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23/2024),我把我的美股全部賣掉了。原因是我想把美國券商的股票換到台灣國泰證券的複委託。
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國泰證券現在ETF單筆手續費買賣只要三美元;第二,我想要更方便地運用這筆資金。在使用台灣複委託的情況下,賣掉股票後資金運用更方便。
以美國券商為例,如果我在美國券商賣股票,需要幾天後才會入帳,然後還需要電匯回台灣。匯款到台灣後,銀行會照會我,要求我說明資金來源,之後才能把款項匯進我的銀行戶頭。相比之下,台灣複委託就像一般台灣股票買賣一樣,賣出股票後兩天內錢就會進到台灣戶頭,省去了很多時間和過程。
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我會思考應該什麼時候賣股,也就是擇時賣股的問題。我想了很多假設情境,例如現在股價下跌時賣出,等股價更低時再買回;或者現在賣出後,如果股價繼續上漲該怎麼辦……總之,各種買賣高低的排列組合都模擬了一遍。結論是,我們根本無法預測未來會如何。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我們無法認知到我們認知以外的世界。例如,去年中我把台股的存股部位全部賣掉,那時台股在16000點左右。我把台股賣掉的資金拿去買美股,這一年多來獲利大約25%。可是台股大盤從16000點漲到23000點,上漲了40%。如果當初我賣掉的是0050,那麼可以確定我的操作輸給了台灣大盤。但我的存股都是個股,種類繁多,所以我無法知道這樣操作後到底盈虧如何。
我當然可以在賣出之前記錄所有股票的賣出價格,然後現在再把市價套用進去,計算兩者之間的差異。但這樣的事後諸葛又有甚麼意義呢?台灣股市有時候贏美國,美國有時候贏台灣,全球股市ETF有時候輸台灣,有時候贏美國。我們是在追求時時刻刻都要買賺最多的那個嗎?
所以,從2018年開始投資美股到現在,我坦白說並不知道現在美國幾大指數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多少。每次買賣美股,我都是直接ALL-IN,沒有擇時擇價。這樣操作下來也獲得了不錯的績效。
無法預測和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去多想或做無謂的害怕。我們應該做的是選對標的,而不是選對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