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逆轉檢察官1》/game(Switch)/2024/★★★
《逆轉檢察官2》/game(Switch)/2024/★★★★
在最近的系列投票中取得人氣第一名,皺眉傲嬌紅色檢察官當主角ㄉ經典逆轉系列作重製!花了幾天玩完後,雖然兩代是放在同一片遊戲裡,還是決定個別給分……
有別於《逆裁》清楚地二分為「搜查」與「庭審」二大環節,《逆檢》以搜查為主,過程中穿插系列訊問(挑語病)的經典機制,並加入邏輯拼圖、邏輯棋局(二代)等新玩法(在這裡「邏輯」被設定為主角御劍的主要武器,微妙地像在暗示其他人都沒什麼邏輯?)。新玩法固然有其趣味,但對我個人而言比較像是增添作品風味的佐料,而不足以成為決定其成敗的關鍵——《逆轉》系列的成敗,終究是看在精彩且創意十足的解謎,以及對於任何文字AVG都至關重要的劇情。
就謎題來說,《逆檢》整體的謎題並不差,但若跟《逆裁123》比起來,少了巧舟的差別還是十分明顯,缺乏那種腦洞大開、令人眼睛一亮且難忘的謎題,大部分情況是中規中矩、預期之內。
(以下有些微劇情雷)
至於劇情方面,我認為《逆檢1》並沒有將故事和要講述的理念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乃至於浪費了一些頗具潛力的設定(比如八咫烏的真相,以及某位幕後黑手的故事),情感和信念張力也受到略嫌無力的敘事削弱(缺乏分歧結局設定的假抉擇),更不得不提的是冗長又爆點不足的終章——整體來說稱不上是很順暢舒爽的遊戲體驗。好在《逆檢2》在各方面都做出明顯的改善:各章情節更加緊密的扣合連動、大致平均分布的反轉和驚奇點、出色的角色關係對比和立體塑造(特別是終章,既有感人也有驚人),以及其實早已是《逆轉》系列標誌、在這一代也紮實地做好做滿的今昔事件呼應影響。立基於前述,《逆檢2》不僅是遊玩體驗更好,欲表述的道理和人情也都更加穩固和強烈,並因此有說服力且深刻。
-
2. 《擅長逃跑的殿下》/anime/2024/★★★☆
歷史題材+王道展開(作者認證)+創新設定,《擅長逃跑的殿下》再次證明了原作者松井優征(《暗殺教室》)十分擅長拿捏主流卻不落入老套無趣的尺度,以及形塑相當討喜和令人厭惡(甚至噁心)這兩個極端的獨創角色。動畫組CloverWorks精良且用心的製作當然也為本作加了不少分數,不僅有大量緊湊流暢的打戲可看,華麗而鮮艷的光影和色彩運用也非常具有風格和巧思。總體來說,《逃殿》以其這一季的表現無疑能問鼎霸權,而且我認為是任何類型觀眾都會滿享受其中的一部作品。
不過,沒看漫畫原作的我還是會心生一點疑慮,主要是針對本作王道展開的擔憂,在王道少年漫的領域內已有太多座大山要跨越(或許也是近幾年大熱門新作都改往邪道發展的一部分原因?),即便情節發展至此《逃殿》仍不斷展現新意,但也要留意到新意一旦竭盡,劇情也不免會開始走向老套無趣……更具體說,面對所有王道作的公式都必須更巧妙細心的處理:主角應該要慢慢成長和變強,那麼如何描繪「和以往作品不同的」成長和變強?主角群會有各種經歷、關係會面臨摩擦和變得緊密,這些過程又該如何有新奇的表現?我很期待本作能再創造新的王道標竿。
-
3. 《敗北女角太多了!》/anime/2024/★★★★
在青春校園劇這個萬年類型裡,《敗北女角》可謂是另闢蹊徑,找到了一個相當獨特且聰明的切入視角(也就是「敗北女角」),並憑藉優秀的文筆——動畫中許多厲害的句子應都是來自小說原作者雨森焚火——和令人驚艷的角色描寫和塑造功力,編織出一則則糾結曖昧、烙印人心的青春記事。A-1的製作也優秀得沒話說,有趣大膽的運鏡、優美精緻(到有點不知為啥要弄那麼精緻的地步?)的光影,再加上細膩準確的角色神情動作和聲優表現,支撐起一場場酸澀揪心卻又不禁讚歎的文戲。即便在競爭激烈的校園類型動畫中,《敗北女角》亦值得列位經典。
若就我個人感受而言,還有一個給予高評價的關鍵原因,即是本作在各種平衡上的拿捏都恰到好處。這包括寫實與誇大之間的平衡,將為彰顯表淺印象和動畫表現力的「誇大」要素分配給配角(比如只有二次元才可能存在的妹妹、超可疑幾近有病的老師、放閃到堪稱變態的情侶、衣衫始終不整又行跡詭異的賣肉擔當(?)學姊、額頭會發光的人……),主角群(雖也不可免地被分配到了幾個誇大屬性)則在一次次的事件經歷中流露極為「寫實」的情感、發展深度,四人都被均勻且細心地打磨成充滿魅力的角色——道理說來容易,但執行得像《敗北女角》這麼好,進而創造舒適吸引人的觀賞體驗的作品,我認為也十分罕見。
-
4.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documentary/2018/★★★☆
無論就戲劇性或者議題性而言,《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的原始素材都堪稱完美,而本作也確實並未浪費食材:拋出懸念、提出命題、留下伏線,穩健節制地推進情節,爆發十足卻又點到為止的引爆,並收束以發人深省的議題思辨,關於科學、親情、大眾媒體,乃至紀錄片這個載體/行動本身,可說是非常犀利地催動刺激著戲劇性和議題性之兩端的相互衝撞與遞迴……
(以下有微劇情雷)
所謂「視網膜效應」的概念本身並不難理解,甚至其實很符合直觀,即人會自然傾向注意到(可能只是少數)相同的部分,而忽略(其他更多)相異的部分。然而即便道理我都懂,這種偏誤仍然常常發生,一部分可能是由於人對巧合或奇蹟的某種內生渴望?或者對驚訝興奮之情的無意識尋求?而在這過程中,大眾媒體簡直像是一個增幅器,為了利益——抑或其實也是為了這情感的極致化?將這種情感的渲染性和影響力又放大了無數倍:「上了大學後才重聚的同卵三胞胎」,並且都「喜歡吃同樣的食物、抽同樣品牌的菸、在高中時參加摔角比賽、喜歡年長的女人」——誰不會(至少在一瞬之間)驚異於這樣的「巧合」,而難免忽略了敘事本身的建構性呢?
話又說回來,本作不也「利用」了這樣的稀世素材,僅僅用聰明的下標就吸引到許多觀眾嗎?不過,由於時間尺度的伸長、事件全貌的揭露,本作得以從更加局外的角度提出觀點,探究科學實驗倫理和親情血緣關係之間的潛在張力,甚至不僅止於報導而化身為推動事件新進展的行動。以此來說,《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的確特別精彩,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