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亞馬遜?你不可不知的未來AI醫療巨獸:Teladoc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上一篇「電動車的蘋果,顛覆未來世界的CEO:Tesla and Elon Musk」之後,最近比較有空想說研究一些新的標的時,就發現了一個潛力非常非常可怕的公司,也就是Teladoc(NYSE:TDOC)我認為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醫療界的亞馬遜」的公司,今年同樣用我之前提過的三個面向來分析這個公司,若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話,我們就開始吧~

註:TDOC為Teladoc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代號

這邊簡單複習提到的三個面向,想更了解可以再回去翻喔~

一、產品服務的市場,未來是否是巨大的成長潛力?
二、未來在競爭者中是否能取得領先地位?有足夠的護城河?
三、是否具有一位優秀的CEO?
raw-image

TDOC是什麼公司?

Teladoc在美國成立的遠端醫療公司,主要的服務是讓病人可以透過視訊的方式讓醫生遠端看診,再透過線上開藥的方式讓病人到當地藥商取藥,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醫療服務的電商平台」。也許聽起來很簡單的服務,但由於醫療屬於較為受監管的行業,因此也需要通過一定程度的審查。

一、產品服務的市場,未來是否是巨大的成長潛力?

為何遠程醫療的成長潛力如此巨大?首先從美國談起,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在美國看醫生相較台灣是非常昂貴,當年歐巴馬推動的健保,最後也是因為負擔不起高昂的費用虧損而遭人詬病。而Teladoc根據官方統計每次看病可以平均為客戶省下兩倍以上的費用,且平均等候時間少於10分鐘,並提供(24小時/7天)的全天候服務,對於居住於醫療資源缺乏的居民真的可以說是天降甘霖。

但我更看重的是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如印度、中南美洲、非洲等人多但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我相信Teladoc會成為這些國家的政府希望合作的對象,這些來自各國人種的醫療數據帶來的潛在價值更是驚人,後面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另外近年來慢性病、精神疾病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研究有超過70%以上的非緊急醫療可透過遠距醫療來完成,我認為隨著穿戴式裝置如Apple Watch和VR設備的崛起,這個比例可望逐年提高,加上由於Covid-19的關係,大家為了避免到醫院被感染,大幅促進Teladoc的業務增長。

醫療保健更是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的重要政策之一,我認為他會想辦法改良他的摯友歐巴馬創立的健保制度,Teladoc會成為他降低成本最好的合作夥伴,與政府合作帶來的商機是相當可觀的。

raw-image
二、未來在競爭者中是否能取得領先地位?有足夠的護城河?

B2B2C的商業模式

這邊我想先聊聊Teladoc很有趣、很聰明的商業模式,他目前是一家以B2B2C為主、B2C為輔的商業模式,什麼是B2B2C呢?

簡單來說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Teladoc的第一種客戶是向「企業」收取訂閱費,在美國不少大公司都會提供醫療補助給員工,由於Teladoc比傳統醫療便宜,因此雇主和Teladoc簽約後,只要每月固定繳納訂閱費,旗下員工就可以無限次數到Teladoc看診。

另外第二種客戶則是「醫療保險公司」,由於Teladoc很便宜,保險公司更希望保戶使用Teladoc,會幫他做免費的推廣,甚至直接免費幫他所有的保戶去購買Teladoc,B2B的業務約佔總營收的80%左右,另外一般個人用戶主要是以單次收費計價,以上的模式會帶來以下幾個好處。

B2B2C的業務往往相較B2C更穩定,且可以大幅減少行銷、獲客費用,一般B2C的服務行銷推廣成本是非常驚人的,甚至會超過研發的費用,更何況是遠程醫療這種又新又特殊的行業,走一般B2C的模式光行銷、教育消費者就不知道燒掉多少錢了。

raw-image

最重要的護城河:全球的醫療數據庫

接下來是我看好Teladoc最最最重要的原因,有些人覺得用戶無限次數看診很燒錢,但這也是我覺得Teladoc最聰明的地方,Teladoc很清楚自己不能像Tesla、Apple靠技術輾壓對手,畢竟它就只是一個平台,所以最重要的是客戶的使用者體驗、黏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使用者的轉換成本

美國不像台灣有健保卡詳細紀錄過往的診斷紀錄,因此Teladoc即掌握了建立「全球的醫療數據庫」的先機,過往的診斷紀錄可以讓醫生提供客戶更好的治療方式和建議,看診越多次客戶就越難離開這個平台,即使之前看診的醫生離開平台,這些珍貴的診斷資料是永遠帶不走的,醫療行業並不像電商一樣誰便宜就去哪買,和病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我認為是更重要的,所以轉換成本是相對高的,而Teladoc於2019年在U.S. Telehealth Satisfaction Study更榮獲美國遠程醫療顧客最佳滿意度的佳績。

Teladoc的商業策略就是不斷收購競爭者,至今已經收購了超過5家公司,快速擴展全世界的市場,目前已在全球超過175個國家提供服務,在美國的市佔超過70%更是穩居行業龍頭,這個不斷累積各種人種、體型、生活習慣的數據庫商機是非常大的,例如我認為對於簡單的小疾病應該在不久後就能開發出簡單的Chatbot大幅降低成本,讓醫生專注於解決更複雜的疾病。

我認為AI之所以目前在醫療產業不像製造業、金融業、電商等應用如此廣泛的原因在於欠缺豐富完整的資料庫,而Teladoc這個全球的醫療數據庫,未來極有可能吸引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政府研究機構前來合作,這塊商機也非常巨大,畢竟「醫療數據庫」是非常非常珍貴的,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台灣的健保卡能匹敵吧XD

也許敏感資料會碰到法規的問題,但我認為為了促進全人類的健康福祉,遲早會找出一種適當的方案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認為「B2B2C建立的客戶關係」和搶佔先機建立的「全球的醫療數據庫」即是Teladoc最堅固的護城河。

三、是否具有一位優秀的CEO?
raw-image

Teladoc的現任CEO為Jason Gorevic,今年48歲,畢業於賓州大學國際關係學系,他在1993年的時候就在 Oxford Health製作類似電話遠程醫療的產品,並於2009年接下CEO的職務一路帶領Teladoc成長至今日如此的規模,雖然對他的了解並不多,但從上面非常聰明的商業策略即可判斷Teladoc擁有一群極為優秀的領導階層。

PS 由於關於他的生平紀錄較少,因此之後若有更詳細的資料會慢慢補上

Teladoc的風險

來自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的競爭

由於遠程醫療這塊市場非常巨大,因此早就吸引科技巨頭的注目,其中我認為蘋果、亞馬遜的威脅最大。

蘋果目前雖然尚未推出相關服務,但以Tim Cook進軍軟體服務的野心,加上Apple Watch的硬體產品,因此我認為具有很大的威脅性;亞馬遜很早就開始佈局醫藥保健相關領域,也收購了不少醫藥相關的公司,並早已為內部員工提供Amazon care的服務,另外Amazon prime廣大用戶群的數據是非常大的競爭優勢,而近期亞馬遜宣布未來將會提供其他公司員工醫療服務也一度造成Teladoc股價的大跌。

但我認為遠程醫療的市場是可以容下多個競爭者的,如同電商平台除了Amazon以外仍有蝦皮、阿里巴巴等,而遠程醫療最重要的是品牌形象,因為我認為人們對於健康安全是寧願多花一點錢但要求更好的品質。雖然競爭會降低毛利率,但可以加速推動整體遠程醫療市場的發展,雖然科技巨頭虎視眈眈,但我認為Teladoc目前領先的優勢是足夠讓他在未來和科技巨頭們抗衡的。

raw-image

如亞馬遜的飛輪效應?沒有技術的護城河?

這部分就如我前面提到的,Teladoc不像其他科技公司擁有技術上的護城河,因此我認為他未來的道路會非常類似亞馬遜,亞馬遜最早也是個電商平台,沒有多大的技術壁壘,之所以可以成長到如今的科技巨獸,我認為靠得是創辦人Jeff Bezos極為敏銳的商業眼光,將著名的「飛輪效應」發揚光大。

「飛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起步雖然很慢,但後續會越轉越快,如同亞馬遜一開始雖然辛苦,靠著不斷累積的客戶群、客戶數據,用量降低成本,再降低售價吸引更多顧客,進而再次降低成本和售價,最後倚賴在電商平台的用戶群進而推出AWS、Amazon prime、Echo等高附加價值的服務,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護城河。

而Teladoc要如何利用「全球的醫療數據庫」的優勢結合「飛輪效應」的方法為自己創造更強壯的護城河,創造出更多衍生價值,會是他未來是否能成為醫療巨獸的關鍵。我個人非常看好這家公司,我相信未來他絕對配得上「醫療界的亞馬遜」的稱號。

若覺得有幫助可以追蹤我、按喜歡、收藏,我就會寫出更多相關文章,謝謝你~
若還有其他想問的或希望我介紹的,可以用FB私訊或在下面回應,我會盡我所能回答

你可能還會想看:

數據時代的Office,擊殺賓拉登的黑科技全面解析:Palantir

電動車的蘋果,顛覆未來世界的CEO:Tesla and Elon Musk

投資好難?會不會賠很慘?大學生必須開始學投資的三個理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富的沙龍
2會員
37內容數
大學科系選擇技巧、高中升學考試經驗分享
吉米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01
繼上篇「一定要買保險嗎?解析被污名化卻能救一家人的保險意義和用途(買保險入門必看)」之後,接下來我想談談保險比較實務的面向,介紹幾個一般人常會購買的保險,像是壽險、重大傷病險/癌症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機汽車險等等。 根據我個人的觀點,提供我認為應該購買的優先次序,以及每種保險類型可能分別適合
Thumbnail
2022/04/01
繼上篇「一定要買保險嗎?解析被污名化卻能救一家人的保險意義和用途(買保險入門必看)」之後,接下來我想談談保險比較實務的面向,介紹幾個一般人常會購買的保險,像是壽險、重大傷病險/癌症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機汽車險等等。 根據我個人的觀點,提供我認為應該購買的優先次序,以及每種保險類型可能分別適合
Thumbnail
2022/03/01
碩一寒假意外的在政大金融科技中心上了一系列關於「退休理財」的課程,花了一堆時間唸書後,也順利考到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的證照,覺得在這個人人想提早「財富自由」的年代還蠻實用的,因此想開始一個新的系列,分享我認為想打造財富自由的人生前必須要知道的幾個理財觀念。 這系列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但特別適用於
Thumbnail
2022/03/01
碩一寒假意外的在政大金融科技中心上了一系列關於「退休理財」的課程,花了一堆時間唸書後,也順利考到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的證照,覺得在這個人人想提早「財富自由」的年代還蠻實用的,因此想開始一個新的系列,分享我認為想打造財富自由的人生前必須要知道的幾個理財觀念。 這系列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但特別適用於
Thumbnail
2021/02/13
繼上一篇「下一個亞馬遜?你不可不知的未來AI醫療巨獸:Teladoc」後,一直想介紹這家公司,但想等到Demo day結束後介紹會比較詳細,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Palantir(NYSE:PLTR)是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我會以我數據分析的背景介紹給企業的產品「Foundry」,給政府的產品「Got
Thumbnail
2021/02/13
繼上一篇「下一個亞馬遜?你不可不知的未來AI醫療巨獸:Teladoc」後,一直想介紹這家公司,但想等到Demo day結束後介紹會比較詳細,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Palantir(NYSE:PLTR)是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我會以我數據分析的背景介紹給企業的產品「Foundry」,給政府的產品「Go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初Teladoc Health(TDOC)以185億美元收購Livongo(LVGO),一年多之後,TDOC的市值跌到只剩100多億。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TDOC的市值嚴重蒸發?又如何看待它的未來發展?
Thumbnail
當初Teladoc Health(TDOC)以185億美元收購Livongo(LVGO),一年多之後,TDOC的市值跌到只剩100多億。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TDOC的市值嚴重蒸發?又如何看待它的未來發展?
Thumbnail
近萬字長文,本文延續上一篇討論,對TDOC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度剖析,包括與業界其他遠距醫療平台進行比較,並評估相互之間的競爭情況。也會指出TDOC短期營收的增長動力,和長線布局的終極藍圖所在。另外,更介紹了TDOC近期推出一個有潛力顛覆傳統遠距醫療模式的新產品,即標題所謂「大賭注」。
Thumbnail
近萬字長文,本文延續上一篇討論,對TDOC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度剖析,包括與業界其他遠距醫療平台進行比較,並評估相互之間的競爭情況。也會指出TDOC短期營收的增長動力,和長線布局的終極藍圖所在。另外,更介紹了TDOC近期推出一個有潛力顛覆傳統遠距醫療模式的新產品,即標題所謂「大賭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Thumbnail
在上一期的商業隨筆中與大家介紹了由於美國沒有完善的健保制度,醫療費用台灣相比異常昂貴,導致提供線上遠端就診的虛擬醫療平台 TDOC 誕生。而去年的疫情爆發更是造成了遠端醫療需求的急速爆發,導致TDOC的股票價格水漲船高。 雖然之前有提到由於TDOC的經營行銷與收購策略讓他們目前的營運進度遙遙領
Thumbnail
在上一期的商業隨筆中與大家介紹了由於美國沒有完善的健保制度,醫療費用台灣相比異常昂貴,導致提供線上遠端就診的虛擬醫療平台 TDOC 誕生。而去年的疫情爆發更是造成了遠端醫療需求的急速爆發,導致TDOC的股票價格水漲船高。 雖然之前有提到由於TDOC的經營行銷與收購策略讓他們目前的營運進度遙遙領
Thumbnail
自從二月初的高點後,TDOC 已下跌了將近35%。前天盤後 TDOC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後,股價更是續下跌8%多,到底虛擬醫療產業龍頭的 TDOC 是再做什麼? 為何會如此下跌? 又值不值得購買,本次我的文章將以我的觀點為各位分析這些問題。 一、TDOC商業模式
Thumbnail
自從二月初的高點後,TDOC 已下跌了將近35%。前天盤後 TDOC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後,股價更是續下跌8%多,到底虛擬醫療產業龍頭的 TDOC 是再做什麼? 為何會如此下跌? 又值不值得購買,本次我的文章將以我的觀點為各位分析這些問題。 一、TDOC商業模式
Thumbnail
我們先大概看看Teladoc的Q4財報重點,再來挖掘為什麼明明2021年會有好的成長率(啊明明Guidance不是有約80%嗎?!),但市場還是不看好。這很多是因為管理層太保守?還是真的Teladoc要進入平穩成長期了?
Thumbnail
我們先大概看看Teladoc的Q4財報重點,再來挖掘為什麼明明2021年會有好的成長率(啊明明Guidance不是有約80%嗎?!),但市場還是不看好。這很多是因為管理層太保守?還是真的Teladoc要進入平穩成長期了?
Thumbnail
Teladoc 與 Livongo在遠程醫療領域中是貨真價實的創新者,這次的合併對各方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對消費者而言,雙方的合併十分有意義,不但使醫療保健資源更集中還替數百萬的病患節省了醫療成本與時間。
Thumbnail
Teladoc 與 Livongo在遠程醫療領域中是貨真價實的創新者,這次的合併對各方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對消費者而言,雙方的合併十分有意義,不但使醫療保健資源更集中還替數百萬的病患節省了醫療成本與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