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受害者,也成為結構性的加害者

片名《石門》,除了代表故事發生地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之外,導演給的另一個解釋為中醫的「石門穴」,其位置大約於肚臍中下兩寸,是個與女性生殖息息相關的穴道,暗指電影中將女性子宮商品化的賣卵、代孕等隱藏於中國社會底層的問題。而「石」如同沉重難以擺脫的命運;「門」又像父權社會下將女性框架住的各種束縛。導演在電影中,多次將女主角林森放置於門框、窗框、鏡子之內,像被封印和禁錮一樣,在畫面裡並不特別醒目卻真實存在;鏡頭又如窺伺或紀錄般拉開距離,弱化了拍攝者的主觀意識,帶給觀者一種旁觀視角的客觀感。也就是因為這種客觀,使故事更顯真實,觀者得以感林森之感。

 

英文片名《Stonewalling》,字面上的意思是一堵石頭做的牆,於英文中延伸的意思則是——想盡一切辦法不讓那些使自己難堪或不利的消息傳播出去。這或許呼應了電影裡關於賣卵、代孕等一系列地下產業鏈的秘辛,又或是林森不斷重複的那句話:「我不想讓旁邊的人知道我有生這個孩子。」原本不太能理解電影名稱「石門」二字,看過電影後,深感沒有比這兩個字更貼切的片名了。

 

從電影第一幕那扇被風吹而關上的電話亭門,再到林森赴約非法的賣卵仲介,推開那扇隱藏在牆面中的「石門」。那道關上的「禁錮」,就像是關上了女性權力向上走的機會,也關上了女性探索自我、意識覺醒的可能性。

 

父權社會、功名至上的軟性脅迫

電影中的林森,在得知母親因醫療疏失欠債後,主動提出以孩子抵債的想法,這樣的「主動」看似是林森的心甘情願,實際上從許多片段中都能發現,林森是個缺乏自我價值認知的女孩,又或是說,她所做的決定是在許多潛移默化的「軟性脅迫」下不得已而為之。

 

先來聊聊林森的自我價值認知缺乏。林森的性格軟弱卑微,從開場被男友帶去參加英語培訓班的聚會就能發現,她的反應總是帶著尷尬和歉意;和商場經理交涉後續的工作機會,也帶著乞求與不好意思的語氣;陪男友到合作公司見老闆並安排工作,她說:「怕把他的臉也丟了。」

 

林森的情緒鮮少外露,她在得知意外懷孕之初,沒有表現出對男友選擇置之不顧的怨恨,似乎也看不出太多慌張和恐懼,更多的是一種空洞和迷茫。後來到醫院產檢看到寶寶超音波的狀態,眼神沒有波動,更凸顯那種無關緊要的茫然,像是理所當然地接受自己的子宮變成一種「容器」,只為孕育出孩子這項「商品」,讓她能解決現實生活所面臨的窘境。許多跡象都一再顯示,林森缺乏主體性認知,連她母親都對她突然冒出「以孩子抵債」的想法感到驚訝。

 

而我們所處的社會,為女性設下的種種「桎梏」或許來自家人,也可能來自同儕、來自工作環境,根本無從辨別。電影沒有特別著墨父權社會下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僅聚焦在林森這個女孩子身上,但許多橋段還是能感受到女性在社會上所接收到的「男凝」。比如林森陪男友見的公司老闆,不斷向林森說明要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推銷商品,那句「重要的是推銷妳自己」,無疑就是要林森出賣色相,將林森商品化。

 

對林森的男友來說,她也像是一個協助自己往上爬的工具。他幫林森報名英語培訓班,督促林森參加空服員面試,好聽是替兩人打造美好未來,說白了就是把林森當成可投資的股票。他不在乎林森願不願意,不在乎林森遇到的困境,意外懷孕要林森墮胎,給出一句「時機點不對」,看似是個為她好、深思熟慮的答覆,實際上只是礙了他的道的虛偽藉口。透過這位男友,呈現出現代社會的菁英主義與功名至上,而林森所承受的,其實是一層又一層的軟性脅迫。

 

受害者,也成為結構性的加害者

在電影中,女性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諷刺的是,女性加害者往往是產業鏈中的一環,而受害者並未意識到自己被迫害,進而又成為另一層剝削的加害者,如此反覆循環。

 

像是介紹林森和賣卵仲介接洽的是女性,仲介公司裡幫女孩與客戶媒合的也是女性。她們為人和善,輕易就取得了林森的信任,且她們確實幫助林森解決生活上的困境,讓她在懷孕時還能在仲介公司打工,也是她們才幫林森發現了懷孕的事實。如此看來,她們似乎是林森的「貴人」,但實際上卻將一個個女孩明碼標價,成為客戶挑選的合適商品。

 

林森作為賣卵、代孕的受剝削者,後來接下仲介公司的工作,協助運營者看管即將面見客戶的女孩,替她們管理三餐和日常所需,並帶她們見客戶,成為結構性加害者的一環,最後又在客戶的詢問下再一次變成「商品」。即使客戶的言談禮貌、舉止得已,甚至帶點謹慎的尊重,但過程中那種打量和評估的眼神,卻讓人感到極度不適。

 

電影沒有將那些賣卵仲介塑造成狡詐陰險的加害者,反而有種女性幫助女性的情誼,這更加凸顯出現實的無奈——社會框架下的自我意識薄弱導致惡性循環,剝削反成了善意。

 

不只是林森,林森的母親、流產的女孩,看似是推動林森受剝削的協助者,可又何嘗沒受過迫害。

現在大家還看書嗎?不是電子書,也不是有聲書,而是觸摸到紙本書那種扎實觸感的閱讀。是枝裕和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說:「書店人員的推薦書會放在這裡的入口(書店),我喜歡這樣的推薦。上網買書就沒有這種感覺。網站總是會給你推一些『猜你喜歡』的書,這讓我覺得很煩。」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實體書店和紙本書有其存在的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