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社群淡出的消失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消失實驗

寫下這篇文章的時間是我從日本自由行回來,在被疲勞全面覆沒前寫一篇想說的話,這是一篇偏隨性的文字紀錄。遇到自身相關的議題時總是很令人沮喪,偶然就會猝不及防地被觸發開關——我想我仍舊需要自我探索,直到我真的消失為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KT的小茶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1會員
47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忘記從何時開始有意識地想要在SNS抒發較為正向的情緒。 比起反省或描述生活的挫折,近年較選擇以販售會、社交、吃美食、療癒的購物體驗為主題做分享,用照片附加描述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個人也滿喜歡這樣的模式的,當時記錄的細節在未來讀起來那份回憶就格外親切。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這裡會記錄KT的生活,隨意寫寫,想到甚麼寫甚麼。 整理:簡單生活練習者,但某些種類的物品還是不少,與現在的狀態和諧共處中。常常在整理上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將每週日固定為整理日。 宅日常:看舊番比追新番多,配合宅興趣用線上課程來學日文、電腦繪圖,自稱低產小畫家。偶爾去去宅活動,偶爾來推推喜歡的坑。
今年九月底時第一次確診新冠肺炎,症狀非常嚴重,喉嚨劇痛化膿以外也連續高燒39度,初始一週都痛苦地在床上折騰。 不得已跟公司臨時請假了幾天,因為算是初來乍到的新社員所以心裡多少也有愧疚感,但也只能雙手一攤。
7月剛入新職場。
忘記從何時開始有意識地想要在SNS抒發較為正向的情緒。 比起反省或描述生活的挫折,近年較選擇以販售會、社交、吃美食、療癒的購物體驗為主題做分享,用照片附加描述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個人也滿喜歡這樣的模式的,當時記錄的細節在未來讀起來那份回憶就格外親切。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這裡會記錄KT的生活,隨意寫寫,想到甚麼寫甚麼。 整理:簡單生活練習者,但某些種類的物品還是不少,與現在的狀態和諧共處中。常常在整理上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將每週日固定為整理日。 宅日常:看舊番比追新番多,配合宅興趣用線上課程來學日文、電腦繪圖,自稱低產小畫家。偶爾去去宅活動,偶爾來推推喜歡的坑。
今年九月底時第一次確診新冠肺炎,症狀非常嚴重,喉嚨劇痛化膿以外也連續高燒39度,初始一週都痛苦地在床上折騰。 不得已跟公司臨時請假了幾天,因為算是初來乍到的新社員所以心裡多少也有愧疚感,但也只能雙手一攤。
7月剛入新職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即將捨去的自己 是那個慣性憂鬱的自己 有這樣的感覺
Thumbnail
那天妳問我,自己一個人旅行,都說想去"找自己”。 是找到了什麼?怎麼找? 我回答妳的是: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因為沒有人在身邊,妳只能跟自己對話。從而會聽到自己內心的回答, 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剛好我看到這篇文章,作者一個人到日本獨行遍路,覺得很棒,想與你們分享。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我常想有一天如果我選擇消失的話 最不在意的或許就是你
Thumbnail
第二次主動消失發生在我確定離職之後。那時網路上已經充斥著許多裸辭,開始做自媒體的博主。「裸辭開始做自媒體」似乎是個很自然而然的選項,畢竟離開正職、每月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大家都想趕快抓住一個扶木,有新的收入渠道,而自媒體因門檻較低,顯而易見是大家會先嘗試的選擇。然而我卻沒這麼做...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1逃跑 #Day3 Q.過去有沒有遇到難題選擇暫時逃跑,卻意外想到解決方法的經驗? ✍️有。 逃跑也只是暫時,有時半天,有時一天。 先讓自己放空(倒空)。 寫於20240313(週三)
Thumbnail
離開了 我並不在意 這會不會是 你的失落
這幾日因為身體不適,注意力只能短線集中,因而沉迷於常用的SNS。終日刷著不會跳出通知紅點的社群網站APP,反覆進行滑掉重啟的動作,拼命的搜尋各適有興趣的關鍵字,就只是為了要得知更多與自身無關,也無法使人成長的八卦消息與內容。 其實那些東西大多都與我無關,而我僅是看著看著就好像會產生一點連結與共情,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即將捨去的自己 是那個慣性憂鬱的自己 有這樣的感覺
Thumbnail
那天妳問我,自己一個人旅行,都說想去"找自己”。 是找到了什麼?怎麼找? 我回答妳的是: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因為沒有人在身邊,妳只能跟自己對話。從而會聽到自己內心的回答, 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剛好我看到這篇文章,作者一個人到日本獨行遍路,覺得很棒,想與你們分享。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我常想有一天如果我選擇消失的話 最不在意的或許就是你
Thumbnail
第二次主動消失發生在我確定離職之後。那時網路上已經充斥著許多裸辭,開始做自媒體的博主。「裸辭開始做自媒體」似乎是個很自然而然的選項,畢竟離開正職、每月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大家都想趕快抓住一個扶木,有新的收入渠道,而自媒體因門檻較低,顯而易見是大家會先嘗試的選擇。然而我卻沒這麼做...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除了出於興趣寫來自爽外,也希望能幫到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 多年來常在網上搜尋『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沒有興趣』、『沒事做』、『退休要幹嘛』、『不知道如何生活』等關鍵字,能找到的文章和討論基本上都已經看過幾輪 如果這篇文有幸被正受其擾的你爬到, 或許我的經驗能讓你產生共鳴,不妨快速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1逃跑 #Day3 Q.過去有沒有遇到難題選擇暫時逃跑,卻意外想到解決方法的經驗? ✍️有。 逃跑也只是暫時,有時半天,有時一天。 先讓自己放空(倒空)。 寫於20240313(週三)
Thumbnail
離開了 我並不在意 這會不會是 你的失落
這幾日因為身體不適,注意力只能短線集中,因而沉迷於常用的SNS。終日刷著不會跳出通知紅點的社群網站APP,反覆進行滑掉重啟的動作,拼命的搜尋各適有興趣的關鍵字,就只是為了要得知更多與自身無關,也無法使人成長的八卦消息與內容。 其實那些東西大多都與我無關,而我僅是看著看著就好像會產生一點連結與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