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洛克《父之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到番邦的時候,腳上有鐵架,開始讀第一本卜洛克。

剛到番邦的時候,腳上有鐵架,開始讀第一本卜洛克。

閱讀馬修史卡德,自然不做他想地選擇馬修史卡德的初登場,一切看來理所當然的順理成章,卻可以瞞著自己,逃避又怠惰地拖延了三年多,在大書桌前,我汗顏的回想了一下那蒼白無知的過去。馬上換個視窗,查了一下博客來,這套書的發行日期是2014.2.25日,而且當時還跟人家搶購到「限量木盒精裝版的馬修史卡德」的一生。

那個時候這套書的作者是馬修史卡德,書中主角是勞倫斯卜洛克,我在讀圖書館裡的賊之前,深信不疑,而且驕傲地陳列在架上,哪怕是被客人惋惜責罵沒有保留木箱精裝盒,或者是在咖啡香氣中論及馬修史卡德的對話,我對這個作家的忽視沒有一絲一毫的後悔,這種對於閱讀天份天生有短缺,而且趴在井底數星星的人生態度,八成在咖啡店昏黃的燈光下,鬧出不少笑話了。

raw-image

非得換到這個全然不同語言的國度裡,才知道回頭尋覓來填補空缺,那種實實在在地奠定基礎的重要性,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一種悲哀的人生,對於犯下這種三流閱讀心態的罪行,言教身教都說不上是個典範,無疑也是另外一種真實人生版的父之罪吧!

這是馬修史卡德的第一本初登場故事,其中有詳細說明他退出警界的內心掙扎,也仔細地描寫了他冷靜的個性與嗜酒麻痺自我的生活情懷,不由得聯想那些早期的老前輩對於書中主角個性的設定,雖然現在讀起來老派非常,不如一些天賦異稟的神探來的讓人拍案佩服,但是連看了四篇白羅,兩本福爾摩斯,神津恭介等等冥想神探之後,那種不真實的破案手法,卻讓人陷入了不可思議的冰冷空虛,在熱鬧非凡的崇拜之後,不是嗎?於是這種冷硬風格的辦案手法,確實讓人回味再三,這位無情兼具強硬正義感風格的馬修史卡德,就這短短的十七本書,直挺挺地被翻譯成繁體中文跟著我回到他的老家西岸,經過這幾年的閱讀與接觸,我終於搞懂了,

這是「勞倫斯卜洛克」筆下許多系列中的一部分,一個名為「馬修史卡德」退休警探的辦案故事,真是無顏見網路群眾的一個驚人發現呀!

至於這個故事的內容,也不必有我太多置喙之處,初登場的閱讀者,這已經四十年前的老故事,從懸疑難解,經過抽絲剝繭的過程裡尋覓那個神秘的蛹,直到最後終於掏出真相的瞬間,再私下處理讓所有罪與罰都能圓滿,這個當年只有三十八歲而且還得靠筆來寫下故事的「勞倫斯卜洛克」,承襲了羅斯麥當勞、雷蒙錢德勒那種正義感十足的冷硬偵探個性,外加一點邪惡的正義感,在厚道處世哲學與讀者憤怒情緒消化的處理之間,多了一點點無傷大雅卻又快慰人心的頂級療癒,真是一場快樂的閱讀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6會員
154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亞熱帶往事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