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寫研究-勝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寫來好玩的。隨便算算不要太認真......要是可以預測市場我早就不用當社畜了。



交易策略:在勝一的區間底部打多單進去,擇時賣出。

勝一總共有四個區間底,我個人認為是依照市場的樂觀與悲觀情緒來決定底部要用哪一條線。

1.最樂觀的黃色線

2.一般情況的綠色線

3.悲觀的112橘色線

4.最悲觀的紫色線



raw-image


至於理論上區間都做好做滿的獲利計算如下,但是要知道這都是理想獲利,實際上你買到的價格也不大可能是這個價格。


raw-image


根據以上統計,理論上在這七波時間裡每一波都抓到理論上會有102.2%的獲利

但事情沒有我們想的這麼簡單,你可以看到這7波高低點是有不一樣的,你又如何知道自己是買到正確的低點? 甚至是賣到正確的高點?

這部分要依靠各人的操作策略了,不能多談

------

既然要打區間策略,去推敲勝一的區間來源為何會是一個思考方向。

從PE的角度來看,假設以低標EPS7為例。 最樂觀的區間底股價127約18倍PE,區間頂部的140元則為20倍PE。妥妥的成長股估值,給這倍數大概就是跟著台GG一起的CAGR20%,半導體類股是顯學麻,合理合理~~


從股利的角度來看,假設勝一不再成長,以低標EPS7為例,他能創造給股東的股利會是7*0.7/5%=98元。 怎麼跟之前最悲觀的區間底部這麼靠近!!! 難道這就是主力的思維嗎~

其實這也合理,當市場悲觀的時候,能依賴的就是股利惹,用股利算支撐,合理合理~~

Note:勝一配七成比率是2019擴廠前的比率,我想老闆還是挺樂意共享獲利果實的

------

接下來推敲勝一突破區間頂部以及跌破區間底部的可能性


既然要突破區間頂部,代表要讓散戶認同這個價格,並願意買單。

那多半是要獲利能夠突破8元,在此處不考慮管理層炒作以及主力炒作的可能性,我又不是算命的......

獲利要突破8元,代表每季EPS要有2元。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 營收突破-由下圖一可知勝一單季EPS突破2大概是以下計算

股本25E =>股數2.5E => EPS2=> 單季獲利 5E=> 稅後淨利% 16%=>單季營收31.25E

我們概抓一下,單月有9E~10E就可以騙市場說這一季EPS有2,當然這是最樂觀的市場情緒。

市場不樂觀甚至是悲觀的時候看2個月營收甚至3個月營收都有可能。


2.毛利率大突破,這種事情你就別想了。等財報公告的毛利率的時候大概已經噴到天上去了。如果公告完還沒噴,那大概市場太樂觀到沒空理他,或是悲觀到覺得這沒甚麼。

前者是送錢,後者是中長期布局


raw-image


-------

要下殺跌破區間有幾種可能。

1.大盤系統性風險,眾生平等一起回到PE10。 這種事情就是別想了.....

  1. EPS到6元區間,我們用突破區間的EPS算法,假定稅後淨利比仍然是16%,單季營收23E就可以達成條件。 然後你會發現2023Q1跟Q3不就達標了嗎?? 為啥股價沒跌?? 只能說,市場樂觀的時候誰管你RRRR 財報開了再說,而且又不是每一季都營收這麼差~~~不聽不聽

當然啦,市場悲觀的時候這一套就會瞬間讓所有人恐慌 科科。

所以,理論上勝一的營收從7E到9E理論上在股價上會有天堂到地獄般的區別。另外還要參考台GG對景氣的樂觀程度就是了。 不能一概而論。

------

籌碼跟其他的部分放在另外一篇下周再研究。(也許研究完覺得沒啥就不發了~)















關於股票資料的一些作業練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還蠻好玩的,這周強勢在 半導體設備、LED類股、COWOS相關、線材以及觸控面板
本文嘗試透過goodinfo每周漲幅前50的股票來感受市場脈動。整理每個股票的分類以及感受題材帶來的影響。 分類是社畜本人的分類,隨時會再更動。 短評: 本周主要由以下族群帶動,族群的順序排名沒有意義。 1.矽智財 2.IC設計 3.AI伺服器 4.電競周邊產品 5.半導體耗材
本文嘗試透過goodinfo每周漲幅前50的股票來感受市場脈動。整理每個股票的分類以及感受題材帶來的影響。 分類是社畜本人的分類,隨時會再更動。 短評: 覺得漲在以下幾個板塊 1.IC設計 2.遊戲 LED 紡織 資安 航運 AI PC 營建
還蠻好玩的,這周強勢在 半導體設備、LED類股、COWOS相關、線材以及觸控面板
本文嘗試透過goodinfo每周漲幅前50的股票來感受市場脈動。整理每個股票的分類以及感受題材帶來的影響。 分類是社畜本人的分類,隨時會再更動。 短評: 本周主要由以下族群帶動,族群的順序排名沒有意義。 1.矽智財 2.IC設計 3.AI伺服器 4.電競周邊產品 5.半導體耗材
本文嘗試透過goodinfo每周漲幅前50的股票來感受市場脈動。整理每個股票的分類以及感受題材帶來的影響。 分類是社畜本人的分類,隨時會再更動。 短評: 覺得漲在以下幾個板塊 1.IC設計 2.遊戲 LED 紡織 資安 航運 AI PC 營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小的時候就經常在納悶著為何要有家庭聯絡簿這玩意兒? 當然會想寫此篇主要是最近對聯絡簿的存在突然有了新的見解,換作是以前從未想過那本子意義呢!
失敗又何妨 自從上次市集的經驗,我才知道一個小小攤位要準備的東西遠比想像的多。 這樣的失敗經驗也算是值得,那次市集在台上唱歌也結交一位喜歡喝咖啡的朋友。 7月份離職我就開始在籌備創業;也特意坐火車去台北、桃園上課。 這一個月我覺得本身成長不少或者自己領域去開發;但阻力與壓力遠比自己想像的
Thumbnail
雖然以前才做了短暫3個月的保全,但還是認為有一些觀念是我們需要知道並體諒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可以的話,比法人先一步買進,就可以坐等順風抬轎,勝率也會跟著提高。換言之,要想提升報酬率,就要思考購入勝率高的投資標的,認為法人遲早會買,只是現在還沒有買而已。例如該檔投資標的已橫盤整理一段時間,只要突破的話,就可以預期到會有一波上漲行情產生。關注有這些盤勢的投資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的作法就是一種折衷說,不能說是最好,但也不會過於偏頗。要知道,股市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原本以為不可能再往上漲的個股,卻頻頻創高,可以漲到超過一倍;相對的,以為已經跌到底部了,卻還可以繼續破底,往更低點探去。因此,唯一不變的就是要有耐心,等待入場及出場機會,不隨著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數據公布一直以來都是個好交易點,各流派也不盡相同,目前聽到的CPI、聯準會演說、非農等,都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是要這樣打贏高頻,實際上也是不可能,只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下手,例如開獎前先下好離手。     其中一種作法也是在券商的課程中學習到,在開盤前先購買指數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最近有幾個策略聽到以後覺得很不錯,而且不用過多的心思,可以得到不錯的利潤,風險管控也有限度,先記錄下來,資金變多以後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1.      日盤台指期在20日均線之上,開盤做多,停損100點,避開跳空開高百點之上,跳空開低亦同。收盤出
Thumbnail
以下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寫來好玩的。隨便算算不要太認真......要是可以預測市場我早就不用當社畜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小的時候就經常在納悶著為何要有家庭聯絡簿這玩意兒? 當然會想寫此篇主要是最近對聯絡簿的存在突然有了新的見解,換作是以前從未想過那本子意義呢!
失敗又何妨 自從上次市集的經驗,我才知道一個小小攤位要準備的東西遠比想像的多。 這樣的失敗經驗也算是值得,那次市集在台上唱歌也結交一位喜歡喝咖啡的朋友。 7月份離職我就開始在籌備創業;也特意坐火車去台北、桃園上課。 這一個月我覺得本身成長不少或者自己領域去開發;但阻力與壓力遠比自己想像的
Thumbnail
雖然以前才做了短暫3個月的保全,但還是認為有一些觀念是我們需要知道並體諒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可以的話,比法人先一步買進,就可以坐等順風抬轎,勝率也會跟著提高。換言之,要想提升報酬率,就要思考購入勝率高的投資標的,認為法人遲早會買,只是現在還沒有買而已。例如該檔投資標的已橫盤整理一段時間,只要突破的話,就可以預期到會有一波上漲行情產生。關注有這些盤勢的投資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的作法就是一種折衷說,不能說是最好,但也不會過於偏頗。要知道,股市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原本以為不可能再往上漲的個股,卻頻頻創高,可以漲到超過一倍;相對的,以為已經跌到底部了,卻還可以繼續破底,往更低點探去。因此,唯一不變的就是要有耐心,等待入場及出場機會,不隨著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數據公布一直以來都是個好交易點,各流派也不盡相同,目前聽到的CPI、聯準會演說、非農等,都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是要這樣打贏高頻,實際上也是不可能,只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下手,例如開獎前先下好離手。     其中一種作法也是在券商的課程中學習到,在開盤前先購買指數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4)】     最近有幾個策略聽到以後覺得很不錯,而且不用過多的心思,可以得到不錯的利潤,風險管控也有限度,先記錄下來,資金變多以後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   1.      日盤台指期在20日均線之上,開盤做多,停損100點,避開跳空開高百點之上,跳空開低亦同。收盤出
Thumbnail
以下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寫來好玩的。隨便算算不要太認真......要是可以預測市場我早就不用當社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