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指數60~8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音樂彈奏:久石讓的歌曲

神隱少女的插曲

----------------

(文長,不喜慎入😂)


我在年輕時20歲的時候,

人在德國音樂院留學,

(但因為那年德國冬天太冷了,零下十幾度,意外地得到顏面神經麻痺)

而只好先辦理休學(一年),先在德國做電療,和吃抗生素治療,寒假的時候回到台灣來,吃中藥繼續治療(把神經的感覺抓回來,調整)

而休學的那段時間,課業被迫轉系(從演奏科系降到教育學系),因為意志很消沉,有段時間思緒都無法開朗,而只好和我爸爸提出,我想在台灣去看精神科和尋求心理師諮詢,(那在西元2002年來說,是很早期的時代)。

也是第一次做憂鬱指數評量表

,然後就是重度憂鬱症。

之後開始有開藥的醫生和我有一位心理師,每個星期一小時做諮詢(因為我深信覺得,透過專業的諮商,可以讓我打結的思考,負面的情緒,或許能夠有所不一樣的生機)

而我就開始踏上一年以上的自我探索歷程。(快轉中>>>>>>)

而後來有一天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憂鬱症,我竟然是雙極性情感患者(所謂的躁鬱症)。

一開始我也覺得很驚訝,因為我的燥期很不明顯,反而都是鬱期的時間比較長。

狂燥期可能兩至三天,藥物控制,就馬上靜下來了,輕燥期可能一個

至兩個星期左右,而鬱期甚至可以長達一年左右以上。而平穩期則是兩年至五年不等。(這是我對自己的觀察。)

每個躁鬱症的人都有不同的表現,和被誘發的原因,或是天氣影響或情緒週期,生活環境 壓力等等都不一樣。

------------------

而一直到現在40多歲,前三年有發病過一次,在那次之後,我開始省思關於躁鬱症到底是什麼病情,然後我發現原來這樣的患者,情緒會比較容易在這兩極間做擺盪,搖擺。

然後我就自己開發出一套思考模式

raw-image

假設這個天平容易擺盪,那我就控制他盡量在平衡時50%,但這是太理想化了,每天都完全平衡的情緒,沒有波動(這常人都很難吧!!!!!)

所以我把它界定在40-60%就是好的平穩期,超過的時候 就是稍微自身要注意一下控制一下,例如不要太燥太High, 或是不要太憂鬱,一直之鑽牛角尖。

然後每天告訴自己維持在這40-60%之間擺盪就行了。就算是有好好照顧到自己的情緒。✅

-------------------

然後底下的心情指數是今年過年後最近,我新增上去的想法。

本來之前我都是處於心情指數大約70分就認定是屬於好的,(因為躁鬱症的特性,這個數字值不會太high也不會太低),然後再給自己一點寬容值範圍,所以就是落在60-80%區間。

於是每天就這樣慢慢掌握自己的心情及情緒,然後就平穩了好幾年了。

我的藥物劑量也都比一般人標準用量還要低(我的開藥醫生告訴我的)。可能是我自身察覺夠敏感,也常常學會自我調整,所以很少讓情緒一直牽著我走。

我的天平也盡量讓他不要晃動厲害,不要心情起伏整個上上下下擺盪很大,所以我開始學習 多多自我照顧和調整舒緩情緒。

太high時,要找些能平靜下來的事情從事,或是選擇一個人安靜獨處下來。

那開始有點憂鬱呢?就找找會讓自己心情稍微變好的事情做,等等。

----------

raw-image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9444

這本書 很推薦!!!!!

當你有點Depression 的時候,裡面有建議好幾種方法,可以讓你試著轉換心情,是一位日本人寫的,他本身也是憂鬱症患者,用自己的體驗寫的一本書。

-----------------

寫給躁鬱症者或是憂鬱症者等等的身心科書籍,最近也才坊間漸漸多了些。

以上那個表格理論是我自己思考出來的。在這邊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們。

-------------

(其實有蠻多朋友,都不知道我是躁鬱症者,當他們知道時,都說完全感覺不出來,因為我平常脾氣都蠻好的,情緒其實也都算穩定冷靜型的)

會發病多半都是壓力累積太多,或是周邊環境有原因誘發,「且平常沒有慢慢一點點地釋放。」

另外對於壓力容易頭痛的人,有一部動漫影集非常推薦是:寶可夢禮賓部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AF%B6%E5%8F%AF%E5%A4%A2_%E7%A6%AE%E8%B3%93%E9%83%A8

raw-image

內容非常地可愛,連小朋友都適合觀賞,這部動漫影集讓我了解到

什麼是一點點的釋放壓力,和對於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是些什麼。(這邊就不暴雷了)。

------------

感謝各位格友的聆聽與閱讀,

Thank you everyon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星空的沙龍
124會員
263內容數
筆者個人生涯開始接觸 {音樂} 這個領域的辛酸奮鬥史,從沒有天生的才能,用200%的努力克服自己人生關卡,和到德國留學七年(2000年-2007年)的奮鬥史,用自己的眼淚如何鋪出屬於自己的一條音樂道路。一部就讀音樂班和音樂系奮鬥黑暗史的真實人生故事,內有20篇文章{一部你沒想過的音樂道路上,筆者如何取得碩士文憑的紀錄}
靜的星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SaqBXgBzQLove Me曲子是選自Yiruma的作品,我彈奏的。 天氣實在是熱到不行,所以最近都會往越南小吃的店跑,--- 這家是阮梅越南料理 特別喜歡涼拌米線,酸甜醬料淋下去,可口開胃 而且每次都覺得 「越南的
Thumbnail
2024/06/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SaqBXgBzQLove Me曲子是選自Yiruma的作品,我彈奏的。 天氣實在是熱到不行,所以最近都會往越南小吃的店跑,--- 這家是阮梅越南料理 特別喜歡涼拌米線,酸甜醬料淋下去,可口開胃 而且每次都覺得 「越南的
Thumbnail
2024/06/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Ea10WrMXk我吹奏的單簧管,配上Jazz CD伴奏 今天做的小菜是 醃小黃瓜 1.兩條小黃瓜切薄片,然後加糖(三大湯匙) 醃漬拌一拌(我是直接用手 抓一抓) ----(然後等待半小時以上,出水)---- 2.
Thumbnail
2024/06/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Ea10WrMXk我吹奏的單簧管,配上Jazz CD伴奏 今天做的小菜是 醃小黃瓜 1.兩條小黃瓜切薄片,然後加糖(三大湯匙) 醃漬拌一拌(我是直接用手 抓一抓) ----(然後等待半小時以上,出水)---- 2.
Thumbnail
2024/06/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7wyGGO6FU我自己吹奏的單簧管,配上樂譜附的CD伴奏音檔,再同時錄音下來的。 (聲音上難免會有點失真...但已經蠻接近 立體聲了) 這一首 叫做嘆息 作曲家用了很多連續的半音上行或下行,好像來表達一種 嘆息的曲風,
Thumbnail
2024/06/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7wyGGO6FU我自己吹奏的單簧管,配上樂譜附的CD伴奏音檔,再同時錄音下來的。 (聲音上難免會有點失真...但已經蠻接近 立體聲了) 這一首 叫做嘆息 作曲家用了很多連續的半音上行或下行,好像來表達一種 嘆息的曲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那就趁著月色未央 試著獨自吟唱 也不需要再躲躲藏藏 所有愛恨惆悵 用文字來埋葬
Thumbnail
那就趁著月色未央 試著獨自吟唱 也不需要再躲躲藏藏 所有愛恨惆悵 用文字來埋葬
Thumbnail
我為你高燒高燒不退 我的心情怎麼說給你知道 我不想錯過的青春進行式 
Thumbnail
我為你高燒高燒不退 我的心情怎麼說給你知道 我不想錯過的青春進行式 
Thumbnail
6首歌或音樂,代表最近的自己。誰要接力下一棒?一起玩!
Thumbnail
6首歌或音樂,代表最近的自己。誰要接力下一棒?一起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