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針對第一個問題,根據網路上搜尋資料,在投資獵手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分析,依據台灣主計處薪資統計數據推估平均到了五十歲,存到四百四十一萬是中位數水準。但是因為每個行業別薪資水準不同,每個人的消費狀況也不同,所以我運用他的計算邏輯,去重新計算自從我二十六歲工作以來的收入,扣掉所得稅,再用631法則將其中三成當作儲蓄標準,這樣計算出來約1150萬左右,目前我的金融資產數字約是這個標準的1.8倍以上,當然我的資產數字有包含投資理財所得,但是老實說,工作的前十八年,我的投資理財成效幾乎為零,最近這三年才開始認真研究並且小規模投資。基本上,在存錢方面來說,我應該是遠高過及格標準,可能跟我是客家人血統有關,存款的比例明顯高於三成。
針對第二個問題,首先要預估退休後的每月開支,因為目前兒子仍然在就學,而且讀的是私立國中,所以預期從現在到兒子大學畢業之前,每年都需要負擔兒子的教育費及生活費,所以目前規劃當兒子大學畢業後後再退休,那時候我們夫婦的生活費相對穩定及單純,時間上預計還有七年左右。至於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因為我們有一間公寓,貸款也幾乎繳完了,所以未來也不需負擔房租,經過過去幾年的消費統計,每個月10萬元是我覺得退休後生活可以過的比較舒適的金額,甚至還可以安排每年一次的旅遊活動。每個月10萬元一年就是120萬元,再運用4%法則,可以得到一個目標存款3000萬(120/4%=3000),這個數字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有存到3000萬,再投資到適當的工具,則可以每年提出120萬,卻不會扣到本金,聽起來是不是很完美。雖然我之前所存的錢比較多,但是還沒有達到3000萬,所以目前的課題是如何在未來的七年期間將我的金融資產總數累積到這個目標,才能享受比較寬裕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