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牢記“5大傳統習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月6日小寒,是24節氣中倒數的第2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了,此時,兔年臨近尾聲,龍年即將來臨,年味漸濃。作為24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許多傳統習俗,千百年來承載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和祈盼,1月6日小寒,牢記“5大傳統習俗”,順應節氣,接財納福迎龍年。

1.吃臘八粥

臘八節處於小寒節氣中,所以,小寒節氣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用多種食材製作而成,這些食材大多都有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作用。

食材:米、糯米、青稞米、三色藜麥米、蕎麥米、綠豆、大棗、枸杞、花生3、老紅糖各適量。

將各米混合在一起,淘洗乾淨,其中一定要有糯米才黏糯。

各種豆類淘洗乾淨,紅棗冷水浸泡後清洗乾淨,其他食材清洗乾淨。

所有食材除了大棗、紅糖和枸杞子以外,全部加入到電燉鍋內,啟動開關,時間是4.3小時。約2小時後下入洗乾淨的大棗和紅糖。剩餘最後的10分鐘,下入洗乾淨的枸杞子,繼續煮10分鐘後。

時間到,出鍋。

2、吃羊肉

小寒恰好在三九寒天之中,寒冷進入極致,民間有「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蘿蔔」的習俗。俗氣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明代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言,「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推薦食譜:烀羊排

食材:羊排1000公克;蔥、薑、紅辣椒、白酒、八角香葉、花椒粒、蒜、香菜、海鮮醬油各適量。

做法:買回來的羊排冷水浸泡半小時以上,泡出血水撈出,鍋中水開,加點料酒,下入羊排焯水後撈出。

蔥薑洗淨切段切片,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加入各種調味料和蔥段薑片,適量白酒去羶,加入羊排,大火燒開,小火慢燉。

煮約1小時左右,湯是奶白色的,加入鹽,撒上香菜葉調味。

出鍋,調個沾料,吃肉喝湯,湯鮮味美,暖身又滋補。

3.吃菜飯

小寒吃菜飯是老南京廣州等地的習俗,取南京特色「矮腳黃」青菜、鹹肉片、香腸片、板鴨丁,再剁生薑粒與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鮮美。而廣州人喜歡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飯,且要配上炒香的廣州臘腸、臘肉、花生、碎白蔥等,吃起來有滋有味。食用後全身暖和,利於驅寒。

推薦食譜:煲仔飯

食材:越光壽司專用米1杯;烤腸5根;胡蘿蔔1根;雞蛋1個;油菜、橄欖油、鹽、生抽、蔥、蒜、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米淘洗乾淨,砂鍋刷底油,避免米飯糊底。淘洗乾淨的米和水一起倒入砂鍋中,米水比例1:1.1,浸泡15~20分鐘。

烤腸和胡蘿蔔分別斜切片,小蔥切碎,大蒜切末。

米中淋上一匙橄欖油,攪拌均勻,開始燜飯,大火燒開,立刻轉最小火癤煮10分鐘。待飯的表面沒有米湯了,放入烤腸和紅蘿蔔片。打入一顆雞蛋,在鍋邊淋一匙橄欖油,讓鍋巴更香。蓋上鍋蓋,繼續小火慢慢愜。

雞蛋凝固,再碼入油菜,蓋上鍋蓋繼續小火燜2分鐘左右,關火後再燜5~10分鐘,這樣燜出來的飯特別香。蔥蒜末中撒點胡椒粉和鹽攪拌均勻,灑在烤腸上邊,可以用蠔油、生抽、魚露和糖做個調味汁澆在上邊,喜歡淡口味的加點生抽就好,拌一拌就可以開餐了。

4、臘祭

臘祭是我國古代的祭祀習俗之一,起源先秦時期,流傳至今。小寒屬於臘月的節氣,許多地方的人們會在這一天進行臘祭活動,祭祀的對象,是列祖列宗以及「門、戶、天窗、灶、行」五位家神。人們會在這一天擺上美酒佳餚與過年節物,焚香燃燭,進行祭祀活動。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同時也祭祀諸神,為家人祈福納祥,希望來年萬事順利,人壽年豐。

5.醃臘肉

歲末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因歲末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小寒節氣剛好在臘月之初,是做臘味的好時間,這個時候降水量少,氣候乾燥,適合醃製和晾曬各種臘味。而且此時醃製,剛好春節可以吃,此時也是備年貨的好時節。


相關文章:

想起鄉下那些讀書人

想起鄉下那些讀書人──長篇小說《蚱蜢》創作談作者:王兆軍蚱蜢廟是個較大的村子,不僅有肥沃的土地,還有集市、酒坊,廟宇、地方戲班和私塾。到私塾讀書的人,多是本村子弟。能上得起學的,大多是那些日子過得較好的中等戶,他們交得起束脩,希望子弟們透過讀書將來有點出息。

這張1100年前的壁畫,藏著「敦煌英雄傳」!

不過,可能由於壁畫太過有名,敦煌這個地方以及其中的歷史文化,反而容易被忽略。 | 01 佛窟之中,世俗長卷|。

漢代如何護送死者離生?儺術、替身、符咒、帛畫,墓葬極具儀式感

漢代出土的文物反映了當時極度發達的墓葬文明,它為我們展現了古人的宇宙觀念,以及他們面對生死問題的根本態度——在古人看來,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轉化,於是他們透過精彩的墓葬設計,實現了這個轉化過程。

使德行顯得可愛、惡行顯得可憎、荒唐事顯得觸目

北京日報| 作者羅芃《狄德羅戲劇》 德尼·狄德羅著羅湉餘中先譯上海譯文出版社狄德羅的時代,古典主義餘威猶存,戲劇依舊是佔統治地位的文學形式,要想涉足文學,非涉足戲劇不可。狄德羅當然也抵禦不住戲劇的誘惑,忙裡偷閒地寫劇本。

上海三聯攜手姑蘇名城,探索歷史街區的融合復興之路

1月2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姑蘇名城建設集團簽署策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蘇州平江路地區共同改建打造一個新興的文化綜合計畫。

5個老物件,見過的都60多歲了,能說出一半名字算你厲害

下面這五個老物件,是老一輩人心中的回憶與情感寄託,有的甚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全部認識的,估計都得六十歲以上了。

「廉潤齊魯清貫古今-山東清官廉政史話展」在省立圖書館開展

海報新聞實習記者信雙言濟南報道2024新年伊始,「廉潤齊魯清貫古今—山東清官廉政史話展」在山東省圖書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山東省圖書館主辦,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廉潔文化浸潤引領作用與育人教化功能,不斷厚植清正廉潔文化土壤,樹立新時代新風尚。

【夜辰學典】289:《論語》第十篇先進39

成為君子的途徑多多,但「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大抵是最重要的兩條。其中,「博學」是為明理增智,「約禮」是為糾偏正向,離開哪一條都難以成長為謙謙君子。

《容齋隨筆》居然這樣認識「崤之戰」

我看《容齋隨筆》裡有一則關於晉文公的討論。說重耳流亡時,衛成公、曹共公、鄭文公這些晉國的同姓國,都不曾禮待他。

0會員
69內容數
修的不一定是仙,追的不一定是道,念的不一定是佛,讀的不一定是典。身心不合一,道士不下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