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之眼決定你看到的世界

意識之眼決定你看到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同學,真正決定你所見的,並不是肉眼,而是你的意識。當你悟透了這個真相,你就能改寫人生

同學你先想像一下,當你下班回家走進自己的客廳,你會用肉眼掃過沙發、茶几、書櫃,然後很自然地下結論:「啊,就長這樣嘛!」這一秒,你並沒有特別下決定去相信什麼,只是單純「看見」。可就是這麼一個「看見」,默默變成了你對客廳的定義,也決定了你接下來會怎麼使用這個空間:坐在哪張沙發, 茶几上要放什麼、去哪裡拿遙控器開電視,全都遵循著你剛剛「看到」的畫面在走。

其實,我們每天也用同樣的方式「看」整個世界, 你一打開眼睛,心裡也有個「客廳導覽」:

👉 工作好忙、客戶難搞?=世界不友善。

👉 銀行帳戶只剩幾千?=我很匱乏。

👉 另一半回訊慢?=我是不是不夠好?

這些念頭像家具一樣,被你隨手擺在心裡,從此成了你生活的佈置。,被你隨手擺在心裡,從此成了你生活的佈置。

意識比肉眼更「真」

我在顯化班的主課有說:你能體驗到的,只是自己意識裡的內容。 所有你能感覺到的人事物,都和你有關係,你內在也一定有,否則你不會看到、感覺到,也就是說,真正決定你日子怎麼過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你內在那雙「意識之眼」。肉眼所見,只是意識把焦點狠狠放大後,投射成的「小點點」。如果你一直告訴自己「我就是這樣的人,環境就是這樣」,那麼肉眼就會乖乖配合,持續把同一組畫面放到你面前,讓你看起來根本沒得選。

那要怎麼改變?不是衝去搬家具(努力硬撐、逼自己正向,真的不要這樣!教練一直都是很阻止同學假裝正向,真假我其實感應得到),你該做的是先換一副新的觀景窗。同學可以試試以下練習:

  1. 察覺舊佈置
    每當你對某件事反應強烈,停下來問自己:「我剛剛相信了什麼?」
  2. 選擇新視角
    想像你的客廳重新粉刷:若我是被愛、富足、自由的人,牆會是什麼顏色?光線怎麼進來?整體氛圍和擺設又會是什麼風格?把那份感覺拉進心裡。
  3. 反覆對齊
    舊畫面難免回頭敲門,它要進來,同學你不需要硬鬧脾氣趕走它,只要在心裡跟它說:「抱歉喔,我已搬家囉!你哪位呀?」然後把注意力拉回新裝潢的感覺。這就像更新 GPS,路線偶爾偏掉,再導回就好。

外在變化,其實沒那麼慢

有些同學可能會擔心:「教練,可是東西都沒換啊!」

同學放心,只要你穩定停留在新的意識氛圍裡,外在自然開始調整:

👉 同樣的對話,不會讓你再爆氣

👉 意料之外的機會,忽然敲門或來電

👉 舊瓶裡裝的新酒,連味道都不一樣

速度多快?就看同學你有多願意「待」在新客廳。你越常享受新視角,世界越快跟上腳步。

如果今天你下班回家,你的客廳看起來還是亂七八糟,別急。就像大掃除,翻開櫃子總會先亂一輪。你需要的不是責怪自己,而是一個溫柔而堅定的提醒:「我正在重新佈置人生,亂,是因為舊東西正要被清走。」

同學,從你看到這篇文章開始,你就好好的打開你的「意識之眼」好好看世界。當你完全允許新的身份在心裡住下來,無論你看向哪個角落,都會發現:同一間房,竟閃著全新的光。

🌈同學看完文章有問題留言留問題
沒問題的同學,可以在留言區寫下一句你現在記得的「顯化語錄」,替自己存一筆隨時可提領、會變現的宇宙能量幣💰
#顯化打卡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37會員
152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本文探討內在頻率如何影響外在結果,以及信念濾鏡如何塑造個人經驗。作者以投資和人際關係為例,說明內在狀態的重要性,並強調改變需從內心開始。同時,作者也說明瞭為何提供無限期諮詢,以及為什麼不回覆制式化的留言。
許多人活在未來,焦慮於尚未實現的目標,本文闡述「活在終點」的概念:感受已擁有想要的一切,從內心平靜與篤定,而非裝腔作勢。此法能幫助顯化理想伴侶、金錢等,並分享實際案例及與高我的連結。
身邊有「膽小型能量黑洞」嗎?他們看似柔弱,卻在親近的人面前展現控制慾和情緒勒索。本文教你如何識別並遠離這種能量吸血鬼,找回內在平靜,提升顯化力。
本文探討內在頻率如何影響外在結果,以及信念濾鏡如何塑造個人經驗。作者以投資和人際關係為例,說明內在狀態的重要性,並強調改變需從內心開始。同時,作者也說明瞭為何提供無限期諮詢,以及為什麼不回覆制式化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