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夜,兩姊弟心血來潮說要看電影,點開了網飛推薦的其中一部:《查無此心》。
自〈如懿傳〉後,我對張鈞甯的好感度大幅提升。
早年在〈痞子英雄〉中欣賞過她的表演之外,近期對她的印象就是2021年上映的〈緝魂〉。
她去中國的那段時間,作品我幾乎都沒看過。
在台灣,你要是沒刻意去追蹤一個明星的動態,很容易就將某號人物給淡忘。
今年收看完〈如懿傳〉後,算是自〈緝魂〉之後又看到她的作品。
//
內斂又激昂的表演方式
我個人很喜歡張鈞甯的表演方式。
早年在〈痞子英雄〉中飾演鑑識官,理性又不失俏皮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
在〈緝魂〉中,算是她已經從中國磨練多年後又演出國片的作品。我記得她在片中擔任男主角的老婆。那個崩潰、理性、又需要冷靜下來的表現當時也讓我感到驚喜。
雖然她的作品我看的並不多,但每次觀賞,幾乎都非常喜歡。
在這部《查無此心》中的表現,更甚阮經天。
//
電影的整體表現?
《查無此心》講述張鈞甯飾演的角色吳潔因丈夫發生事故後,在車內也想一了百了,卻遇到一具浮屍,因而開始調查的故事。
《查》相比於其他犯罪驚悚片,增加了許多小巧思,我認為可以跟多年前的〈目擊者〉一決高下。
〈目擊者〉的核心主旨更單一明確,畫面更刺激緊張 (血腥)。
《查無此心》的壓迫感主要來自於整部戲的氛圍相當負面,從吳潔的創傷開始,到阮經天飾演的角色林佑生擔任非法移工仲介的角度切入,故事瞬間變得有趣。
角色沒有太多,故事聚焦在吳潔與林佑生兩個人物的背景。
前者為了丈夫的事故走不出來,後者則因為女友的不告而別讓他一蹶不振。
刑警與從事非法行為的仲介也讓角色設定比較衝突,一碰面的場景便帶來不錯的火花。
劇情上,輔以其他配角帶進來的事件與衝突,讓故事在呈現上不會過於複雜,同時又耐人尋味。光是如此,就讓《查無此心》成為一部不錯的電影了。
但,若這樣就說這部片是傑出的犯罪驚悚國片,可能言過其實了。
//
畫面呈現上的精采
編劇上的出色,以及導演的運鏡、剪接精彩,造就了這一次的成功。在這部片的畫面呈現不斷地讓我感到喜出望外。
- 場景的快速轉換:開頭,殺人現場、吳潔的車上、計程車、殺人場景、吳潔的車上,短短不到幾分鐘,資訊量爆炸,完全猜不透到底哪裡是主線。
回過神來,導入刻意放慢步調的煙火畫面與高張力吳潔的自殺未遂,然後馬上加入一瞬間的場景轉換。只能說開頭的畫面真的無懈可擊,讓人非常喜歡。 - 時間的交錯:本片也在整部片當中,多次切換過去與現在,時光錯置的手法讓人有點負擔,同時又掙扎。從上面場景的轉換,到吳潔本身因為丈夫事故而走不出來的傷痛,本片刻意的一直在吳潔的角色當中,塞滿大量過去的幸福時光讓觀眾共感,隨著時間的增加,越來越了解吳潔之所以悲傷的原因。
這樣子的安排當然很常見,但張鈞甯的演技讓這個手法的效果更好。
張的演技不像阮一樣,悲傷時肢體語言較多,情緒激動到旁人難以招架。
相反的是,她更多時候揣摩一個人的心理會做出什麼反應,眼神怎麼反應、 (失魂、渙散、呆滯)、眉毛怎麼皺、嘴巴怎麼嘟...等等。
大概是以上兩點就足夠讓這部片踏入優秀犯罪片的名單之中了,其實本片還有一些小遺憾與小缺點,瑕不掩瑜,大家參考:
- 阮經天的深情演技當然不錯,不過我對於過於用力的表現方式有時比較無感,他在裡面的表現不算有打動到我。
- 項婕如飾演的刑警實在笨拙的讓人想打下去,因為劇情的需要安排這個角色蠢的過頭我認為是不小的缺點,如果可以讓她的戲份再更聰明一些更好。
- 吳潔的丈夫都是為了帶入感、畫面交錯而出現。在劇情編排上,若是可以將他的事故與主線串聯在一起,精彩更甚。
- 如果可以著墨更多林佑生與移工的愛情故事,多幾顆相處時光的鏡頭,或者移工選擇逃跑的劇情,可以讓觀眾在失聯移工的議題上,更加熟悉與了解。
//
額外的小啟發
我突然發現,若將台灣在地化的特色融入電影當中,除了能推廣台灣的文化以外,通常也能讓國片大鳴大放 (或者票房不錯?)。
海角七號,不用多說,將台灣在地的人事物講述得清楚簡單。
艋舺,小混混、黑幫加上情義。
大尾鱸鰻,諧音梗配上老練的豬哥亮。
看見台灣,拍攝台灣島嶼的畫面與故事。
緝魂,驚悚融合國內宗教元素
還有很多優秀的國片,孤味...賽德克巴萊...菜鳥...怪胎...只要將台灣人,或台灣人相關曾發生過的事情好好陳述,我相信隨著時間的加深,觀眾一定會越來越支持國片。
《查無此心》在這樣子的表現下,當然是一部不可多得且必看的國片。
(提醒,驚悚片不喜服用的讀者,可能需要兩個人一起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