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包容與付出的感情是無底洞

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總是強調自己在感情上有多付出跟包容對方的人其實很需要警戒,因為不被尊重而不自知。 兩人相處,彼此適當包容是正常,但過頭的包容表示關係走向失衡,一段健全的關係,又或是能互信互諒與良好溝通的關係,是絕不會有機會讓人去強調自己有多努力。 而那些總像個父親或母親對另一半各種付出、照顧,並任對方予取予求的人,被對方無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用當父母的方式對另一半,自然會寵出孩子,當你選擇讓自己成為對方的父親或母親那一刻起,你在對方心中就不再是男朋友或女朋友,正如同另一半凡事依靠父母還覺得應該,同時也不用對父母負責甚至可以耍賴那樣,你可以檢視對方是否也是如此對你?如果是,那你只是得到了與行為相應的結果,僅此而已。

那些早知道就好,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 #常樂Onne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想憑一己之力扭轉公司困境的你,得先有相對應的權力,才有面對壓力的武器,如果公司什麼都不賦予你,你的遠大抱負跟責任感對公司只是多餘。
欲望需要被適當抑制,所有的獲得都伴隨責任和成本。只想全拿而拒絕取捨,是搞不清先後順序,不願為了想要的去承擔犧牲。
「信任」是你平時對待自我的方式,進一步投射到外界的結果。因為害怕受傷,不斷重複「懷疑」與「測試」的防衛,最終只會得到被疏離的「傷害」。
沒有你的允許,任何一齣喜劇或鬧劇都無法持續。哀怨的本質是想獲得同情,人生很短,你想在自己的舞台演出什麼劇情?
人際相處存在差異是正常,摩擦不代表決裂。把別人情緒當成自己責任,是自私而不是體貼,因為會忽略對方需求而阻礙交流。
如果某種優點不能全人類通用,只允許存在於特定性別或人群,那就是「歧視」,是被包裝成糖的「剝削」。
想憑一己之力扭轉公司困境的你,得先有相對應的權力,才有面對壓力的武器,如果公司什麼都不賦予你,你的遠大抱負跟責任感對公司只是多餘。
欲望需要被適當抑制,所有的獲得都伴隨責任和成本。只想全拿而拒絕取捨,是搞不清先後順序,不願為了想要的去承擔犧牲。
「信任」是你平時對待自我的方式,進一步投射到外界的結果。因為害怕受傷,不斷重複「懷疑」與「測試」的防衛,最終只會得到被疏離的「傷害」。
沒有你的允許,任何一齣喜劇或鬧劇都無法持續。哀怨的本質是想獲得同情,人生很短,你想在自己的舞台演出什麼劇情?
人際相處存在差異是正常,摩擦不代表決裂。把別人情緒當成自己責任,是自私而不是體貼,因為會忽略對方需求而阻礙交流。
如果某種優點不能全人類通用,只允許存在於特定性別或人群,那就是「歧視」,是被包裝成糖的「剝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並不是真心討厭這個人,而是討厭他的「行為」,這個人的不善行為影響了他人的自由或是損傷了他人的身體,亦或是禍害了他人的身家財產。一個人如果徹底懺悔,斷惡修善,我們就會認同他,喜歡他棄惡揚善、付出無所求的行為。 有一個媽媽,假日或傍晚都會帶著就讀小學的孩子到公園玩,不過這個媽媽並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我在受訓期間陷入與地方媽媽的危險愛情,愛與理性的交織成重重掙扎。當愛情的火焰燃燒時,我發現這段關係可能影響學業與前途。面臨被開除的威脅,他只能離開她,這段經驗也讓我終於標準化我的把妹流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並不是真心討厭這個人,而是討厭他的「行為」,這個人的不善行為影響了他人的自由或是損傷了他人的身體,亦或是禍害了他人的身家財產。一個人如果徹底懺悔,斷惡修善,我們就會認同他,喜歡他棄惡揚善、付出無所求的行為。 有一個媽媽,假日或傍晚都會帶著就讀小學的孩子到公園玩,不過這個媽媽並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我在受訓期間陷入與地方媽媽的危險愛情,愛與理性的交織成重重掙扎。當愛情的火焰燃燒時,我發現這段關係可能影響學業與前途。面臨被開除的威脅,他只能離開她,這段經驗也讓我終於標準化我的把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