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缺毋濫!香港區議會選舉,不再出圈!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現時,香港正忙於迎來了回歸後的第七屆區議會選舉。當然,這一屆已跟上一屆,已大不相同。對香港區議會新制度實施後不甚瞭解的街坊,可能會有疑惑,區議會不是立法會選舉,又不是特首選舉,重要嗎?這次還會有反對派混進區議會嗎?國安法都推行了這麼久了,區議會選舉那肯定是十拿九穩,很樂觀了吧?這些問題,我們一個個睇。

香港的區議會重要嗎?當然!

 

香港的區議會當然重要,不然為何黃營的人要削尖腦袋往區議會鑽?又為何港府極為重視區議會,特意在去年5月2日宣佈對區議會進行重大改革,以防止區議會被鼓吹分裂的人操縱癱瘓呢?

 

從制度設計看,區議會好像看起來沒那麼重要。其實,香港的區議會延續於港英時代,那個時候的區議會功能非常弱,基本屬於服務性組織,港英政府大權獨攬,當然不會給香港人什麼自主權。回歸後,香港基本法97條中,也並未提及區議會,但可設立「非政權組織」,其功能為「服務」和「諮詢」。所以說,區議會只是一個「非政權性區域組織」,跟西方式的議會不一樣,並沒有真正議會所具有的權力。

 

但千萬不要因此小看了區議會!別忘了,香港的政治架構只有特區政府,沒有地方政府,因此在日常中區議會承擔了不少地區的治理職能,是跟普通香港市民打交道最多的「基層政府」,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向特區政府反映意見和情況,區議會的功能在實踐中也是不斷擴大的!

 

更重要的是,之所以不少港獨分子進入區議會,也是希望借助區議會搭臺唱戲,大肆向普通市民宣揚煽動灌輸反中亂港的思想,何況區議會議員還有機會直接成為立法會議員。第六屆區議會的選舉在亂局中進行,被不少港獨分子鑽了空子,他們當然不會為市民提供服務,所以區議會長時間基本屬於「黃色恐怖」下的癱瘓狀態,香港市民也是苦不堪言。所以綜合來看,基層的區議會是香港特區政府穩定執政施政的基石,是根基啊,是重中之重。

 

那麼這次將迎來的第七屆選舉,會像上次一樣嗎?答案肯定是:不會嘍!

 

制度上,在港區國安法作為根本保障的基礎上,2021年5月,香港政府又通過了《2021年公職(參選及就任)(雜項修訂)條例》,要求區議會議員作出宣誓。法案通過前,就有數十名反對派區議員因不同原因辭職。2021年7月初,政府考慮禁止230名亂港分子議員宣誓就職,並要求他們退還價值約自2020年就職以來的議員袍金及津貼,每人大約一百萬港幣,觸發260多名非建制派區議員大規模辭職,同時又有八名區議員因被拘留或離港而被免職。上面提到了,今年5月2日特區政府又宣佈對區議會進行重大改革,再次劃定了「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底線。這個原則和底線近兩年在香港執行得有多好?看點新聞新聞報導,535名雇員不宣誓,對不起,你們觸及原則問題了,那就走好不送!所以,這次區議會選舉,反中亂港分子連「入閘」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是所謂的中間派,也寥寥無幾。可以說,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次選舉不是第七屆,而是香港選舉制度改革、完善地區治理後的第一屆區議會選舉,是「香港再出發」的一次全新的開始。寧缺毋濫,說的就是這個!

 

穩了嗎?穩,也不穩……不是賣關子,而是想說,不能因為一時的激動,就忽略了建制派本身自有的一些突出問題。

 

根據《宣誓及聲明條例》,被取消資格的區議員將被禁止在未來五年內參加選舉。連同辭職、潛逃和犯罪的議員,目前18個區議會出缺70%以上席位。建制派能否有足夠的「能人」,來補上這7成的席位,這本身也是個難題。當然從數量看肯定沒問題,但品質呢?「愛港者治港」,愛港是前提,但如何更好地治港卻也不是送分題,光有一顆愛港之心而無治理之能,也是萬萬不可。難道要學蔡英文一樣,臺灣電力不足用「愛心發電」嗎?老舊交替、人才選拔、推陳出新……這都是未來愛港者們需要做好的必修課。

 

香港雖然頂層政治制度的改革已經做足,但是,還要有一個充足的心理準備。香港的700萬常住人口被反中亂港勢力人為撕裂為黃藍兩派,從根本上講,藍營在反擊顏革中所堅持的愛國愛港主張,取得了壓倒性勝利,更堅定了藍營人士的信心。相對的,過去受港獨分子誤導蠱惑的黃營人士,雖經這幾年有不少人作了反思反省,已意識到亂港顯見損害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黃營港人自身,並認識到2019顏革的本質是

美國出黑招害港來對付中國 ,但要黃營絕大多數人士完全轉變仍需時間。也可以直白的說,政治制度的改革容易,可改變那些黃營的政治態度難,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一代人,這是一個艱難的長期任務。

 

在新區議會選舉資格審查制度實施的大形勢下,反中亂港分子已深知本屆區議會選舉必然是愛國愛國力量取得完全的勝利,他們也清楚知道,任何一個政權都決不允許叛國者當道,必聚力殲之,他們只是不甘心2019年有美英撐腰之下,他們也只是掀起了一場茶壺風暴,便被堅韌和團結的愛國愛港力量用員警、法律、民意、輿論所平復,他們想把香港演變為烏克蘭式廢墟戰場的圖謀已徹底破產,於是,敗局之下,他們現能想到的就是:拿投票率來打嘴炮。

 

當然,即便下個月選舉的投票率確實不高,大眾也會客觀地看待。一則除2007年至2020年間有外國勢力在香港推街頭革命,造成香港人在那幾年格外關注選舉問題外,香港歷來都是經熱政冷,對投票熱情不高才是香港的常態。二則香港區議會選舉與國外投票率普遍不高的地方選舉大致情況是一樣的,都會有上下波動,例如:2021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為30.2%,而2017年紐約的地方選舉投票率為21.7%,2021年則為24%;洛杉磯地方選舉投票率在2009年為17.9%、2013年為23%、2017年為20.1%;2015年美國南方最大城市達拉斯的地方選舉投票率為6%等等。三則在區議會「去政治化」的新制度下,區議會選舉是為選用管理社區事務的工作人員,其投票結果不代表香港特區政府現行新政治秩序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區議會選舉結果要看的是當選區議員在實務中,能否執行好社區各項事務,能否真正地實現和符合大多數社區民眾的公共利益,能否對香港社區事務的治理有益。

 

而且,這次選舉有著明確的政治象徵性,就是中央和特區政府就是要對全世界聲明:我就是要確立香港政治規則和邊界底線,就是——要愛國愛港,要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與政治秩序。這一點,是此次區議會選舉所凸顯的最大政治意義,比哪個區選舉出了哪個人、哪個區的投票率高低重要的多得多!

 

所以這麼看,糾結投票率的問題是不是顯得非常狹隘了?再往具體操作層面看,區議會選舉就是為了選出最適合為市民服務的人,讓民生實事能夠落地,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提升地區的治理能力和水準,提升區議會的效能,從而破解各種困擾民生的老大難問題,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地區治理的新氣象,而不是選出最會演講、最具有辯論才能、最能跟特區政府對著幹的人。

 

那些不為政治攬炒的理性的香港市民,為了今後自己的生活,為了香港的未來,確實應該履行身為選民的基本權利,積極投票,並引以為傲,而不能被黃媒和黃營政黨組織的言論所誤導。要記住,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會允許以破壞政治制度為目的的分裂主義勢力存在,但黃媒和西方媒體用各種春秋筆法把「港獨」勢力等同於「民主」以誤導他人,一定一定要有基本的判斷,不要被偏頗輿論所裹挾。

 

下一步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未來這些被選上的愛國愛港的區議員,能否挑起香港不斷發展進步的大旗。過去,藍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與黃營競爭,現在中央和特區政府已經在政治制度設計上為藍營排除了政治干擾,然後呢?是選擇躺平,還是良性地內卷?

 

絕對不可否認的是,香港市民對過去黃營區議員當道,黃營區議員熱衷於政治話題,多動口不動手,不熟地區事務,辦事帶政治利益的算計,這給香港市民極壞的印象。而藍營的區議員也有老齡化,治理觀念陳舊、缺乏創新等等問題,讓香港市民希望能通過選舉,民選出熱心社區事務的新一批區議員作為新鮮血液,為提升社區服務質素帶來新的改變。下一步,這些新上任的區議員能不能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為普通市民謀福利,真正取得群眾的信任?能不能相互卷起來,把良性的競爭放在如何更好的解決民生問題上來,解決施政效率低下的問題上來,解決懶政、怠政問題上來,解決提升治理水準上來?能不能拿出政績來,讓街坊有獲得感、認同感?

 

再往遠了看一點,如果能夠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讓自己有更廣泛的民眾基礎、社會基礎,那曾經的那些黃營接受現實,進而接受藍營,認為建制派的確非常優秀,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政治立場和思想。屆時,就沒有了所謂的藍黃對立,大家都是愛國愛港,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的施政、讓香港市民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上,豈不美哉?

 

相信一起努力,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很晚。屆時,此次的區議會選舉,也許會被稱為——幸福元年!加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強勁的駱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最大的亂港政黨「香港民主黨」派出6人參選,當中1人是現任區議會副主席,其餘為前議員,包括黨主席羅健熙。 別看人少,這可是草台班子「主席」出馬,點都會賞番兩分薄面呱? 唔好意思,你們黑歷史太多,按照現行選舉制度,6人全都達不到「愛國愛港」標準,對面有巴士站,你們可以回家了
    本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最大的亂港政黨「香港民主黨」派出6人參選,當中1人是現任區議會副主席,其餘為前議員,包括黨主席羅健熙。 別看人少,這可是草台班子「主席」出馬,點都會賞番兩分薄面呱? 唔好意思,你們黑歷史太多,按照現行選舉制度,6人全都達不到「愛國愛港」標準,對面有巴士站,你們可以回家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處女座面對感情太過理性,有自己一套的標準,交往前有漫長的觀察期,並用放大鏡檢視對方,常覺得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抱著寧缺勿濫的態度繼續保持單身。處女座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後,越來越懶得展開新戀情,而忽略身邊對你有意思的對象。
    Thumbnail
    #沉默成本 遇到不好的另一半,卻不願意分手或離婚,為什麼?因為不甘願、不甘願自己的青春、不甘願自己的付出放水流,非要到自己崩潰,才願意認賠殺出,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不願意停損。 - 一個不甘心,要消耗多少青春歲月。 - 小胖洪亮的哭聲迴盪在街道,我隱約看到好幾間開始把燈點亮,我趕快推著小胖遠離住家區…
    Thumbnail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Thumbnail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Thumbnail
    我花了一段時間,來解釋「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 主要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中,很多主管對於「留強」的觀念,停留在遊戲跟卡牌的「神器」概念,以為就跟打牌一樣,把好牌留下,必要時候就可以給個致命一擊!
    Thumbnail
    2021年開始,如果你是擔任負責雇用電子業PM或是工程師的主管,我相信都會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台灣電子業求才若渴,導致有些職缺懸宕已久,合適的人選總是有諸多工作選擇,各方一流公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爭取人才。 職缺懸宕時刻一拉長,用人單位不免陷入長考,是堅持「寧缺勿濫」呢?還是先求「人多好辦事」?
    Thumbnail
    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昨天聽了一個Podcast,內容是關於人生迷惘,主持人說迷惘的時候就盡量的去嘗試,而不要一直說著迷惘,但什麼都沒有做(她還說不知道人生有什麼好迷惘的?但確實人生就是有很多令人迷惘的事) 我想是因為她是一個勇往直前
    Thumbnail
    身旁總有親朋好友關心的問你,有交往的對象沒?然後只能尷尬地回答:“嗯?沒有耶!”。你不是眼光高、太挑,只是一直找不到喜歡、合適的,或許寧缺勿濫,不委屈將就自己和不愛的人在一起,會比強迫自己在一段關係中受委屈,來得快樂吧!面對愛情的時候,該選擇「寧缺勿濫」還是「寧濫勿缺」?每個人潛意識中的個性,影響
    Thumbnail
    近期,自普悠瑪事件開始,沒幾日,又接獲自己認識的某位老師意外離世消息,今早則是金庸大師告別的新聞。短短十天內,三則與死亡相關的訊息出現在我生命中。尤其以這位老師意外的離開,不知為何,對我造成不小的影響.....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處女座面對感情太過理性,有自己一套的標準,交往前有漫長的觀察期,並用放大鏡檢視對方,常覺得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抱著寧缺勿濫的態度繼續保持單身。處女座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後,越來越懶得展開新戀情,而忽略身邊對你有意思的對象。
    Thumbnail
    #沉默成本 遇到不好的另一半,卻不願意分手或離婚,為什麼?因為不甘願、不甘願自己的青春、不甘願自己的付出放水流,非要到自己崩潰,才願意認賠殺出,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不願意停損。 - 一個不甘心,要消耗多少青春歲月。 - 小胖洪亮的哭聲迴盪在街道,我隱約看到好幾間開始把燈點亮,我趕快推著小胖遠離住家區…
    Thumbnail
    強者有一百種類型,但效率不彰者,卻都驚人的相似
    Thumbnail
    「微溫的」環境 剛剛提到「微溫的」環境跟「適宜的」環境,就是沒提到「舒適的」環境,難道強者團隊的主管不專心營造舒適的環境嗎?
    Thumbnail
    我花了一段時間,來解釋「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 主要原因是,我的親身經歷中,很多主管對於「留強」的觀念,停留在遊戲跟卡牌的「神器」概念,以為就跟打牌一樣,把好牌留下,必要時候就可以給個致命一擊!
    Thumbnail
    2021年開始,如果你是擔任負責雇用電子業PM或是工程師的主管,我相信都會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台灣電子業求才若渴,導致有些職缺懸宕已久,合適的人選總是有諸多工作選擇,各方一流公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以爭取人才。 職缺懸宕時刻一拉長,用人單位不免陷入長考,是堅持「寧缺勿濫」呢?還是先求「人多好辦事」?
    Thumbnail
    Photo by Alexander Schimmeck on Unsplash   昨天聽了一個Podcast,內容是關於人生迷惘,主持人說迷惘的時候就盡量的去嘗試,而不要一直說著迷惘,但什麼都沒有做(她還說不知道人生有什麼好迷惘的?但確實人生就是有很多令人迷惘的事) 我想是因為她是一個勇往直前
    Thumbnail
    身旁總有親朋好友關心的問你,有交往的對象沒?然後只能尷尬地回答:“嗯?沒有耶!”。你不是眼光高、太挑,只是一直找不到喜歡、合適的,或許寧缺勿濫,不委屈將就自己和不愛的人在一起,會比強迫自己在一段關係中受委屈,來得快樂吧!面對愛情的時候,該選擇「寧缺勿濫」還是「寧濫勿缺」?每個人潛意識中的個性,影響
    Thumbnail
    近期,自普悠瑪事件開始,沒幾日,又接獲自己認識的某位老師意外離世消息,今早則是金庸大師告別的新聞。短短十天內,三則與死亡相關的訊息出現在我生命中。尤其以這位老師意外的離開,不知為何,對我造成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