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光.製燭記事:《心意燭光組合|明:日》
avatar-img
Moni

嶼光.製燭記事:《心意燭光組合|明: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嶼光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明」字是日與月的組合構成,天地間最古老原始的照明即是來自日、月灑落的光。在意念以疊字出現明明二字時,直覺各有所屬,於是有了明:日及明:月。


在點燃燭籽後由明亮的光帶來暖洋洋的氣息,如同大地母親的溫暖懷抱,火苗是相對高大的表現。配方中一起和蠟液熬煮的除障香粉成為日的重點,如同正午的陽光驅走黑暗。與之結合的鋪底有帶來沉穩的岩蘭草根與輕盈明亮的金盞花瓣,三者強、穩、巧相互配合,也似乎借此展現了陽光在一天中的三種階段,可愛的金盞花瓣代表清晨、除障香粉是中午,岩蘭草融進前面兩者的光芒成為黃昏。


等待燭籽熟成時抽取的彩虹卡是海底輪:『大地供應我們財富與豐盛』,剛好是由大地帶來的支持與祝福♥︎



《心意燭籽|明:日》

配方:

雲林百年香舖的除障香粉(淨化版)、屏東自然農法的三年岩蘭草根、台南友善栽種的金盞花(自行後製為乾燥的金盞花瓣)

​成份:

英國 EcoSoya Pillar Blend 環保大豆蠟、歐洲 EUROSOY非基改大豆蠟(混合使用)、德國 棉燭芯



raw-image


avatar-img
Moni
3會員
12內容數
感受,紀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ni 的其他內容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這次熬煮蠟燭的起心是感謝生命引領彼此的相遇,想有傳遞心意的禮物。 在安排製燭行程時,意念闖入了「明」字,以疊字形式的出現,所以最後製成燭光組合—明:日、明:月。 在兩顆燭籽一並點燃時,忽然理解在生活之中應用陽性/陰性的力量時,若協調得當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節氣熬煮,來到立夏。 白日柏油路上蒸騰的熱氣以及艷麗的晚霞,無一不昭示著夏日的到來。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第一次的獨立製燭,在2024春末—穀雨這天開爐熬煮。 沒有刻意挑選日子,只是剛好在這天有體力及時間,而這就是最好的時機。
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𓏰 Sela老師帶領靜心時浮現的畫面是這次命名的來源,感覺到了一顆種子破土而出時所蘊含的力量,那股內在力量是那麼強大且令人感動的,積累的一切在萌芽的瞬間傾巢而
這個月初參加了拾光藏香的製燭工作坊,當初會注意到這個製燭帳號是一個偶然,後來默默關注的原因除了覺得Sela製出的蠟燭好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及整體氛圍都深深吸引著我。 這份嚮往在我心中盪起漣漪久久不散,即便我並沒有邀請過蠟燭,但一直期待著拾光好室開工作坊,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參加工作坊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這次熬煮蠟燭的起心是感謝生命引領彼此的相遇,想有傳遞心意的禮物。 在安排製燭行程時,意念闖入了「明」字,以疊字形式的出現,所以最後製成燭光組合—明:日、明:月。 在兩顆燭籽一並點燃時,忽然理解在生活之中應用陽性/陰性的力量時,若協調得當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節氣熬煮,來到立夏。 白日柏油路上蒸騰的熱氣以及艷麗的晚霞,無一不昭示著夏日的到來。
嶼光的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第一次的獨立製燭,在2024春末—穀雨這天開爐熬煮。 沒有刻意挑選日子,只是剛好在這天有體力及時間,而這就是最好的時機。
製燭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𓏰 Sela老師帶領靜心時浮現的畫面是這次命名的來源,感覺到了一顆種子破土而出時所蘊含的力量,那股內在力量是那麼強大且令人感動的,積累的一切在萌芽的瞬間傾巢而
這個月初參加了拾光藏香的製燭工作坊,當初會注意到這個製燭帳號是一個偶然,後來默默關注的原因除了覺得Sela製出的蠟燭好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及整體氛圍都深深吸引著我。 這份嚮往在我心中盪起漣漪久久不散,即便我並沒有邀請過蠟燭,但一直期待著拾光好室開工作坊,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參加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