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哪種視角去詮釋別人的成功?

你用哪種視角去詮釋別人的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看到認識的人獲得成就或發生好事時,絕大多數的我們在心中的黑暗角落是這樣想的:「走運而已」、「以前還沒我厲害,就是靠張嘴騙人」、「有錢二代靠庇蔭沒實力」、「靠身體上位」、「嫁得好又怎樣?聽說另一半到處劈腿」……。我們靠質疑對方成功的原因,以及抹黑對方成功的結果去寬慰自己:「因為我沒他的先天條件,也做不出他那些不入流的事,所以他能獲得成就而我沒有是正常的」。

 

再不然,就是靠攻擊對方人品,去降低別人獲得成功的價值:「錢賺得多有什麼用?對人有夠壞」、「為了跟有錢人結婚,把在一起好幾年的對象甩了,自私!」……。

 

無論我們表現得再大度,心裡總會有個比較:我哪裡輸他?憑什麼是他不是我?

 

別人能得到而我們沒有,絕少部分的我們會反省是自己努力不夠,也不會認為是自己在關鍵時刻的思考決策有問題,更不會覺得是我們處理逆境的能力有欠缺。

 

「能取得成功的人,在人格特質或手腕方面,絕對有其自身長處。」要我們承認這點實在太難,所以比起去肯定對方進而認同自己有所不足,還不如直接把事情都歸因到不可控力上,這樣我們就不用改變現有狀態,「因為是不可控力,所以努力也沒用,因此沒必要變」,結果就是錯過了「得先改變,才會進步」的可能。

 

好運發生在別人時,我們總說僥倖,但如果今天好事換出現在我們生命裡,大概率會認為是老天有眼,我們那麼努力本來就該輪到,就算真是僥倖,既然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也會希望越多越好,不會覺得自己不配而拒絕。

 

生活不存在僥倖,所有幸運都是靠自己積累,問題只在於我們選擇用哪個視角去詮釋別人的成功。

avatar-img
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的沙龍
7會員
40內容數
那些早知道就好,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 #常樂Onne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用當媽的方式對待另一半,自然寵出不把你當對象的孩子。不要讓你的感情成為教會人愛,然後暗自離開的悲哀。
想憑一己之力扭轉公司困境的你,得先有相對應的權力,才有面對壓力的武器,如果公司什麼都不賦予你,你的遠大抱負跟責任感對公司只是多餘。
欲望需要被適當抑制,所有的獲得都伴隨責任和成本。只想全拿而拒絕取捨,是搞不清先後順序,不願為了想要的去承擔犧牲。
用當媽的方式對待另一半,自然寵出不把你當對象的孩子。不要讓你的感情成為教會人愛,然後暗自離開的悲哀。
想憑一己之力扭轉公司困境的你,得先有相對應的權力,才有面對壓力的武器,如果公司什麼都不賦予你,你的遠大抱負跟責任感對公司只是多餘。
欲望需要被適當抑制,所有的獲得都伴隨責任和成本。只想全拿而拒絕取捨,是搞不清先後順序,不願為了想要的去承擔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