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來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來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來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化名),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

邊緣區淋巴瘤(MZL,marginal zone lymphoma)是一種源自B細胞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王銘崇醫師解釋,臨床上將B細胞淋巴瘤區分為低惡性度、中惡性度、高惡性度,而MZL是屬於低惡性度的B細胞淋巴瘤,腫瘤生長與分裂緩慢,部分患者不需立即接受治療,而是採「觀察及等待」。王銘崇醫師指出,MZL較常發生在中老年人,根據國際學術期刊全球患者發生部位可分為三種亞型,結外邊緣區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佔超過60%、脾邊緣區淋巴瘤(SMZL)約佔20% 、結內邊緣區淋巴瘤(NMZL)約佔10%[1],而根據其發生的部位不同,會造成相異的症狀,不過多數「沒有症狀」,患者較多是在接受其他檢查時意外發現。

raw-image

低惡性度淋巴瘤也不可輕忽!好發部位影響預後應積極治療

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的預後與腫瘤生長部位有關,王銘崇醫師說,若腫瘤長在胃部,積極配合治療,患者的生命期和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別;但長在肺部可能影響呼吸,有胸痛、咳嗽,甚至咳血等症狀較危及性命;或為結內邊緣區淋巴瘤(NMZL)可能干擾造血功能,而影響存活。王銘崇醫師表示,臨床醫師與病理科醫師會根據臨床症狀、骨髓檢查、影像檢查等資訊,來決定邊緣區淋巴瘤的亞型,但也提醒腫瘤可能隨著時間轉移至其他部位,民眾不可輕忽,需持續追蹤觀察。

BTK抑制劑助力MZL 提供治療選擇

邊緣區淋巴瘤(MZL)的治療與腫瘤位置有關,根據臨床追蹤觀察,評估患者是否需要立即接受治療。王銘崇醫師指出,局限性的邊緣區淋巴瘤,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將腫瘤切除,然後再做放射治療;廣泛性的邊緣區淋巴瘤,可能需要全身性治療,包括單株抗體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調節劑等。

邊緣區淋巴瘤如何治療

邊緣區淋巴瘤如何治療

近年來,針對BTK靶點而發展出的BTK抑制劑標靶藥物,已被運用於治療相關癌症。BTK抑製劑為抑制BTK活性的藥物,由於邊緣區淋巴瘤(MZL)是源自B細胞的惡性腫瘤,而B細胞表面會有一個B細胞受體,該受體一旦被激發,細胞的激酶BTK就會被激活,促進癌細胞的生長發育與轉移,把BTK靶點的活性抑制住,就能控制癌細胞的生長。

跟上國際治療趨勢 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有望對心臟提供更好的保護

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突破邊緣區淋巴瘤治療困境

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突破邊緣區淋巴瘤治療困境

邊緣區淋巴瘤(MZL)目前無法痊癒,患者必須定期追蹤檢查。王銘崇醫師指出,如果一開始治療效果就不好,或是治療後在兩年內復發,將被歸類為復發且難治型R/R MZL病人,「這類型患者的比例大概在一成左右,不過也與第一線的治療藥物有關,根據臨床癌症研究期刊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於2021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若使用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的反應率將大幅提升,部分患者可以得到完全緩解。[2] 」

而目前國際上對於邊緣區淋巴瘤(MZL)的治療共識肯定BTK抑制劑應用於B細胞惡性淋巴瘤的臨床優勢。為能對患者的心臟提供更好的保護與支持,目前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國際治療指引已將新一代BTK抑制列為用於治療R/R MZL優先選擇[3]。王銘崇醫師感嘆,「如果案例陳大哥有機會接受新型治療,也許會有不同的命運。」,現已有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問世,提供多一種治療方案,有望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為MZL患者一大福音。

參考資料:

[1] Smith A, Crouch S, Lax S, Li J, Painter D, Howell D, et al. Lymphoma incidence, survival and prevalence 2004–2014: sub-type analyses from the UK’s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 Research Network. Br J Cancer. 2015; 112(9): 1575–1584.

[2] Opat S, Tedeschi A, Linton K, McKay P, Hu B, Chan H, Jin J, Sobieraj-Teague M, Zinzani PL, Coleman M, Thieblemont C, Browett P, Ke X, Sun M, Marcus R, Portell CA, Ardeshna K, Bijou F, Walker P, Hawkes EA, Mapp S, Ho SJ, Talaulikar D, Zhou KS, Co M, Li X, Zhou W, Cappellini M, Tankersley C, Huang J, Trotman J. The MAGNOLIA Trial: Zanubrutinib, a Next-Generation 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Demonstrates Safety and Efficacy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rginal Zone Lymphoma. Clin Cancer Res. 2021 Dec 1;27(23):6323-6332. doi: 10.1158/1078-0432.CCR-21-1704. Epub 2021 Sep 15. PMID: 34526366; PMCID: PMC9401507.

[3]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12:92 https://doi.org/10.1186/s40164-023-00448-5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來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7會員
716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
Thumbnail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台灣肝癌每年約有上萬名新確診的肝癌個案,其中又以45歲以上、具備勞動生產力的族群佔多數 。而肝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腫瘤較大才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等症狀,等到確診肝癌時已有約三成患者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且疾病惡化速度快 。
Thumbnail
台灣肝癌每年約有上萬名新確診的肝癌個案,其中又以45歲以上、具備勞動生產力的族群佔多數 。而肝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腫瘤較大才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等症狀,等到確診肝癌時已有約三成患者為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晚期,且疾病惡化速度快 。
Thumbnail
「在過去,基因檢測若發現大腸癌有BRAF基因突變,一開始大多不會進行遠端轉移的切除手術。」黃聖捷醫師指出,「但病人如果有機會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會相當顯著,若腫瘤明顯縮小、後續便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爾後患者繼續接受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可以有極佳的預後,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Thumbnail
「在過去,基因檢測若發現大腸癌有BRAF基因突變,一開始大多不會進行遠端轉移的切除手術。」黃聖捷醫師指出,「但病人如果有機會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往往效果會相當顯著,若腫瘤明顯縮小、後續便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爾後患者繼續接受雙標靶治療,有機會可以有極佳的預後,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所幸,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很幸運地發現他是較罕見的MET基因。
Thumbnail
一名確診晚期肺癌的50多歲男性,在進行一般的基因檢測時並沒有找到突變基因,病程也加速惡化,全身嚴重浮腫。所幸,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很幸運地發現他是較罕見的MET基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