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上的奇蹟:450歲的巴特塞金根木廊橋

萊茵河上的奇蹟:450歲的巴特塞金根木廊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瑞士與德國的國界,橫跨萊茵河的巴特塞金根木廊橋,是一個小小的奇蹟。這是歐洲最長的木橋,204公尺,今年450歲。
萊茵河是德國與瑞士的國界,國界線就畫在萊茵河裡。不過不是萊茵河的正中央,而是河的最深處。
450年來萊茵河日夜向西流,木橋的國界線今年重劃。不是204除以二的橋中間102公尺處,而是從德國走過去110公尺。德國領土在這座木橋上小小變長了8公尺。

大家覺得很有趣,原來國界與領土可以成為生活閒談的小樂趣。

從瑞士的這一端走過來,或是從德國的這一邊走過去,分不出走來走去的是德國人還是瑞士人。這座木橋,以前還讓卡車通行呢!

工頭關照木橋的整修與擴建,跟我說著工法與材料的使用,還有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 的青少年們在哪一次的造屋中也這樣行動。蓋房子的方法也可以蓋起木橋,這是溝通與理解的橋樑。

萊茵河的水位淹過河岸的樹木,水勢驚人但仍在安全的綠色範圍。岸邊城樓有石矮人以手支天,你來的時候可以看清楚他用的是哪一隻手指。

入夜後下雪了。萊茵河幻化成夢帶,領著我們飛翔在沒有國界的世界。


avatar-img
用行動。愛世界
18會員
98內容數
實實在在地生活,歡喜時間贈予的禮物。 用行動,愛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行動。愛世界 的其他內容
擁有時間,就能夠擁有自由。
從德國西南邊黑森林的綠鳥城市弗來堡往西,愈靠近萊茵河到法國邊界,城鎮的景觀就愈不相同。豐富的色彩與鈴鈴作響的電車是一種宣示方式,還有住家大門的形狀、屋頂的電視天線、麵包店與肉店裡的香料味,在在五感告知,我們在不一樣的地方!
這是功能性的學校,也是功能性的思考與生活。以前,我總會有點兒嫌棄的以為不似老大學的浪漫。直到真正存在其間,發現生活其實就是意志力的磨損比賽。感謝功能的設計,可以有些悠閒的空間與自我發現的機會。
來到這裡,人自然就會完成一趟沉靜的路程,找到一點兒座標感,發現一點兒價值的必要性。在這裡,找到可以安靜下來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一樣的是:在高空中,面對的都是自己。是不是能夠因為相信而走出去,這不只是天生的人格特質,常常也需要外在的加持與充分的準備。
Gottfried Böhm是德國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汗得的青少年在建築師100歲時,見識他在1960年代末興建的朝聖教堂,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擁有時間,就能夠擁有自由。
從德國西南邊黑森林的綠鳥城市弗來堡往西,愈靠近萊茵河到法國邊界,城鎮的景觀就愈不相同。豐富的色彩與鈴鈴作響的電車是一種宣示方式,還有住家大門的形狀、屋頂的電視天線、麵包店與肉店裡的香料味,在在五感告知,我們在不一樣的地方!
這是功能性的學校,也是功能性的思考與生活。以前,我總會有點兒嫌棄的以為不似老大學的浪漫。直到真正存在其間,發現生活其實就是意志力的磨損比賽。感謝功能的設計,可以有些悠閒的空間與自我發現的機會。
來到這裡,人自然就會完成一趟沉靜的路程,找到一點兒座標感,發現一點兒價值的必要性。在這裡,找到可以安靜下來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一樣的是:在高空中,面對的都是自己。是不是能夠因為相信而走出去,這不只是天生的人格特質,常常也需要外在的加持與充分的準備。
Gottfried Böhm是德國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汗得的青少年在建築師100歲時,見識他在1960年代末興建的朝聖教堂,驚訝地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