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哈薩克|阿斯塔納(Astana)城市漫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位於努爾阿萊姆未來博物館的阿斯塔納城市模型,地標建築聚集在千禧軸線上。

位於努爾阿萊姆未來博物館的阿斯塔納城市模型,地標建築聚集在千禧軸線上。

「阿斯塔納」在哈薩克語中代表「首都」,在這座城市漫步,抬頭所見是龐大的建築群、是獨樹一格的地標;置身千禧軸線中,仿佛觀賞一場精心設計的願景和建設展覽;離開軸線,像是逛完精華,觸目所及剩下不計其數的吊車,在城市中揚起發展的粉塵;來到城市邊緣,色彩飽和的新社區,像是現代化與自然環境間的壁壘,一旦踏出邊界,又重歸廣袤荒蕪的地景。


成為「阿斯塔納」之前


沒有悠久歷史的首都,在成為「阿斯塔納」之前,是蘇聯時代的「切利諾格勒」,代表墾荒運動時期、湧入大量俄羅斯人口的「處女地」;哈薩克獨立以後,這座北方的孤獨城鎮,被命名為「阿克莫拉」,在哈薩克語中代表「白色陵墓」。


時任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認為首都「阿拉木圖」的土地飽和、位於地震帶、緊鄰吉爾吉斯邊境,且北方哈薩克族的人口比例低,未來可能逐漸俄羅斯化,為此提出飽受爭議的遷都提案。

最終「白色陵墓」變成「首都」,短短20年內,藉由天然資源帶來的收益,一座座地標建築拔地而起,逐漸成為我所漫步的「阿斯塔納」。


納扎爾巴耶夫辭去總統職後,接班人卡瑟姆若馬爾特.托卡耶夫為了致敬,將首都改名為「努爾蘇丹」,數年後,又簽署憲法修正案,恢復舊稱「阿斯塔納」。


哈薩克首都大事記|阿拉木圖→阿克莫拉/阿斯塔納/努爾蘇丹/阿斯塔納


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共和國獨立,定都於東南部的「阿拉木圖」(Almaty)。

1994年07月06日,議會通過決議,準備遷都至「阿克莫拉」(Akmola)。

1997年12月10日,正式遷都,並將首都改名為「阿斯塔納」(Astana)。

2019年03月20日,為致敬前總統,首都改名為「努爾蘇丹」(Nur Sultan)。

2022年09月17日,首都恢復舊稱「阿斯塔納」。

avatar-img
12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da 的其他內容
湖中石(Zhumbaktas)是布拉拜國立公園的地標之一。傳說中,國王告知族中戰士,只要將箭射上湖邊的石山,就能迎娶公主。然而,沒有任何戰士能將箭射到高達300多公尺的石山上,於是公主傷心地從石山上一躍而下。不久後落水處出現一顆巨石,也就是現在的湖中石。
相傳位於阿克莫拉州(Aqmola Oblysy)布拉拜自然公園(Burabay National Park)的林間空地曾是阿布賚汗當年稱汗之處,因此於1991年設碑,紀念這位哈薩克汗國傑出的政治、軍事家。
以攝影和文字紀錄匈奴民族村的迎賓儀式、氈房建築和馬術表演。
參觀波台民族博物館的攝影與導覽筆記,該博物館位於阿克莫拉州(Aqmola Oblysy)的布拉拜自然公園(Burabay National Park),根據考古遺址建造,再現新石器波台(Botai)文化的生活場景。
湖中石(Zhumbaktas)是布拉拜國立公園的地標之一。傳說中,國王告知族中戰士,只要將箭射上湖邊的石山,就能迎娶公主。然而,沒有任何戰士能將箭射到高達300多公尺的石山上,於是公主傷心地從石山上一躍而下。不久後落水處出現一顆巨石,也就是現在的湖中石。
相傳位於阿克莫拉州(Aqmola Oblysy)布拉拜自然公園(Burabay National Park)的林間空地曾是阿布賚汗當年稱汗之處,因此於1991年設碑,紀念這位哈薩克汗國傑出的政治、軍事家。
以攝影和文字紀錄匈奴民族村的迎賓儀式、氈房建築和馬術表演。
參觀波台民族博物館的攝影與導覽筆記,該博物館位於阿克莫拉州(Aqmola Oblysy)的布拉拜自然公園(Burabay National Park),根據考古遺址建造,再現新石器波台(Botai)文化的生活場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馬斯喀特(Muscat)位在阿曼東北部,是阿曼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馬斯喀特是印度洋通住波斯灣貿易的門户,一直以來也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港口。 今天就沿著馬特拉濱海大道(Muttrah Corniche)找尋馬斯喀特的過往與現在
Thumbnail
令人印象深刻建於公元3世紀末的羅馬古城牆,及美麗的主教堂。
Thumbnail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規模適中、充滿活力、節奏輕快的城市,初次造訪時從晨光開始,體驗到了城市的獨特魅力。鬱金香、運河、腳踏車等元素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印象,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日遊,分享了自由、浪漫的街道風情。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說不定一生只會去一次,只能說出拍攝地點也太無趣了吧。」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八月的哈薩克」系列。沒有事先規劃、像大雜燴一樣的 22 篇文章,匯聚成我對哈薩克的印象,故事就說到這裡,感謝閱讀本系列的大家!
Thumbnail
在阿斯塔納歌劇院前,遇見演奏不知名樂器的雕像,幾經查詢,認識了哈薩克的傳統樂器庫布孜(Kobyz)。
Thumbnail
過門不入努爾阿斯塔納清真寺(Nur-Astana Mosque),僅在廣場漫步、盪鞦韆的傍晚。
Thumbnail
看似離得很近,不過是規模宏大帶來的錯覺。可容納 235,000 人的清真寺,狠狠給了我們這群對阿斯塔納一無所知的外來者一個下馬威。 祈禱區「幅員遼闊」、穹頂與從天而降的光,營造出前所未有的震撼、神聖、寧靜。在色調、紋飾的精心安排下,透出一股無以名狀的史詩感,讓人由衷佩服伊斯蘭教的建築美學。
Thumbnail
又到了面對「午餐要吃什麼」的時刻,當被肉塞滿的腸胃開始水土不服,我們決定直接到阿斯塔納中央公園裡買點輕食。
Thumbnail
馬斯喀特(Muscat)位在阿曼東北部,是阿曼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馬斯喀特是印度洋通住波斯灣貿易的門户,一直以來也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港口。 今天就沿著馬特拉濱海大道(Muttrah Corniche)找尋馬斯喀特的過往與現在
Thumbnail
令人印象深刻建於公元3世紀末的羅馬古城牆,及美麗的主教堂。
Thumbnail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規模適中、充滿活力、節奏輕快的城市,初次造訪時從晨光開始,體驗到了城市的獨特魅力。鬱金香、運河、腳踏車等元素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印象,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日遊,分享了自由、浪漫的街道風情。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說不定一生只會去一次,只能說出拍攝地點也太無趣了吧。」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八月的哈薩克」系列。沒有事先規劃、像大雜燴一樣的 22 篇文章,匯聚成我對哈薩克的印象,故事就說到這裡,感謝閱讀本系列的大家!
Thumbnail
在阿斯塔納歌劇院前,遇見演奏不知名樂器的雕像,幾經查詢,認識了哈薩克的傳統樂器庫布孜(Kobyz)。
Thumbnail
過門不入努爾阿斯塔納清真寺(Nur-Astana Mosque),僅在廣場漫步、盪鞦韆的傍晚。
Thumbnail
看似離得很近,不過是規模宏大帶來的錯覺。可容納 235,000 人的清真寺,狠狠給了我們這群對阿斯塔納一無所知的外來者一個下馬威。 祈禱區「幅員遼闊」、穹頂與從天而降的光,營造出前所未有的震撼、神聖、寧靜。在色調、紋飾的精心安排下,透出一股無以名狀的史詩感,讓人由衷佩服伊斯蘭教的建築美學。
Thumbnail
又到了面對「午餐要吃什麼」的時刻,當被肉塞滿的腸胃開始水土不服,我們決定直接到阿斯塔納中央公園裡買點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