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聊李氏王朝】星國人均GDP 8.3萬美元,亞洲居冠,51歲新總理黃循財要如何突破「李顯龍天花板」?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全球關注下,72歲 新加坡 總理 李顯龍 5月15日光榮卸任,交棒給51歲新總理 黃循財。在位20年的李顯龍,帶領新加坡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達12兆新台幣,星國人均GDP約8.3萬美元,狠甩台韓日,亞洲居冠。各界好奇的是,主政60年的新加坡「李氏王朝」,從此走入歷史了嗎?黃循財要如何突破「李顯龍天花板」,帶領星國再攀巔峰?

你知道嗎?新加坡的獨立不是爭取的,而是被趕出來的?原本屬於 馬來西亞 一部份的新加坡,1965年被國會全票通過驅逐而「被逼」獨立,那時的 李光耀,原本只是一州之長,未料一夕之間,變成一國總理。李光耀帶領新加坡從貧窮慢慢走向穩健,被譽為新加坡「國父」、「強人」。

從李顯龍家族圖,可以知道,李顯龍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與妻子 柯玉芝 的長子,有一個弟弟 李顯揚、妹妹 李瑋玲。李顯龍從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畢業後,選擇回到新加坡從政,是 人民行動黨 的第三代領導人。

身為長子,李顯龍從小被當成 接班人 培養,親眼看著父親李光耀一步一步把新加坡打造成法治國家、廉潔政府。相較父親是開國功臣、新加坡強人,李顯龍比較像是延續父親李光耀、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施政方針,再逐步將一己理念發揚光大,讓蕞爾小島新加坡這個地圖上的「小紅點」,躋身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儘管李顯龍經常被外界拿來與父親相提並論,一生難逃父親的光環和陰影,但李顯龍出身李氏王朝,長年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自有一套治國方略。

攤開李顯龍20年執政成績單,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新加坡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2.3倍,從2,283億新元(約5.4兆新台幣),增加到5,253億新元(約12.54兆新台幣),居民月收入中位數從2,326新元(約5.5萬元台幣)增加為5197新元(約12.4萬台幣),薪資翻了兩倍。

在李顯龍帶領下,新加坡政府挺過了2008年 金融海嘯 以及2019年 新冠疫情 兩次大考驗,身為領導人,李顯龍深信治國「不能平庸」的道理,他積極推動經濟改革、發展金融科技、引進大量外國人才,新加坡的資產管理規模20年間增加近8倍,取代 香港 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外交上,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是美國。李顯龍深知在美中兩大強權間維持平衡的重要,即使李氏父子與台灣領導人關係良好,但對外官方口徑始終秉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兩岸改變現狀。

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這樣形容星國「李氏王朝」,他說:「李光耀總理讓世界認識新加坡、吳作棟總理讓新加坡走向全世界、李顯龍總理讓全世界走進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第四代總統黃循財走馬上任,是否意味著主政60年的李氏王朝,就此畫上句點?

幾年前,星國第一家庭成員不睦,鬧得沸沸揚揚,李顯龍弟弟李顯揚、妹妹李瑋玲公開批評,指控哥哥李顯龍一心培植兒子 李鴻毅,想延續「李家天下」,李顯揚也公開說「李家不需要再多一個總理」,2017年李鴻毅也在臉書上說沒興趣從政,因此各界研判,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李家總理面孔。但,世事難料,難保黃循財也像前總理吳作棟一樣,只是個「過渡」總理?

不管是「萬中選一」接班人還是過渡總理,黃循財到底要如何突破「李顯龍天花板」,帶領人民行動黨打贏選戰、帶領新加坡再創「彈丸之島」奇蹟?各界都在看。

製圖資料來源 : 李顯龍/黃循財臉書、美聯社、達志影像、海峽時報、路透社、獅城新聞、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搜狐、亞洲週刊、自由時報、哈佛大學經濟系官網、Honour Singapore、peekme 、WBF

✅訂閱 「晉聊些五四三」YT頻道

👍按讚「晉聊些五四三」FB

👀追蹤「晉聊些五四三」IG

🎧收聽「晉聊些五四三」Podcas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進一步聊停損策略這篇文章記錄了在停損策略方面的新思考,從固定停損轉為移動停損,並介紹不同情況下的設定條件。為了提高存活率,建議可以根據回測形貌找到適合自己的停損點設置條件。該文章還分享了移動停止的及區間盤整的各種停損法,目的是最大化保留獲利和波動餘裕。
Thumbnail
avatar
淡藍羽翼的投資書庫
2024-01-20
「日常」近況閒聊|最近看的書|最近錯過的演唱會近況閒聊 – 關於寫作 每個星期我都會想到不同的題目作為寫一篇文章的標題。新想法通常是午晚凌晨天未光時突然醒來時光臨。在我闔上眼,希望可以再睡着,放鬆心情和理清自己的想法時,會想到新的文章題目。就在此時先用Draft記錄低想到的,待醒來的時候再作文章。(不過起了的標題未必一定會作)
Thumbnail
avatar
心寶
2023-11-14
【談心技巧】安慰❹流程,「療」進女孩的心坎裡!傾聽做的不夠細緻,等於安慰只做了半套,這邊筆者幫大家整理了必殺安慰的四個流程,也是筆者在專業晤談中,安撫案主情緒的基礎程序。
Thumbnail
avatar
心理師 M
2023-05-08
鼻咽癌記事4-當時放療進行式(下)從充滿破洞的咽喉插鼻胃管可不是好玩的事,我只記得好幾位護理師來,有沒有壓住我我也記不得了,只記得她們要我一直吞嚥,我一邊吞,一邊吐,一邊流淚,整件衣服好像都是痰,終於護理師說成功了,然後拍X光片確定有沒有在胃裡。
avatar
王導
2023-04-04
走進診療室那一天當視野縮小到很小很小,只看得到眼前的失去的那一天,連抓在手裡的浮木都攔腰折斷,我開始哭。無法克制地覺得世界再也沒有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茫然跟虛浮的狀態開始影響到我的生活,我甚至把裝著溫蒂漫步專場票券的信封袋丟掉,直到專場開唱當天才依稀想起那個信封。 安安各位病友。
Thumbnail
avatar
C8H11NO2
2022-03-01
【日常】公車站聊近況 國慶連假的那幾天,有些人相約去爬山,有些人早已約好朋友,準備來場輕旅行,但在補習班工作的同行們大概都跟我一樣,全心全意都投入在幫助國一新生備考,戰戰兢兢地迎接連假結束之後的第一次段考。   其實段考也沒什麼,不就是平常心對待就好了嗎?這對已經考過一年、兩年試的國二、三生來說的確是如此,但對於小國一
avatar
2021-10-12
俗女村~走進菁寮老街走進菁寮老街,有滿滿的古早味,俗女村有陳嘉玲的足跡,還有純樸的味道與人文 周末假期,走了一趟很久以前就想要來的地方,就這麼慕名而來,也被周圍的無米樂農村所吸引,綠油油的稻田,一望無際,真的好療癒~
Thumbnail
avatar
凡昕老媽
2021-10-03
醫療進步竟然使得人體的體溫連年下降?紅外線測溫儀測到的溫度為什麼會偏低?關於體溫的小知識人體平均正常體溫為攝氏37ºC,這個數據的起源是1851年由德國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收集2萬5千名病人的腋下體溫後得到的結論。但根據2020年高達67萬筆統計的數據顯示,現代人的平均體溫已降至攝氏36.6ºC。
Thumbnail
avatar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
2021-02-03
為走不進診療室裡的人搭一座橋──懼學家長團體與《空橋上的少年》作者有約主講:蔡伯鑫 主持: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日期:2020/06/14(日)14:30-16:00 地點:台北,小樹屋南京三民 ▍我的後記 「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曼陀羅。 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 ──《空橋上的少年》,p.407 你捨得吃掉嗎,這個像藝術品一樣的…
Thumbnail
avatar
蔡伯鑫
2021-01-29
鼻咽癌記事3-當時放療進行式(上)前提 在網路上看了許多人的治療心得,大多都是看到放射影響小,復原快速的案例,試想也是因為狀況不錯才願意分享,但我自己的經驗截然不同。以下正文自己邊回想都不忍直視,但不是讓病友們感到害怕恐懼,畢竟每個人副作用都不相同,醫生也是說年輕人會對治療反應較敏感,老年人因感官退化會較遲頓,感受會不同。
avatar
王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