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練習】調整生活的比重,讓關係有點喘氣的空間

huee-avatar-img
發佈於內在覺察、自我學習成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習慣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把心力投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上。看似簡單的生活方式,對許多人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這樣的習慣讓自己在投入關係時,經常無意識的把所有的時間及精力投注在對方身上。經常讓彼此在關係裡喘不過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你的生活一樣那麼的簡單。

總覺得對方永遠達不到自己的期待,總覺得自己處在失衡的關係裡,認為對方投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不夠,卻從未發現這是自己造就的結果。

對方口中的「你的世界太小」,是因為除了關係,生活中仍有很多事必須要去顧及。你把它解讀成別人眼中的你只有愛情。

某個程度來說,的確是如此。因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所以就算對方說了你也無法理解,唯有自己參透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明白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曾經把這句話視為對自己的否定,認為自己是一個幼稚、戀愛腦的人。不懂的是這樣的生活對很多人而言是多麼的幸運及求之不得。對你而言的日常對他人是種無常。

其實你一直擁有著別人稱羨的生活方式。能隨心所欲做自己真心想做,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你看見的只有自己對關係狹隘的定義。

慶幸的是終於明白了,也懂得對方口中的「你的世界太小」真正的意思。慢慢的調整自己生活的比重,把心力分散在不同的情感關係及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這樣的穫得不只讓自己在關係裡鬆綁,也慢慢朝著人生其他的目標前進。不再在關係裡患得患失,更貼近現實的生活,不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更能同理對方。

過去對關係錯誤的認知以及對自我的不了解,讓自己走了很多的彎路。

開始懂得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慢慢平衡自己在各種情感關係裡的比重,把一個人的時間用在學習及增進自己上面。真正懂得了愛情只是關係裡的其中一種,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為自己這樣的看見而感到開心,也想對過去那個對關係錯誤認知而不自信的自己說聲辛苦了。

謝謝你不放棄的找尋那個內在的自我,才能慢慢成就為現在的我。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事值得我們去追尋及探索。不論前方的路有多艱難,相信你有足夠的勇氣不斷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府辛聊瘉室
151會員
337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府辛聊瘉室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Thumbnail
2025/02/24
擊垮一個人的不是擁有的物質的匱乏、財富的多寡,而是內心的脆弱、匱乏感。 當面對疾病時,內心會湧起那股渴望陪伴及關心的需求,尤其顯著。這時候是面對一個人生活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從小建構的信念。讓我們害怕一個人面對困難。 一個人最終會無所依、生病了沒人照顧很可憐。但是生病的前題,不該是先
Thumbnail
2025/02/19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Thumbnail
2025/02/19
一個人只要衣食無憂,其他的痛苦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好像只要生活的悲慘程度未達到家破人亡或窮困潦倒,就沒有資格感到不快樂。這是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最常浮現的疑問。 在幼年時期,任何情緒上的不滿都會被貼上「不懂事」、「不體諒父母」或「自我中心」的標籤;成年後,則變成「想太多」、「不知足」、「生活沒有目
Thumbnail
2025/02/18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
Thumbnail
2025/02/18
文章的產出,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無論是影音平台、社交媒體、書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人際互動,都能帶給我們啟發。 關鍵在於是否開啟我們的感知系統。又或者抱著事不關己、單純的活著,對生活週遭的一切從不關心。 「社交冷漠」是現代社會普遍的現象。拒絕「無效社交」更是許多人推崇的新觀點。 沒有好壞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