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疊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數位設計的世界裡,細節決定成敗,而「疊印」與「去底色」就是這個世界裡的兩個重要概念。 對每位設計師來說,理解並正確應用這兩個概念,是將設計作品從好到優的關鍵一步。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兩個概念,以及它們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與挑戰。


解密疊印

在設計完稿文件時,「疊印」這個概念至關重要。它涉及了軟體設定以及在RIP處理時的自動黑色疊印等技術問題。簡而言之,疊印是一種印版設置,它允許不同顏色的油墨在紙張上重疊印刷,創造出豐富的顏色效果。 這種效果與「混合模式:色彩增值」相似,但在執行時需要更多的技術考量。


若要在設計軟體中設定疊印,如Illustrator,可以透過「屬性」面板操作,但必須執行「檢視/疊印預覽」指令,才能在畫面上看到預期的效果。 這步驟看似簡單,但其實是藝術與科技完美融合的體現。

如何在llustrator 替物件設定疊印:

STEP1. 選取物件。

STEP2. 在[屬性了面板勾選[疊印填色]就可以了。

raw-image


與疊印相對的是「去底色」──也就是不疊印的印刷效果。 大多數情況下,去底色是預設設置,因此較少出現問題。然而,一旦為物件設定疊印,「屬性」面板中的疊印選項會自動勾選,之後所有操作都會以此為預設值,直到明確選擇去底色的物件。建議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隨時留意屬性面板的設置,以防不慎改變了預期的列印效果。儘管疊印與「色彩增值」在視覺效果上相似,但兩者並不總是可以互換使用。當設計中使用了相同版面的油墨設定顏色時,必須特別注意。因為「色彩增值」是透過顏色值相加來合成的,背面的物件顏色總是會透出來;而疊印則是使用前面物件的「色彩值」,如果前面物件的色彩值低於背面物件,則無法 獲得與「色彩增值」相同的效果。

raw-image


如何解決印刷中的難題?

疊印的一個顯著優點是,它可以有效解決套印不准造成的問題。尤其是在設定了深色油墨及不透明油墨的物件為疊印時,即便套印不準,也不會露出紙張的白色。這種處理在設計中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K:100%]物件的「黑色疊印」處理。那麼今天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我們期待AI能在處理疊印與去底色的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AI可以幫助自動識別需要疊印或去底色的元素,並聰明地應用最合適的設置,以避免人為錯誤。未來的設計軟體可能會整合更高級的AI功能,能夠在設計階段預測可能的印刷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使設計師能夠更專注於創意表達,而非糾結於技術細節。


此外,AI技術的進步也意味著在設計到印刷的整個流程中,自動化的程度將大大提高。 例如,AI可以在設計階段自動識別並提示哪些元素設定為疊印可能導致印刷時的色彩問題,或者哪些去底色設定可能不會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還能提升最終產品的品質。設計與科技的和諧共處,在探討了疊印與去底色的技術層面後,我們不得不思考,科技在設計中的作用是什麼?「技術」無論多麼高級,其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設計,幫助設計師實現他們的創意願景。而設計師的任務,則是在掌握這些技術的同時,不失去創作的初心和熱情,不被技術所束縛,而是將其作為實現創意目標的工具。

raw-image


科技的邊界在哪裡?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不禁要問,科技的邊界在哪裡?未來,設計師的角色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些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技術將持續發展,設計的可能性將繼續擴大。作為設計師,保持對新技術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將是適應未來變化的關鍵。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疊印」與「去底色」只是眾多設計概念中的兩個,但它們的探討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設計與科技的互動。讓我們期待在AI技術的助力下,設計師能夠跨越現有的限制,創造出更多觸動人心的作品。


10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捷可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礎到進階的去背技巧指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抽獎】陪您一起寵愛媽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影像置入處理解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掌握連結與嵌入影像的藝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清晰度的守門員:Pi7 DPI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