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吸收養分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皮膚通過不同的機制吸收養分如下:

 

表皮吸收: 表皮是皮膚的最外層,主要由角質细胞组成。某些小分子的養分,如水分和一些水溶性的成分,可以通過表皮的間隙被皮膚吸收。

 

毛囊吸收: 毛囊是表皮中的小囊,某些液體和溶液可以通過毛囊被吸收。

 

穿透皮膚層: 一些特殊的配方和技術,如微胶囊技術和奈米,可以幫助一些大分子或難滲透的成分穿透皮膚層。

 

皮下注射: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直接引入皮下组織,繞過表皮層。

 

吸收方式取决於所使用的成份以及所需的效果。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性質,因此可以採用不同的途徑以提高吸收效果:

 

水溶性成分: 水溶性的成分通常通過表皮吸收如维生素C等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更容易穿透表皮的角質细胞層如维生素A、E、D等。

 

特殊技術: 大分子或難以渗透的成分,採用微胶囊、奈米技術等提高吸收效果。奈米化是一種將原本的颗粒或分子尺寸减小到奈米尺寸以提高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吸收效率。廣泛應用在化妝(保養)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奈米化方法:

 

高壓均質法(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 將物質通過特殊的將置,如高壓均质質,通過高速冲擊、切割和劇烈的壓缩力,使顆粒尺寸减小到奈米尺寸。

 

溶劑沉澱法(Solvent Precipitation): 通過選擇合適的溶劑將溶解於溶劑中的成分迅速沉澱,形成奈米顆粒。

 

超聲波法(Ultrasonication): 利用超聲波振盪作用,將物質分散到奈米级别。這種方法常用於液体中的成分奈米化。

 

氣相法(Gas Phase Synthesis): 包括氣溶膠法和氣相沉積法,通過氣相中的化學反應形成奈米顆粒。

 

懸浮沉澱法(Suspension Precipitation): 將化合物溶解在一個溶劑中,然后將其與另一溶液混合,導致成分沉澱为奈米顆粒。

 

微乳液法(Microemulsion): 將水、油和表面活性劑混合形成微乳液,然後通過特定的條件將其中的成分奈米化。

 

局部應用: 對於需要直接在表皮層施加作用的成分,按摩是一個有效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吸收性質,而皮膚的健康状態、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也可能影響養分的吸收效果。另外,彩妝和遮瑕:如口红、眼影、腮红等。主要是表面覆蓋和色彩調和遮蓋瑕疵如斑点、痘痘等的作用,這些成分不需要深入皮膚,而是停留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彩妝層即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aineyen1109的沙龍
2會員
19內容數
Elaineyen1109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6
不論有多好的產品,能夠被吸收的才算數 (就好像賺了錢能存下來的才算) 那就不得不談到皮膚的結構, 其實最表層的就是我們的老癈角質,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代謝變慢老癈角質的脫落更新也會變慢, 也就是造成皮膚愈來愈沒有光澤的兇手了。 但也不要因此而認為角質就是不好的東西, 它也是身負保護皮膚健康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2/06
不論有多好的產品,能夠被吸收的才算數 (就好像賺了錢能存下來的才算) 那就不得不談到皮膚的結構, 其實最表層的就是我們的老癈角質,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代謝變慢老癈角質的脫落更新也會變慢, 也就是造成皮膚愈來愈沒有光澤的兇手了。 但也不要因此而認為角質就是不好的東西, 它也是身負保護皮膚健康的重要
Thumbnail
2023/12/28
我們都知道油水不相容的理論, 為了克服水和油不相容的特性,乳化劑就被引入。乳化劑具有雙親性(amphiphilic)分子結構,它包含一個親水性(極性)的部分和一個疏水性(非極性)的部分。這使得乳化劑能夠同時與水和油相互作用。 當乳化劑被添加到水和油的混合物中時,親水性部分會與水相相互作用,疏水
Thumbnail
2023/12/28
我們都知道油水不相容的理論, 為了克服水和油不相容的特性,乳化劑就被引入。乳化劑具有雙親性(amphiphilic)分子結構,它包含一個親水性(極性)的部分和一個疏水性(非極性)的部分。這使得乳化劑能夠同時與水和油相互作用。 當乳化劑被添加到水和油的混合物中時,親水性部分會與水相相互作用,疏水
Thumbnail
2023/12/28
在市面上看到的許多保養品第一成份多為水, 以前會覺得那麼買來只不過是在擦水而己, 但自從接觸了化妝品調制的知識後發現水是成份裡非常重要的元素, 若水添加不足反而造成保養品的反效果如 需要還原的成份:如r-pga 粉末 , 若添加的水份比例不正確會造成反效果, 反而愈擦愈乾。 作為溶劑:水
Thumbnail
2023/12/28
在市面上看到的許多保養品第一成份多為水, 以前會覺得那麼買來只不過是在擦水而己, 但自從接觸了化妝品調制的知識後發現水是成份裡非常重要的元素, 若水添加不足反而造成保養品的反效果如 需要還原的成份:如r-pga 粉末 , 若添加的水份比例不正確會造成反效果, 反而愈擦愈乾。 作為溶劑: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皮膚通過不同的機制吸收養分如下:   表皮吸收: 表皮是皮膚的最外層,主要由角質细胞组成。某些小分子的養分,如水分和一些水溶性的成分,可以通過表皮的間隙被皮膚吸收。   毛囊吸收: 毛囊是表皮中的小囊,某些液體和溶液可以通過毛囊被吸收。   穿透皮膚層: 一些特殊的配方和技術,如微胶囊技
Thumbnail
皮膚通過不同的機制吸收養分如下:   表皮吸收: 表皮是皮膚的最外層,主要由角質细胞组成。某些小分子的養分,如水分和一些水溶性的成分,可以通過表皮的間隙被皮膚吸收。   毛囊吸收: 毛囊是表皮中的小囊,某些液體和溶液可以通過毛囊被吸收。   穿透皮膚層: 一些特殊的配方和技術,如微胶囊技
Thumbnail
化學滲透技術是通過使用一些特定的化合物来改變皮膚的性質,以增强成分的渗透和吸收。以下是一些在化学促渗技術中常用的物質:   醇類(Alcohols): 醇類化合物在化妝品中被用作溶劑和滲透劑, 可以改變皮膚的角質層結構,增加成分的滲透性。醇类化合物具有吸水的性質,可以通過增加角質層的水含量來改
Thumbnail
化學滲透技術是通過使用一些特定的化合物来改變皮膚的性質,以增强成分的渗透和吸收。以下是一些在化学促渗技術中常用的物質:   醇類(Alcohols): 醇類化合物在化妝品中被用作溶劑和滲透劑, 可以改變皮膚的角質層結構,增加成分的滲透性。醇类化合物具有吸水的性質,可以通過增加角質層的水含量來改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直接把成分注射到真皮內的方式,這種方式有些可以當作治療皮膚疾病使用,有些則可以當作美容醫學處理使用,但要提醒大家這些都是醫療行為,僅限於醫師操作。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直接把成分注射到真皮內的方式,這種方式有些可以當作治療皮膚疾病使用,有些則可以當作美容醫學處理使用,但要提醒大家這些都是醫療行為,僅限於醫師操作。
Thumbnail
經皮吸收是化妝品配方設計當中可以加入的考量重點,但需要正確的觀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Thumbnail
經皮吸收是化妝品配方設計當中可以加入的考量重點,但需要正確的觀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Thumbnail
日本-九州大學:只需5種原料(含玻尿酸)+簡單混合(不需要高能耗操作)→製備「反膠束(Reverse Micelle)」配方──就能讓原本難穿越角質層的「玻尿酸」,有效深入達真皮層...
Thumbnail
日本-九州大學:只需5種原料(含玻尿酸)+簡單混合(不需要高能耗操作)→製備「反膠束(Reverse Micelle)」配方──就能讓原本難穿越角質層的「玻尿酸」,有效深入達真皮層...
Thumbnail
保養品(成分)如何進入皮膚? ──保養品「經皮吸收」的3大路徑:1.直接穿透、2.細胞間隙、3.體表開孔──影響「經皮吸收」的11點要件,分2方面:●配方組成(方面)...&●皮膚生理(方面)...
Thumbnail
保養品(成分)如何進入皮膚? ──保養品「經皮吸收」的3大路徑:1.直接穿透、2.細胞間隙、3.體表開孔──影響「經皮吸收」的11點要件,分2方面:●配方組成(方面)...&●皮膚生理(方面)...
Thumbnail
護膚保養品「經皮吸收」的三大主要路徑:1.直接穿透、2.細胞間隙、3.體表開孔...
Thumbnail
護膚保養品「經皮吸收」的三大主要路徑:1.直接穿透、2.細胞間隙、3.體表開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