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嗎?

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三個月的日子沒有什麼特別的,股票都解套了,早就都賣出放在數位帳戶裡賺吃飯利息,2萬點以上過去買的股票應該也都解套了吧?會這樣說肯定就是否定的答案,我老爸就是之一,他會抱著就是套牢的,所以也不用再問他了,我早已抱ETF,目前已無套牢問題,但換個角度想想,父親已老,活潑的個股才能刺激他去學習,牛皮的ETF對他完全沒有吸引力,都已經這個歲數了,多操作可以防止癡呆也不錯。

這篇文章是摘錄自本文摘自金尉出版社的《重新找回自己:不完美也沒關係!你不用活成別人眼裡的100分》

就「貧窮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嗎?」這個問題,有個網友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


這位網友小時候家裡很窮,少年時代,父母又相繼過世。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上大學時,他的學費要靠親戚和剛上班的哥哥接濟,生活費則要靠自己做家教、寫文章賺,生活非常困頓。因為貧窮,他放棄了當導演的夢想,早早開始工作,努力賺錢。

為了能賺更多的錢,他變得短視,不停地在各個網路公司之間跳來跳去。他說:「那時候,只要別人給的薪水比現在的高,不管是高 1,000 元高還是 3,000 元,我都會毫不遲疑地跳槽。我面對的,往往不是耐得住耐不住貧窮的問題,而是多1,000元總比少1,000元要好得多的問題。」

因為頻繁跳槽,他失去了好幾次真正擺脫貧窮的機會。這些機會只需要他放棄掙扎,安心等待就可以得到。他待過的好幾家公司,要麼上市,要麼被收購,如果當時繼續待著,他也很可能 因為期權而身家千萬甚至上億,但他等不了。

多年以後,他總結說:「如果把我走過的這40年比作一場戰爭,那我就是一支一直糧草不足的軍隊,做不了正規軍,只能做胸無大志、不想明天的流寇了。」

這位網友無疑非常努力、上進,在他的圈子裡也很厲害。可就是這樣的人,在年輕時也沒能擺脫貧窮的影響,這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有天我的太太問我: 你為何工作多年卻都沒錢?學生時認真學習,學經歷都不差,原生家裡也經濟也不算太差,也不奢侈或是喜歡買最新的事物,不理解為何際遇這麼差?

我笑了笑,就如同文章裡的概念一樣回答: 如果你畢業後在台北租房子,押金、租金、生活費等著妳付,妳會等一個不知何時會聘用妳大公司,還是誰先給你工作,就先去做,解燃眉之急?當然我不是說我自己都沒有問題,而是你沒有錢,自然沒有選擇的自由, 其他的也就不多說了,好聽點是際遇,難聽點就是個人的本事,想盡辦法靠關係、手段當上小主管,上了階級,就是正規軍了,自然年資、薪資就上來了,40歲以上,沒上小主管,當然只能當個流寇。

一個窮人為了滿足當前的生活,不得不精打細算,沒有任何 「頻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而一個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 截止日期,也不得不被那些最緊急的任務拖累,沒有時間去做真 正重要的事情。

這段是真的,像她家在台北,不用擔心水電瓦斯帳單沒人付,回家有飯吃,只要等一個機會,一個你想去,妳願意長期待的那間不管是外商或是上市企業的聘書,甚至於準備高普考,每年都去考,沒有經濟壓力,就算妳沒有熟人或是伯樂或是妳根本是塊爛泥,其實在大公司也應該賺的缽滿盆盈,畢竟大多企業做久了,都有一套生存之道。

我想人都是這樣,過去你的經驗,累積成現在你的想法,差別就在你現在想做什麼,你現在做的決定,就是變成未來你的負擔或是養份,所以我常想自己過去理財的缺點,看了很多書,但是那是別人的觀點,如何去克服自己的缺點才是重點。像是以前我根本不屑定期定額,自從我發現自己判斷進場點,最後拿記錄檢討起來,根本像是以管窺天,績效非常差,所以我幫小孩開戶後,建立基本持股,就用股息設定定期定額,克服我不願意再投錢,還有等待自以為是的低點才要進場的弱點,半年多下來,不要自己判斷,讓系統自己把股息分批投入,真的心理過不去的坎都一一沒有了。

avatar-img
鐵工廠打工仔的存股之路的沙龍
5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看到一篇名叫"00878抱500張+00929月月滾息 達人揚言「吃滷肉飯可加滷蛋」" 原文網址: 00878抱500張+00929月月滾息 達人揚言「吃滷肉飯可加滷蛋」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
選在今天寫,除了因為接近年底,還有一個原因是終於下定決定賣了0050,$141.55買,$132.6賣出,期間配了$6.3,還是虧了$2.65。 當然金額不是很大,也在可承受的範圍,實際上,低檔用其他帳戶買0050也都早已賣出獲利,實在沒必要再繼續等下去。今年關於市值型做了台積電和0050套牢領股
有一陣子沒寫了,但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真實的生活總不可能天天買,或是幾個月後PO出自己買了好幾百張股票來當存股吧?近期看的幾本書幾乎都是從工作或是不知來源的資金買了大量ETF然後統計股利,而不是真正的小雪球變成大雪球,不然就是回溯20年的資料,然後告訴大家,如果20年前怎樣怎樣,年化報酬率就會怎樣,
經過了好幾年的財務復原,期間也做很多人生其他的事情,除了把融資變現股後繼續套牢外,當時一直很相信投資新鋼這種股本小的公司,認為跟鎳價有正相關,而鎳價只要願意等待,一定會有漲起來的機會,於是就10多元買了20-30張,最低還跌到7塊多,也是至死不渝,每週都查LME的鎳價,抱了很多年以後,終於在股市創新
今天看到一篇名叫"00878抱500張+00929月月滾息 達人揚言「吃滷肉飯可加滷蛋」" 原文網址: 00878抱500張+00929月月滾息 達人揚言「吃滷肉飯可加滷蛋」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
選在今天寫,除了因為接近年底,還有一個原因是終於下定決定賣了0050,$141.55買,$132.6賣出,期間配了$6.3,還是虧了$2.65。 當然金額不是很大,也在可承受的範圍,實際上,低檔用其他帳戶買0050也都早已賣出獲利,實在沒必要再繼續等下去。今年關於市值型做了台積電和0050套牢領股
有一陣子沒寫了,但我認為這也是正常的,真實的生活總不可能天天買,或是幾個月後PO出自己買了好幾百張股票來當存股吧?近期看的幾本書幾乎都是從工作或是不知來源的資金買了大量ETF然後統計股利,而不是真正的小雪球變成大雪球,不然就是回溯20年的資料,然後告訴大家,如果20年前怎樣怎樣,年化報酬率就會怎樣,
經過了好幾年的財務復原,期間也做很多人生其他的事情,除了把融資變現股後繼續套牢外,當時一直很相信投資新鋼這種股本小的公司,認為跟鎳價有正相關,而鎳價只要願意等待,一定會有漲起來的機會,於是就10多元買了20-30張,最低還跌到7塊多,也是至死不渝,每週都查LME的鎳價,抱了很多年以後,終於在股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