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換機,對我來說不只是換手機,更像是一場與過去的和解。
我曾經是個堅定的非 iPhone 使用者。這要從 iPhone 4 那個年代說起。那時候的 iPhone 對我來說,實在太不友善了——不相容 Google、生態封閉、照片傳輸麻煩、系統更新一更新就卡頓,逼你換新機。我對 iPhone 的印象從那時就定型了:這玩意兒,不值得。
所以十多年來,我始終選擇繞道,都使用安卓手機。
直到這次,我買了 iPhone 16 Pro Max,用了幾天後,發現當年的痛點居然全都不見了。它和 Google 整合順暢,照片輕鬆傳,操作流暢不卡,甚至比我之前的旗艦機還穩。
這讓我開始反思:原來我對 iPhone 的抗拒,其實只是源自過時的刻板印象。
我們對人有刻板印象,對品牌、產品也會有。更有趣的是,在投資理財上,我們也常被這種「曾經」給框住。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投資股票失利,從此把股市列為禁區;買過某檔基金賠錢,從此聽到「基金」兩個字就翻白眼。
但真相是——不是東西不好,而是時代在變、條件在變,你當年的經驗,早就不再適用於現在。
我們之所以錯過很多可能,不是因為外部環境太壞,而是因為內心那一句「我以前試過,不行」。
但人會變,科技會變,市場也會變。唯有你也願意跟著變,才有機會遇見新的可能。
所以,這支 iPhone,不只是手機,更是一個提醒。
別讓過去的刻板印象,阻擋了你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