道某些AI可能不知道的事,老員工還可以去訓練AI,或是偵測出AI犯的錯。畢竟AI也可能誤用抄襲,仍需一位專家來檢查和糾錯,


另一方面,老員工可以利用AI來省心省力,譬如:AI可以幫忙監督某個環節是否有異常,若無異常就不需要通報,幫老員工省心省力,讓老員工可以專注在突發或需要臨機應變的事項。

-----------------------------

       老話重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將人生視為一場體驗,自己的親身經歷,別人或機器搶不走,


套一句演說家吳娟瑜老師所言:說自己的故事,合成自己的快樂。


請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價值,不同於機器。

其實,也可以improve自己某些能力,恰巧是AI很難替代的,請衍伸閱讀此文:  


      <<新能力 新態度 迎戰AI時代>>


「在職場上被機器取代人類」是一非理性恐懼。如何緩解?

 下一篇, 要帶領您應用簡單的心理學 ,秒速化解焦慮感,額外加贈 兩個實用桌面小工具,輕鬆提升工作效率,請鎖定常常關注,多多分享,祝您職場情場健康場人際場場場得意!




敬請鎖定,常來閱讀Jaya MindReader的部落格喔!  

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怕被輾壓的上班族,本格提供: 自學課程、穩健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的資訊管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