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電影《名畫的控訴》:讓歷史傷痛與家族回憶共存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部以名畫為亮點的故事可不是只是個故事,而是一段真人真事改編的記憶。由BBC製作的電影中,目前為止的印象中我看了兩部,兩部都相當令人有所感動和感觸,一部是先前看過的《福爾摩斯先生》,另一部就是這《名畫的控訴》。


(本文牽涉電影劇情,未觀看者請斟酌點閱)

(本文牽涉電影劇情,未觀看者請斟酌點閱)

 


  女主角瑪麗亞‧阿特曼,一位老邁卻依然氣質出眾的優雅女士,在送別的妹妹葬禮上想起了一封信的內容,甚或說一段記憶。她決定要採取行動,她想要取回本該屬於她的家族的那幅畫──她阿姨的肖像畫。但這幅畫並不普通,它是二戰後被存放在奧地利美術館中、被稱為「奧地利蒙娜麗莎」、由知名畫家克林姆索畫製的「艾黛兒肖像」。

  二戰期間,維也納被納粹德國占領,這幅畫也因此被納粹搶奪而去,失落了好幾年才被掛在奧地利的美術館裡。瑪麗亞深信那幅畫屬於她,於是她想尋求法律協助,因此找上了遠親的孩子,一名不很精通相關法律的律師,藍迪。

  乍看之下,這是在闡述平民與奧地利政府之間的拉鋸戰,而這位平凡的女士贏得了良善與正義,將她阿姨的肖像畫取了回來,但蘊含在其背後的意涵卻是相當深遠的,包含著對二戰期間猶太人遭遇的無力感、對遺留下家人自己離鄉背井逃亡的悔恨、和那些失根後再次返回故地的親切重逢……對於瑪麗亞‧阿特曼來說,她不僅是贏得了一幅畫,或是贏得一筆錢,更不是贏得同情。

  她贏得的是,她失落的那些回憶。

  對於瑪麗亞來說,她的家族成員在妹妹也下葬了之後就只剩下她一個。她曾經對年輕的藍迪說,年輕人時常遺忘,意味著她能擁抱的家族、家人都只剩下在那幅肖像畫裡。

  她要的是可以懺悔、悼念及緬懷的真實記憶,只是正好,它們對於那些不知道她曾經經歷的過往的人們來說,是被包裹在名為正義、名為良善的外衣裡。

  我相當喜歡最後瑪麗亞終於踏進那曾經是她的家的公寓二樓房間,她終於沒有抗拒說奧地利語言,她優雅自若地穿梭在每個角落,那裡出現了每個深刻記憶的縮影,最後她停在曾經懸掛那幅肖像的客廳,彷彿她的家人沒有因為戰亂而被拆散,她也沒有因為被迫害而只能拋下病重的父親選擇逃亡。

  彷彿她不曾失去那幅畫、那條項鍊,與她的家人。

  有人將這部電影定義為暗喻「轉型正義」的電影,我想是的,因為它的確也暗中的表達我們應該要正視過去的那些歷史。

  歷史對於一部份曾經屬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段不能抹滅的珍貴記憶,看看瑪麗亞,藍迪曾經對這位遠親老客戶不耐,也不感興趣,他壓根不認為這與他相關。但在看見奧地利看見二戰受害者紀念碑的時候,他看見了他祖先的名字被刻在碑上,存放在他體內的古老血緣喚醒了他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他偷偷的痛哭,因為他想起了他也是個奧地利人,他選擇正視曾經發生在奧地利的這段歷史回憶。

  藍迪的角色將當有意思,正好與瑪麗亞成為很棒的對比。

  瑪麗亞尋找著她曾有的記憶,藍迪卻試圖的忘記,知名的祖父與父親讓他困擾,讓他自覺他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人們看他像在看他的祖父與父親,期待他與他們一樣,因此他選擇忘記。但後來他去聽了一場演奏會,會中音樂家們演奏的曲子正出於他的祖父,他這時才把那個「重要」的東西找回來。

  這也是我一直對於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高壓統治的歷史特感興趣的原因,因為在那些黑暗的人類魔性之中,總會有堅韌的生命在暗中等待發芽,即使它等待的時間會很漫長,漫長到好幾年後人們多數覺醒,承認那些不堪的歷史軌跡的時候。

  回過頭來繼續看看電影吧。飾演瑪麗亞的海倫‧米蘭無需多說,內斂的情感派演技整個拉抬了整齣電影的水準,雖然乍看之下萊恩‧雷諾斯的光芒就沒這麼亮眼,卻也有讓人驚喜之處,畢竟以往他被知名的作品多是輕鬆的喜劇,很難想像他這次飾演的是一個從冷漠到積極的律師,而且他在看紀念碑的橋段表現的相當令人感動。

  配樂上,BBC的電影根本不讓人擔心,優雅卻又帶著時代傷感的曲風,是最適合這部電影的旋律。我相當喜歡的那個瑪麗亞徜徉記憶的橋段中,那首曲子著實令人感動,讓那段場景的催淚度整個提高。它有個應景的名字,「I Lived Here」。




 

  總的來說,「名畫的控訴」所帶來的深思相當多,情感面的、反思面的,很多很多,不僅影響著奧地利、影響著那些曾經受過納粹德國侵略豪奪的人們與其家族,也影響著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們試圖嘗試去尋找「記憶」。

  對於我來說,我的歷史、我的記憶在哪裡呢?我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它們。

  你呢?






🍀你也看過這部作品嗎?把你的想法,或是想推薦給我類似的作品,留言在下方給我!

🍀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的沙龍,訊息不漏接!

🍀想要對我的興趣、我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嗎?來噗浪找我吧!我會在這裡發表生活記趣、讀書與觀影心得喔!

 

您好,歡迎來到STORIA。 小說如人生;人生如小說。我不寫小說的時候,就寫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全片從一對住在安養中心的年邁夫妻之間所發生的日常點滴故事,與老先生在事隔七十年後的一趟遠行,引領觀眾跟著主角的回憶,走進了時光甬道,回到了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一役,因戰亂引爆衍生而出的人心輾轉,也見證了永恆綿長療癒身心靈的愛,依然存在這世上。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全片從一對住在安養中心的年邁夫妻之間所發生的日常點滴故事,與老先生在事隔七十年後的一趟遠行,引領觀眾跟著主角的回憶,走進了時光甬道,回到了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1944年6月6日展開的諾曼第登陸一役,因戰亂引爆衍生而出的人心輾轉,也見證了永恆綿長療癒身心靈的愛,依然存在這世上。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