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之子〉原唱及梶裕貴翻唱版異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艾倫的聲優梶裕貴在今天(3/30)上傳了他親自翻唱的Final Season片尾曲〈惡魔之子〉,我想這是喜歡艾倫的人絕對不能錯過的一首歌,聽完之後我不得不寫一些心得,否則今天根本無法好好睡覺。

整體來說,原唱樋口愛唱得比較撕心裂肺,滿腔的憤怒,還有一種自暴自棄的絕望,好像正在大屠殺的艾倫,這讓當年的我聽完後痛苦到在心中默默尖叫。而梶的版本則是把艾倫深藏不露的溫柔和痛苦表現了出來,那是獨自反芻了好幾年自己的宿命的艾倫才能展現出來的龐大卻淡然的絕望。

兩人在情感詮釋上第一個顯著的差異出現在「如果像鳥一樣有翅膀,我就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但如果沒有可以回去的歸處,我一定哪裡都無法到達,只會感到生不如死。」這段歌詞在樋口是充滿希望的語氣,重點偏向於嚮往鳥的自由,但梶卻把重心擺在「如果沒有可以回去的歸處……只會感到生不如死」,我聽到這邊已經快窒息了,對艾倫來說,一心嚮往的自由也比不過一個「歸處」,那個歸處曾經是和爸媽和米卡莎在一起的家,後來是阿爾敏和米卡莎,再後來是104期的夥伴。如果是為了他的家人朋友,要他為奴他也甘願,多麼精準的角色解析!

至於副歌雙方的呈現也很不一樣,樋口在唱到「無論犧牲什麼……」為止,感情都是慷慨激昂的,到副歌最後一句「我都要保護你」才轉變為溫柔。而梶的「世界如此殘酷,但我愛你,無論犧牲什麼都要保護你。」卻是如此地溫柔,真的像是艾倫本人在說話一樣。

另外梶在整首歌裡各種負面的情緒都十分壓抑,卻在唱到「(為何要憎恨陌生國度的人)理由根本無法說明」的時候流露出一點咬牙切齒……在那個瞬間艾倫本人好像真的存在。

最後還想談「就算做錯了也不要懷疑自己,所謂的正確就是相信自己的決定。」這句歌詞——儘管原唱我非常喜歡,但是樋口對這句話的詮釋我一直沒有辦法很深的共鳴,什麼叫做「正確就是相信自己的決定」?她唱得輕描淡寫,好像只是艾倫用來說服自己實施屠殺的一句話,但是梶的詮釋讓我又崩潰了(我怎麼說了又)。

他唱這句歌詞的時候帶有那麼一點為自己辯解的語氣。原來,原來這裡艾倫是在為自己辯解嗎?(「雖然大家都覺得我做錯了,但我是為了保護我的家,我相信我是對的……所以我要繼續做下去。」這種感覺。)他也知道自己唯一的目標與正當性就是保護家人,不管怎麼說,眼睜睜讓米卡莎和阿爾敏和他認識的所有人全都死光絕對不可能是正確的,所以他必須相信自己殺掉幾億人是正確的——但是到了結尾「我發現惡魔的孩子住在我心中,正義背後,犧牲之中,我心中是惡魔的孩子。」卻是認罪的口吻。

這邊讓我很驚訝,因為非常還原艾倫的心境,卻是我沒想過的解讀:儘管艾倫在心中無數次為自己辯解,把屠殺包裝成了正義,包裝成了犧牲,但是他也承認,他屠殺,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他內心真的想要一個清靜的、沒有敵人的世界。先打個預防針,樋口的解釋一樣絕望到讓我很崩潰,解釋沒有分好壞,只是我覺得樋口沒有想到這層意涵,在聽原唱的時候我對這句話的解讀是艾倫放棄了為自己辯白:「反正就跟你們說的一樣,因為我生來就是惡魔之子,所以才大開殺戒」,沒想到梶解釋成「認罪」,聲優對角色獨到的剖析真的很厲害……

因為梶裕貴的關係我今天又重聽了惡魔之子快20次,真是非常好聽的歌,謝謝梶裕貴對這首歌的重新詮釋。但我感覺他太投入艾倫這個角色,有點走不出來的感覺,希望他能好好的。

1會員
6內容數
南部來的孩子/業餘香水愛好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進擊的巨人從 12 年前開始連載,劇情強大的壓迫感吸引大量讀者,隨著後期故事發展,正邪立場的急轉直下。起初誰也想不到這種吃人的恐怖漫畫,竟然最後走向探討戰爭、民族、政治與自由哲學的恢宏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