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申命記》的成書背景與影響
傳統上認為「摩西五經」,包含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的主要作者是摩西,但近代學者卻有不同的見解。確實摩西是主要的關鍵人物,但在編輯與成書的發展過程中,卻發現還有兩個不同的團體在五經的成書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一個是以祭司為主的社群,學皆稱為「祭司傳統」,五經的前四卷書皆有他們編輯的痕跡。在新約時期的「撒都該人」就是篤信五經的信仰社群,而任何與五經牴觸的說法,包含後期的先知書,他們都不接受。撒都該人也被認為與祭司社群有密切的關係,又或者核心的領導人物就是祭司。
另一影響五經的寫作團體,被稱為「申命記學派」,學界也發現,從士師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記上下,皆與申命記的神學主題息息相關。因此也有學者主張,申命記學派的編輯作品,涵蓋了從申命記到列王記(不包含路得記)。在其他先知書與智慧書的一些細節上,同樣也發現申命記的主題。申命記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是因為在列王記下22章,約西亞王發現了律法書,也推動了一連串的宗教改革。許多學者相信,約西亞王所發現的律法書就是申命記,就算與今日我們所讀的略有差異,但也至少涵蓋大部份的內容。
申命記的核心思想
以色列啊, 你要聽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6:4-5 )
希伯來文的「聽」就是 shema(舍瑪),因此以色列人是一個重視聆聽的民族,耶和華信仰是看重教導的信仰。直到今天虔誠的猶太信徒在禱告時,依然會在手臂上與前額上,分別綁上兩個經匣,裡面就是申命記 6:4-9 及11:13-21 的經文。
這裡的「心」是指人的內在、「性」是指氣息或性命、「力」是表現於外在的行為。因此 shema 要求一個人從內在到外在,完全地聽從上帝的律法。而當法利賽人在挑戰耶穌時,耶穌也是用 shema 來回答: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7-40)
耶穌的總結是摩西五經與申命記的精神,除了 shema 之外,「愛人如己」更是在信仰社群與人際關係裡面,最重要也是最難被實踐的。
文學體裁
《申命記》的文學形式屬於「告別演說」,比如,創世紀49章當雅各要過世前,也是有許多囑咐要交待。因此,申命記的寫作設計,是要將這文本在公眾場合宣讀出來,如同摩西在世時的最後叮嚀一樣,而在所使用的語句與詞彙上,皆帶有強烈地說服力道。希臘文聖經也將《申命記》譯成 to deuteronomion (17:18)也就是「第二(或拷貝)律法」的意思。
學者認為申命記最獨特的貢獻,就是將在西乃曠野的回憶敘事,轉化成聖約式社會神學理論與實踐,將傳統的回憶轉化成新的當代典範,是極具想像力的詮釋。因此學者們雖然對於申命記最早的素材出於何時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同意最後的編輯與成書大致上落於被擄時期左右。在外邦文化的衝擊下,猶大人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意識與認同,才能不會被外邦文化所同化。
摩西演說的分段
a. 摩西的第一篇演說,申一1〜四43:
敘述者的引言(一1〜5);關於約但河東的庇護城的敘述式附錄(四41〜43)。
b. 摩西的第二篇演說,申四44〜十一32:
敘述者的引言(四44〜五1)
c. 摩西重申上帝頒佈的律法,十二〜廿六。
d. 摩西對在示劍重新立約的指示,廿七〜廿八:
基利心山:祝福;以巴路山:咒詛。
e. 摩西的第三篇演說,廿九〜卅:
敘述者的引言(廿九1〜2)。
f. 補篇,卅一〜卅四:
敘事(卅一,卅二45〜52);
詩歌(「摩西之歌」,卅二1〜44),
以及「摩西的祝福」(卅三);
和摩西之死(卅四)。
申命記的節期
申命記共提到三個重要的節期,而其中兩個也影響到基督宗教。
節期 太陽曆時間 目的 經文
逾越節 三月底~四月初 紀念神的救贖 申16:1~8
五旬節 五月與六月初間 感恩與分享 申16:9~12
住棚節 九月底與十月初間 感恩與分享 申16:13~15
五旬節又稱七七節,這也是古代以色列人在春天收割莊稼的時候,這節日只有一天,其他兩個節日則是要慶祝七天。第二次收割莊稼的時候是住棚節,與五旬節一樣,都要與利未人、寄居人、孤兒寡婦「分享」收割的喜悅。
與基督教有關聯的節日分別是:逾越節與五旬節,逾越節被轉化成耶穌受難日,而五旬節則連結到聖靈降臨節。在耶穌受難日,耶穌「分享」了祂自己,而在聖靈降臨節,聖靈「分享」了祂自己。
在信仰社群裡,你又分享了什麼呢?是心靈上的喜悅或是物質上的豐富;或者,是那更寶貴的時間,因為你願意陪伴那些心靈孤單的人。
摩西之歌(32章)
整首摩西之歌,其實就是摩西五經的縮影,也是先知書不斷再反覆的敘事。裡面提到以色列如何被揀選與拯救,但以色列卻又離棄真神拜假神,導致上帝大動肝火審判以色列。然而,神的憐憫總是等著祂的選民,祂總是期盼他的選民能悔改。
離棄真神的關鍵,這裡面提到幾個:
上主的子民飽足肥壯;他們一富強就背叛。他們離棄創造他們的上帝;他們棄絕大能的拯救者。(32:15《現修》)
他們忘記了大能的衛護者;他們忘記了賜生命的上帝。(32:18《現修》)
以色列是毫無見識的民族;他們沒有智慧可言。他們不知道失敗的原因;他們不明白自己的終局。(32:28《現修》)
缺乏感激之情,是人們忘記上帝與離開信仰的第一步。有時我們太習慣活在恩典當中,而貪婪著想要更多時,往往就會走上取巧的方法,但卻在無形中離開神的道路。沒有人是一開始就決定與神敵對,而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偏離,走到半途時認為自己還沒有深陷其中,卻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於是越走越遠,到最後或許獲取了某些世界的名利,但卻失去單純的心。
單純是種選擇,而不是無知,因為神對我們的喜悅,才是靈魂最大的財富。
反思
當你在一個不友善的文化與環境之下,你要如何堅持你的信仰?
當你要預備見上帝面的時候,你會怎樣勸勉,你所在乎的人要如何堅守信仰?
而那些你說出口的勸勉,是你願意現在就付出與實踐的行動嗎?是否,其他人也確實能為你做見證,你所說的話與生活方式確實都能反映上帝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