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The Shining Mountain

復刻The Shining Mounta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有本書,書名是The Shining Mountain,只有文字,邊讀邊想像。作者是Peter Boardman,寫他與Joe Tasker於1976年首攀Changabang西壁的事。四十六年過去了,有個強大的小團隊復刻了這條經典技術攀登路線,令人興奮(例如看到The Barrier的畫面),不多廢話,看影片(片長20分鐘)。

Kiwi and Aussie accent 聽起來頗有趣味,例如這些字的發音:failure/day/later/amazing/delay/straight/way/mate

長時間處在高海拔,因缺氧,會產生活在夢裡的狀態。搭帳篷要2小時;溶雪煮水補充水分也要兩個小時。被山虐到極點,共通的想法就是:這是最後一次!相信他們是真心向Peter Boardman與Joe Tasker致敬(Peter Boardman與Joe Tasker死於1982年由東北稜攀聖母峰)。

正常人分享根本不用強調「付出生命」「榮耀......」,真正厲害、有內容的,大家都看得出。知識提供理性基礎,賦與人們區辨的力量。相較於mountaineering,我偶爾上山只是Hiking,初衷很簡單:親近山林美景,並希望身體健康。初衷我仍保有,價值並未消退,持續走,但這很個人,相對而言,不覺得有到分享的精采度。還是多看高手釋出的就好,就算不能至,心也嚮往之。

影片好看,書也精采(Peter Boardman與Joe Tasker行前在Joe工作的冷凍工廠測試設備,完成Changabang西壁攀登後回鄉出了火車站月台, 工廠夜班人員全著藍色工作服坐在車站大廳等他們,彼此笑容相迎。寒流夜再讀一次,倍感溫暖),都推!

avatar-img
山客的沙龍
5會員
54內容數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及一些特別的心得,希望有些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山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取自Robert Macfarlane所著Mountains of the mind, p.175 The blank spaces on a map can be filled with whatever promise or dread one □ to ascribe to them. □填入
我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長期訂戶,拿到雜誌後,會從目錄找最喜歡的主題先看。學習英文,也是如此,挑自己最有興趣的文章,會比較想瞭解,有繼續學下去的動力。 然而,每個人的興趣不同,要挑個大家都感興趣的文章,很難。幸好,在現今網路發達的年代,有些免費的資源可取得運用。找有趣、有意義的
§只會26個英文字母? §網站上搜尋到的都是商業廣告,不是真正學習英文的經驗分享? §買了很多書都不合用? §放棄了很多次,每次都是從頭來過? §遇到採計英文分數的研究所就避開? 我都理解,這些我也都經歷過。學英文已經得花很多時間了,不要再浪費時間金錢在上述的事上。我跌過,現在告訴大家,學
這四天三夜的行程是期待好久了的,不過出發前那陣子工作真多,為了安心上山,卯足全力處理。還有一個只能聽天由命的杜蘇芮颱風,尚未成颱前的各家預報就極其混亂,但綜合來看,我們的期程應在安全範圍內。於是,如期出發!我的隊友特別換了張2000元大鈔帶上。 我們這團的運作方式是按個
關關已確定從八千神壇跌落,經過這一大輪操作,相信大家對於參加商業團上八千觀光已不再有偉大的幻想,覺得那是需要贊助的事。就像搭郵輪遊南極看企鵝、到撒哈拉沙漠騎駱駝看金字塔,去觀光前請先自己賺錢存錢,不要用乞討的;捐錢的人也一定要明辨,把錢捐給真正需要幫助的。 以下提供連結,有助掌握事件全貌,也舉例讓
首達三極極點一直是人們競逐的目標,即使達成後,熱度依舊,甚至引發更多人效法、致敬。 追求首達極點的年代,由於科技的限制(例如衣料、尚未有GPS、設備材質、氣象、通訊……)與未知,採取的是團體戰,所需資源有賴資助,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目標,也牽連國家形象,更具有先驅勇於探索的積極意義。然而這些偉大冒險的主
取自Robert Macfarlane所著Mountains of the mind, p.175 The blank spaces on a map can be filled with whatever promise or dread one □ to ascribe to them. □填入
我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長期訂戶,拿到雜誌後,會從目錄找最喜歡的主題先看。學習英文,也是如此,挑自己最有興趣的文章,會比較想瞭解,有繼續學下去的動力。 然而,每個人的興趣不同,要挑個大家都感興趣的文章,很難。幸好,在現今網路發達的年代,有些免費的資源可取得運用。找有趣、有意義的
§只會26個英文字母? §網站上搜尋到的都是商業廣告,不是真正學習英文的經驗分享? §買了很多書都不合用? §放棄了很多次,每次都是從頭來過? §遇到採計英文分數的研究所就避開? 我都理解,這些我也都經歷過。學英文已經得花很多時間了,不要再浪費時間金錢在上述的事上。我跌過,現在告訴大家,學
這四天三夜的行程是期待好久了的,不過出發前那陣子工作真多,為了安心上山,卯足全力處理。還有一個只能聽天由命的杜蘇芮颱風,尚未成颱前的各家預報就極其混亂,但綜合來看,我們的期程應在安全範圍內。於是,如期出發!我的隊友特別換了張2000元大鈔帶上。 我們這團的運作方式是按個
關關已確定從八千神壇跌落,經過這一大輪操作,相信大家對於參加商業團上八千觀光已不再有偉大的幻想,覺得那是需要贊助的事。就像搭郵輪遊南極看企鵝、到撒哈拉沙漠騎駱駝看金字塔,去觀光前請先自己賺錢存錢,不要用乞討的;捐錢的人也一定要明辨,把錢捐給真正需要幫助的。 以下提供連結,有助掌握事件全貌,也舉例讓
首達三極極點一直是人們競逐的目標,即使達成後,熱度依舊,甚至引發更多人效法、致敬。 追求首達極點的年代,由於科技的限制(例如衣料、尚未有GPS、設備材質、氣象、通訊……)與未知,採取的是團體戰,所需資源有賴資助,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目標,也牽連國家形象,更具有先驅勇於探索的積極意義。然而這些偉大冒險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