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下垂體腫瘤警訊與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李丞騏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李丞騏醫師:大家好,我是李丞騏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腦下垂體腫瘤可能產生哪些症狀?


李丞騏醫師:腦下垂體腫瘤基本上分兩種,一種是功能性,另外一種是非功能性,以非功能性腫瘤來說,它會造成視力模糊,以及視野的缺損,這種情況就一定要開刀,或者是腫瘤壓迫,造成正常的垂體功能低下,必須要長期補充荷爾蒙,臨床的症狀可能會造成全身倦怠、無力,或者是虛弱、食慾不振等。


李丞騏醫師:以功能性腫瘤來說,會因為荷爾蒙分泌過量,造成一些荷爾蒙過量的症狀,包括泌乳激素瘤,造成的生理期不順,或者是根本不來,或者是生長激素瘤,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多,然後會有肢端肥大症,病人可能會有一些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腸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的異常來就診,或者是另外一種相對更罕見的,造成庫欣氏病,病人會以體內類固醇分泌太多,造成的一些臨床症狀,包括可能有月亮臉、水牛肩,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骨質疏鬆等。


李丞騏醫師:還會有一些腫瘤是以比較非特異性,也就是比較一般的症狀來表現,比如說可能會覺得頭痛、頭暈,或是眼窩後方疼痛等,還有一部分的腫瘤,大約佔腦下垂體腫瘤的10%,會以急性腫瘤出血的情況來表現,這類的病人在臨床上就會有意識昏迷,或者是疼痛加劇,或者甚至視力急速的惡化來表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緊急手術。


劉育志醫師:針對腦下垂體腫瘤,何時會考慮手術治療?


李丞騏醫師:主要分幾種狀況,第一種,如果視力有些模糊,或者視野缺損,這種情況就一定要考慮開刀,第二種情況就是如果腫瘤壓迫,造成垂體功能低下,就要考慮是不是以手術的方式,讓垂體低下的功能,藉由手術的減壓來做改善,如果不手術,可能會需要長期服用荷爾蒙的藥物,長達數年之久,第三種就是泌乳激素瘤,基本上是以藥物治療為首選,但是如果經過藥物治療,但是無效的病人,我們就會考慮手術治療,總結來說,除了太小顆的腫瘤,或者是泌乳激素瘤以外,其他的腦下垂體腫瘤,都應該考慮用手術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腦下垂體腫瘤微創手術,會如何進行?


李丞騏醫師:目前來說是以經鼻內視鏡手術為主流,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開顱手術,我們會採單側或是雙側鼻孔來進入,基本上來說,內視鏡可以提供非常寬廣的角度,而且對於病灶以及顱底的構造,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在內視鏡進入鼻腔之後,我們會磨除鼻腔的一些骨頭,進入到我們的鼻竇,進入鼻竇之後,再進入到腫瘤所在的位置叫做蝶鞍,我們看到腫瘤外面的一個包膜,我們將包膜切開,就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器械,將裡面的腫瘤一片一片,一塊一塊的把它移除掉,移除到最後,可以看到被減壓的神經血管,就可以確認,手術到這邊應該已經順利完成,在腫瘤切除完之後,我們會將腦膜再貼回,再使用一些組織凝膠,減少術後腦脊髓液鼻漏的風險,病人在經由這樣的微創手術,通常都可以在五天左右,就可以順利出院。


劉育志醫師:請問腦下垂體腫瘤微創手術,與傳統手術有何差異?


李丞騏醫師:腦下垂體微創手術,與其說是微創倒不如說是無創,因為它是經由我們的鼻孔或是自然孔,進去到我們的鼻腔、鼻竇、顱底,進行腫瘤切除的手術,所以外觀上幾乎看不到任何的傷口,它除了疼痛感大大減低以外,也可以縮短病人治療、復原,以及住院的時間,平均住院天數大概是五天,就可以順利出院。


李丞騏醫師:因為傳統開顱手術必須要將頭骨鋸開,腦膜把它切開、把腦勾開,橫越腫瘤上方的神經血管,才有辦法做移除腫瘤的動作,可想而知在勾開大腦的過程當中,很容易造成術後的腦腫脹,以及腦出血,在橫越神經血管的過程當中,很容易造成這些正常的神經血管,無謂的損傷,在移除腫瘤的過程當中,由於傳統手術使用顯微鏡,它的光線進入的角度,會有直線的限制,所以沒有辦法做到非常完整的腫瘤切除,以及後續止血的一些困難,所以基本上來說,傳統開顱手術在處理腦下垂體腫瘤,會遇到上面的一些問題,以及衍生出來的併發症。


李丞騏醫師:相反的,經鼻內視鏡微創腦下垂體腫瘤手術,是從腫瘤的下方做切除,所以基本上來說,除了剛剛提到內視鏡可以提供非常寬廣,而且多角度的手術視野以外,它從腫瘤的下方去做手術,基本上可以避開剛剛講的,第一個不需要勾腦,第二個不需要橫越在上面的神經血管,直接把腫瘤切完之後,就可以做到完整的神經血管減壓,讓病人可以得到更完善的康復以及改善。


劉育志醫師:請問還有哪些顱底病灶,可使用微創內視鏡手術處理?


李丞騏醫師:顱底病灶包括比較常見的腦膜瘤,或是顱咽管瘤、脊索瘤,鼻腔的惡性腫瘤,甚至其他地方轉移過來的惡性腫瘤,甚至有一些感染,或是發炎的病灶,事實上都可以經由,這些微創內視鏡手術來做處理。


李丞騏醫師: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位大概60歲左右的男性病人,他一開始是用視力模糊,全身痠軟無力來急診就診,我們在急診做了一連串的抽血檢查,以及影像檢查,發現在腦下垂體的地方,長了一個3公分左右的腫瘤,可想而知這個腫瘤造成的視力壓迫,讓他視野模糊,這個腫瘤,也造成正常的垂體功能分泌低下,導致有虛弱、無力,以及全身痠軟的症狀,所以我們在隔天,就採取經鼻內視鏡的,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手術過程當中非常的順利,病人在術後的視力,馬上就可以復原到幾乎跟正常一模一樣,他後續的一些虛弱的問題,也因為我們將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掉之後,減少對正常腺體的壓迫,讓他的內分泌功能可以逐步恢復,這位病人目前回診來說,都非常滿意。


劉育志醫師:感謝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李丞騏醫師:掰掰。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腦下垂體腫瘤警訊與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7會員
714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是藉由較小的傷口來進行開顱手術,處理腦腫瘤或腦動脈瘤。相較於傳統開顱手術,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具有許多優勢。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的傷口僅3至5公分,只有鋸開大概2x2公分的頭骨。林亞銳醫師說,手術過程的失血量相當較少,患者恢復相對較快,能夠縮短住院天數,對外觀的影響也比較小。
Thumbnail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是藉由較小的傷口來進行開顱手術,處理腦腫瘤或腦動脈瘤。相較於傳統開顱手術,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具有許多優勢。 微創鑰匙孔開顱手術的傷口僅3至5公分,只有鋸開大概2x2公分的頭骨。林亞銳醫師說,手術過程的失血量相當較少,患者恢復相對較快,能夠縮短住院天數,對外觀的影響也比較小。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爆炸性劇烈頭痛,且伴有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而來到急診室。」林亞銳醫師指出,「腦部電腦斷層顯示有廣泛性蜘蛛膜下腔出血,這種狀況大多是因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患者有前交通動脈的動脈瘤破裂出血,而且旁邊還有另一顆尚未破裂的腦動脈瘤。」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爆炸性劇烈頭痛,且伴有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而來到急診室。」林亞銳醫師指出,「腦部電腦斷層顯示有廣泛性蜘蛛膜下腔出血,這種狀況大多是因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患者有前交通動脈的動脈瘤破裂出血,而且旁邊還有另一顆尚未破裂的腦動脈瘤。」
Thumbnail
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表現很多樣,可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內分泌失調等,雖然腫瘤尺寸不大,但也會造成許多問題。李丞騏醫師說,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克服了許多傳統開顱手術的困難,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幫助患者解決腦下垂體腫瘤的大麻煩!
Thumbnail
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表現很多樣,可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內分泌失調等,雖然腫瘤尺寸不大,但也會造成許多問題。李丞騏醫師說,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克服了許多傳統開顱手術的困難,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幫助患者解決腦下垂體腫瘤的大麻煩!
Thumbnail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醫療團隊會在手術當中喚醒患者,讓患者可以自然對答。利用一系列題目、圖片進行測試。外科醫師能在移除腦部腫瘤的過中,了解患者的腦部功能,確保患者腦部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存,並且將腦部腫瘤最大化的移除。
Thumbnail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醫療團隊會在手術當中喚醒患者,讓患者可以自然對答。利用一系列題目、圖片進行測試。外科醫師能在移除腦部腫瘤的過中,了解患者的腦部功能,確保患者腦部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存,並且將腦部腫瘤最大化的移除。
Thumbnail
「有位60歲的男性病人,一開始是因為視力模糊、全身痠軟、虛弱無力來就診。檢查發現在腦下垂體長了一顆3公分左右的腫瘤。」李丞騏醫師指出,「受到腫瘤壓迫,正常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內分泌失調。腦下垂體附近的視神經也受到壓迫,導致視野缺損、視力模糊。」
Thumbnail
「有位60歲的男性病人,一開始是因為視力模糊、全身痠軟、虛弱無力來就診。檢查發現在腦下垂體長了一顆3公分左右的腫瘤。」李丞騏醫師指出,「受到腫瘤壓迫,正常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內分泌失調。腦下垂體附近的視神經也受到壓迫,導致視野缺損、視力模糊。」
Thumbnail
「有位30多歲的女士,因為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有顆惡性腦瘤。」陳科廷醫師表示,「她的腫瘤長在感覺區與語言區的交界,為了能在切除腫瘤時,盡可能保留腦部功能,所以建議患者接受清醒開顱手術。」
Thumbnail
「有位30多歲的女士,因為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有顆惡性腦瘤。」陳科廷醫師表示,「她的腫瘤長在感覺區與語言區的交界,為了能在切除腫瘤時,盡可能保留腦部功能,所以建議患者接受清醒開顱手術。」
Thumbnail
腫瘤處理方式的決定,聽專業醫師的建議。
Thumbnail
腫瘤處理方式的決定,聽專業醫師的建議。
Thumbnail
大腦是非常精細的器官,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夠正常運作,倘若血管發生病變,無論是破裂或阻塞都可能讓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Thumbnail
大腦是非常精細的器官,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夠正常運作,倘若血管發生病變,無論是破裂或阻塞都可能讓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Thumbnail
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可能在短時間內昏迷、甚至奪命。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降低失能的風險!
Thumbnail
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可能在短時間內昏迷、甚至奪命。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降低失能的風險!
Thumbnail
「啊!我頭…好痛…」正在辦公室開會的小陳突然緊緊抱住頭,痛到說不出話,隨後便癱倒在桌上,失去意識。同事們連忙呼叫救護車,把小陳送到急診室。 做完緊急處置後,醫師立刻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掃瞄。電腦斷層影像中明亮顯眼的白色訊號顯示,讓患者突然昏迷的原因是危及性命的出血性中風。
Thumbnail
「啊!我頭…好痛…」正在辦公室開會的小陳突然緊緊抱住頭,痛到說不出話,隨後便癱倒在桌上,失去意識。同事們連忙呼叫救護車,把小陳送到急診室。 做完緊急處置後,醫師立刻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掃瞄。電腦斷層影像中明亮顯眼的白色訊號顯示,讓患者突然昏迷的原因是危及性命的出血性中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