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創造已完成」是我們都應該理解的重要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為什麼「創造已完成」是我們都應該理解的重要概念

"創造已完成" 這個概念對於我們在顯化過程中的理解至關重要。如果這個理念成立,它將揭示出無數的可能性和實現願望的途徑。為了更清晰地說明,讓我們以一個例子來展開。

🔄 標記#1:平行時空1號

想像一個名叫小明的人,我們稱他為「小明#1」。小明#1 32歲,已婚並有一女。他在一家生產汽車內部塑膠衝擊錐的工程公司工作。這是他通過自己的想象選擇的生活方式。

🔄 標記#2:平行時空2號

現在來做一個思想實驗。想像另一個與小明#1 一模一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小明#2。小明#2 雖然在25歲就開始按照小明#1 的思維方式生活,但他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追求音樂。因此,小明#2 擁有小明#1 所有的想法和經驗,但他選擇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 標記#3

接著是小明#3,他擁有小明#1 和小明#2 的所有經驗,但選擇了另一條路。這再次體現了小明的另一個版本。依此類推,第四、第五、第六...以此類推,一直到本質上無窮大。然而,我們只能假設無窮大存在,無法完全概念化它。但這不是重點。

💭 無限的可能性

我們擁有了所有這些版本的小明,真是無限數量的版本。這些版本並非一個接一個出現,而是同時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內。只有在意識之內,它才能容納所有這些版本。要成長,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些不同的可能性。

🌌 願望的實現

重要的是要理解,如果我們能夠概念化我們希望成為的自己的一個版本,它一定存在於某個地方,否則我們將無法概念化它。小明#1 無法概念化成為像小明#2 那樣的音樂家,除非小明#2 存在。這些版本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合一。在你的意識中存在著無數的版本,這些版本在細節上可能非常相似,以至於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任何變化。

📜 內維爾的教導:改變過去的例子

內維爾·戈達德(Neville Goddard)在他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了一個例子。這是一個關於一位女士的故事,她不小心將開水潑在自己的手上,造成了燒傷。這位女士躺在沙發上,試圖在心靈上改變已發生的事情。經過反覆的想像,最終她醒來時,發現燒傷的痕跡已經消失。這個故事展示了通過改變我們的想法和意識,我們甚至可以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

🙏 關於祈禱

祈禱不是請求或懇求,而是接受並意識到你已經是你想要成為的那個版本。你不需要向任何人祈求,因為你已經擁有了那個版本的自己。

🌈 我的經驗與感悟

我通過這種平行時空的方式理解和實踐獲得了許多成功。這種認識帶來了平靜和感恩。每當我面臨不美好的情況時,我會提醒自己,我有另一個版本的自己正在經歷更好的事情,並假設我就是那個版本。


如果看完文章還是不明白,在留言區留言,我會親自回答同學


金錢顯化戰神班+1對1無限諮詢

全臺首創 天使數字LINE查詢機器人介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57會員
166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4/28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8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意識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並提供一個練習,幫助讀者改變自己的意識,從而改變生活。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我們所見並非真實,而是被意識所塑造。改變意識,就能改變生活。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意識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感知,並提供一個練習,幫助讀者改變自己的意識,從而改變生活。文章的核心觀點是:我們所見並非真實,而是被意識所塑造。改變意識,就能改變生活。
Thumbnail
2025/04/20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Thumbnail
2025/04/20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