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紀錄《書迷》及《大稻埕落日》

電子書紀錄《書迷》及《大稻埕落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完《書迷》之後,只在臉書上簡單帶過自己看完這本書了,看完《大稻埕落日》之後,興起了二本書一起紀錄的念頭。

似乎這是比較適合的安排。

分開二本寫,好像也沒什麼好寫的;但二本一起寫,卻能激發出看書當下沒有的靈感,有趣極了!


raw-image


//

▮《書迷》故事發生地點:香港

我看的是電子書,不確定實體書的排版會不會易讀一些。

書內大制是分幾條線進行:

-主角「我」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對當下發生事件的想法、對人物的想法、對過去事件的想法

-主角「我」與書迷丁明勝的對話,是故事進行的主軸

-主角「我」正在創作一本有關於迷宮的書籍的內容

三條線穿插進行,我其實看不太出來創作的那本書跟小說是否有呼應?應該是有,否則作者不會這麼堅持要寫。

而小說本身、創作中的書及跟丁明勝交手的過程,三者間是否有關聯?應該也是有…


raw-image


▮《大稻埕落日》 故事發生地點:台灣

故事從淡水河的一具無名屍開始。台籍偵察科探長李振源除了要面對毫無頭緒的殺人案,還要面對黨內不同派系間的鬥爭。隨著案情的調查進度發展,死的人愈來愈多,兇手還不只一個。

共黨內各派系間的權力拉扯,在中國的國民黨與在台的共產黨都有各自的碟報系統,互相滲透,甚至國際間日本、蘇聯相互角力也會影響黨的決策,間接影響辦案方向及資源提供。

偵察科探長李振源說:「我只想好好辦案,不想搞政治啊!」然而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就算你不想搞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

多條線同時進行,好多看似不相關的人員相繼死於非命,在故事的行進中沒有摸不清頭緒的感覺,只想跟著故事逐步破解謎題。

raw-image


結論

▮《書迷》看似結構簡單,不知為何我卻看不懂。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自曝其短,只是我真的也蠻受挫的,看完一本書結果看不懂裡面想表達什麼?好想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啊~~

書裡採用的非台灣慣用語「出租車」一直讓我出戲,再加上搞不懂作者想表達什麼,讓我懷疑我看的是陳玉慧的書嗎?

▮《大稻埕落日》

這本卻是使用非台灣慣用語讓我成功進入故事情境中。

雖然出場人物多、牽扯也多,還有因為長期生活在諜報系統下,每個人都無法暢所欲言,無法把事情講太清楚、說太明白,神奇的是,這故事我卻看懂了,好像我自己在辦案似的。

或許是類別不同,一個是現代文學,一個是推理小說,而推理小說本來就是要「破案」,

也或許是每個人對不同的事都有不同的想法及認知,身為閱讀雜食性動物的我,更喜歡一段美好、精彩的閱讀體驗!


完整內容:電子書紀錄《書迷》及《大稻埕落日》

avatar-img
陳小玉的沙龍
20會員
81內容數
閱讀,是體會另一種生活方式最效率的方法,可以認識不同的觀點、擴大自己眼界,甚至花少少的錢(或不花錢)就能一覽作者的心血結晶。開始想認真紀錄自己究竟讀過哪些,並與大家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