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以台灣二十年來、各聯盟的數據為基礎,透過圖表呈現幾種三分球的相關數據,勾勒台灣三分射手的面貌。文章分成上下篇,上篇先從三分出手數和命中數著手,概覽台灣籃球整體三分球的分布。下篇則選出幾種三分球指標,排出各指標中表現優異者,最後綜合四類指標,選出台灣籃球史上最佳三分射手。
在開始之前,有兩點注意事項:
首先是資料來源的部分。數據來源為各聯盟官網,範圍為SBL第一季至第二十季、PLG第一季至第三季、T1第一季至第二季的例行賽數據。因此,這篇文章呈現的數據,並不包含至CBA或其他非台灣聯賽的台灣選手資料。例如,本文只會分析林志傑SBL、PLG時期的數據,不包含CBA、ABL。
其次,本文只單論「本土」球員。所謂本土球員,意指在該聯盟中,未受登錄、上場限制之球員。換言之,洋將、華裔、第三類、外籍生球員皆不在此次分析的範圍。有個小細節是,有些球員的身分會前後不同,例如簡浩。分析時,我只會納入簡浩身分為「本土」時的數據,其他相同案例也會按此原則處理。
一開始,我們先來看看所有球員的三分出手與三分命中分布狀況。
第一張是單一球員在各聯盟、各賽季的三分出手與三分命中散布圖。點代表某聯盟/某賽季/某球員(例如,PLG/第一季/林志傑)的三分出手數與三分命中數的分布位置,顏色代表該季所屬聯盟,深淺為該季上場時間。
第二張圖則是不區分聯盟和賽季,以球員生涯三分出手與三分命中繪製的散布圖。
這張圖與常識相同,出手數越多,命中數越多。可以看到第二張圖的最右側有個點特別顯眼,三分出手和命中的數量都非常高。大家可以猜猜看,這位選手是誰呢?
最後一張分布圖中,我先挑選出賽季平均三分出手大於平均的球員,以賽季平均三分出手為x軸,賽季平均三分命中率為y軸,繪製各球員的分布圖。圖中線條代表篩選出來的球員(非所有球員!)之賽季平均三分出手、賽季平均三分命中率。右上角代表數量和品質兼具(高出手、高命中率),右下角則代表高出手,但命中率較低。
高出手、高命中的球員群中,有謝亞軒、呂政儒等人,「海龍王」胡瓏貿也表現不錯。白曜誠、吳永盛、陳又瑋等後衛的命中率還要再多加油。至於賽季平均出手數最高的林志傑、盧峻翔和阿巴西的命中率則和平均差不多。從這張圖表來看,沒有明顯濫投三分的球員。
接著,我們來看看各聯盟各賽季的三分球出手和命中變化。淺色長條代表出手數,深色長條代表命中數,折線和相應的數字代表命中率。圖表按照SBL、PLG、T1排序。
SBL由於歷史較悠久,比較能從時間的尺度比較三分球的變化。第二季至第七季是SBL二十季以來投最多三分球的賽季,巔峰在第五季,或許SBL領先NBA十年迎來三分時代的玩笑是有所依據的!
整體上來說,第一波三分出手數下降是從第七、第八季開始,這兩季是球員出走CBA的時期,兩者的關聯還有待驗證。第二波減少則從第十七季開始。我估計是因為達欣回歸甲組、富邦出走ABL導致賽程縮水所致,這兩個賽季的三分球數量降低或許也是這個原因。有趣的是,雖然趨勢是下降,但第18季的出手數卻高的突兀。那年是PLG創建第一年,該季大部分台灣籃球的中堅球員還是待在SBL,或許他們是意識到了什麼,才增加三分球出手(不會三分就等死!)。之後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判斷兩者的關聯。
至於命中率,這20個賽季以來落在三成上下,幅度約5個百分點。過去有種主張,認為以前的球員三分比較準,我認為從圖表來看,這種說法有些棘手。雖然第十九季之後的SBL由於優秀球員出走,命中率下降幅度較大,但後兩張圖之中PLG和T1的命中率,還是有維持在三成左右。
爭議處在於,我們怎麼判定5個百分點是大還是小?假設這幅度並不大,但過去三分球投得比較多,命中率卻比較高,是否還是能印證「過去球員比較準」的主張?另外,如何將洋將規定、時間、犯規樣貌等賽制改變納入判斷,也是個重要的課題。我們先將這些問題放在心中,等待未來找到理論和方法再來處理吧!
下一篇文章將進一步分析種三分球指標中,表現優異(或差強人意)的球員,並評選台灣籃球2003年至今的最佳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