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路

更新於 2024/1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說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到幾乎找不到多麼驚天動地的事件可以敘述,那寫平凡人物的故事就要文筆刻畫能力好到可以駕馭這種常民的題材,寫出能夠引起讀者共感的部分,以建構好的閱讀體驗,這本在今年屢獲文學獎項的作品,恰恰的展演了這樣的可能,用幾個平凡人物的故事,描寫不同人生階段,不同人際關係間的日常,到底有哪些可看之處。

轉眼也望見不惑之年,工作上算是學為所用,相較之下也算是運氣不錯的。這本書讀起來最有共鳴的,大概就是談到中年回頭去追求新鮮嗜好,以及怎麼個偶爾想起自己沒完成的那些未竟事務。這幾年遇上當年的師長,依舊還是偶有怎麼不追求個博士學位的疑問。想當年也曾經覺得學術研究有趣,但為了五斗米折了腰,也就沉浸在行政工作轉眼十年歲月。讀起主角開始新的興趣,回頭再去看看自己當年夢想,也逃離每天工作的那些不甚有趣,頗有共感。目前的小消遣也就還是買些對人生可能不太有幫助的小廢物,還沒有真的什麼非常花錢的嗜好。當然也很佩服作者要建構一個人物角色,去研究起主角追尋的興趣中所包含的那些細節,讓讀者讀起來更覺得角色立體,真的好似開始研究、追尋每個嗜好都會有的裝備升級,然後真的來一趟屬於自己的嗜好之行。

另一個跟長照有關的故事,肥皂的敘述著每個有高齡者的家庭可能都會遇到的照護難題。也許之前的社會結構比較沒有養護機構的需求還什麼的,對於這樣的終老方式似乎接受度不高,而每個家庭在面臨成員有照護需求的時候,到底要怎麼分工,相應的照護成本又該怎麼攤分,都成了肥皂劇的核心問題。只是這個故事的敘寫,更著重在其中一位成員的視角,透過回溯式絮絮叨叨的抱怨,說出中間決策的各種影響因子,以及心理上的各種掙扎、變化。而逼婚可能是另一個過去世代可能會有的想法,好像每個人都該離開原生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而這樣的選擇似乎指向著某種必然,以及預期的幸福快樂生活。然而有諸多的因素影響著大家對於家庭的想像和選擇,沒能結婚在上一輩逐漸步向死亡之時,有時顯得特別尖銳,以至於需要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支撐彼此間的關係。

其他幾個故事也有相同的精采,只是自己可能比較沒有相應的經驗,角色也是立體,但沒有那麼多的共感。讀來會覺得作者確實在描繪人物、書寫這些日常的情愫、煩惱上有獨到的風格,讓讀者在閱讀的體驗上覺得特別貼近,而不會感覺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後記作者回顧起自己的寫作歷程,也是另一段的自剖,讀來真摯,更能想像作品的風格一致其來有自。

推薦給也想看看日常生活情景的朋友,原來天底下的煩惱不獨自己有,這樣的況味,在閱讀體驗上不僅是種安慰,也多了一些理解的角度看待眼下的各樣問題、困境。

avatar-img
94會員
494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一直偷空看書,想趕上年初的讀書進度。跟著讀墨的票選讀了這本小說,透過作者虛構一位作者蒐羅的故事,在各個故事間再串起隱約的連結,圍繞著日治前後的臺灣,幾個女性的故事穿插了原住民族、漢人社會習慣和日本人殖民所帶來的不同國族間的互動關係,留著既可分開來讀,但連著看又有某個關聯的閱讀體驗。 殖民的歷史
颱風停班沒事在家看書消磨時間,先不想工作的事,雖然邊看邊覺得跟工作也不是都沒有關連,但就是一本跟風、趕在米選有結果之前,追完這本在圖書館成為熱門借閱、一度絕版的副總統候選人回憶錄。 書名直譯應該是鄉巴佬輓歌,符合整本書的主軸,回憶鐵鏽帶藍領白人的生活環境、社經地位背景以及多數這樣的群體面對的是怎樣
杜院士的直率是一直以來的個人特色,不論在文章或講演,風格強烈且直指問題核心,不鬥嘴,但問得你心裡發寒。但這書走一個親切、友善的風格,娓娓道來從文獻、地圖上考據中國這個概念,有理有據的論述中國式民族主義如何在當今現下不合時宜。 從三代開始考據起,古代中國可說是杜院士的專業領域,信手拈來都是文獻資料。
覺得書名有種惡趣味,就是把「動」拆成「重」跟「力」,小說說的也是一個個反動份子集結成冊的故事,加上紅色的圓點像是槍擊後的彈孔(個人腦補),跨越時空又扭曲、重組了重要臺灣史事件的元素,確實有種進入重力不穩感,讀起來有時輕飄飄、有時沉重,有時又覺得好像知道點什麼,但其實沒有真的這麼知道什麼的趣味。
老實說對關公廟的印象只有行天宮,然後對這個信仰的了解也僅止於有文有武,前者手執春秋,後者手拎青龍偃月刀。豈知漢學家研究起來不得了,從寺廟碑文、地方誌中找出了許多有趣的資料,分析起來可真的是你所不知道的關公,沒看過這麼神力大禮包,想擴充什麼就擴充什麼的。 說起歷史來可真的都是辛酸淚。從所謂正朔的角度
連追二本韓江的作品,主要還是衝著一點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的光環,否則這麼硬派的主題,搭配上可能被誤解放到養生蔬食區的書名,連續衝擊波感,不言可喻。想必不小心在這區拿起這本書翻看的讀者,恐怕將要被內容驚得各種嫑嫑的吧!一種蝦毀,剛剛看了蝦米的感覺。 素食者有時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有些是因為環保的緣故,
最近一直偷空看書,想趕上年初的讀書進度。跟著讀墨的票選讀了這本小說,透過作者虛構一位作者蒐羅的故事,在各個故事間再串起隱約的連結,圍繞著日治前後的臺灣,幾個女性的故事穿插了原住民族、漢人社會習慣和日本人殖民所帶來的不同國族間的互動關係,留著既可分開來讀,但連著看又有某個關聯的閱讀體驗。 殖民的歷史
颱風停班沒事在家看書消磨時間,先不想工作的事,雖然邊看邊覺得跟工作也不是都沒有關連,但就是一本跟風、趕在米選有結果之前,追完這本在圖書館成為熱門借閱、一度絕版的副總統候選人回憶錄。 書名直譯應該是鄉巴佬輓歌,符合整本書的主軸,回憶鐵鏽帶藍領白人的生活環境、社經地位背景以及多數這樣的群體面對的是怎樣
杜院士的直率是一直以來的個人特色,不論在文章或講演,風格強烈且直指問題核心,不鬥嘴,但問得你心裡發寒。但這書走一個親切、友善的風格,娓娓道來從文獻、地圖上考據中國這個概念,有理有據的論述中國式民族主義如何在當今現下不合時宜。 從三代開始考據起,古代中國可說是杜院士的專業領域,信手拈來都是文獻資料。
覺得書名有種惡趣味,就是把「動」拆成「重」跟「力」,小說說的也是一個個反動份子集結成冊的故事,加上紅色的圓點像是槍擊後的彈孔(個人腦補),跨越時空又扭曲、重組了重要臺灣史事件的元素,確實有種進入重力不穩感,讀起來有時輕飄飄、有時沉重,有時又覺得好像知道點什麼,但其實沒有真的這麼知道什麼的趣味。
老實說對關公廟的印象只有行天宮,然後對這個信仰的了解也僅止於有文有武,前者手執春秋,後者手拎青龍偃月刀。豈知漢學家研究起來不得了,從寺廟碑文、地方誌中找出了許多有趣的資料,分析起來可真的是你所不知道的關公,沒看過這麼神力大禮包,想擴充什麼就擴充什麼的。 說起歷史來可真的都是辛酸淚。從所謂正朔的角度
連追二本韓江的作品,主要還是衝著一點諾貝爾文學獎新科得主的光環,否則這麼硬派的主題,搭配上可能被誤解放到養生蔬食區的書名,連續衝擊波感,不言可喻。想必不小心在這區拿起這本書翻看的讀者,恐怕將要被內容驚得各種嫑嫑的吧!一種蝦毀,剛剛看了蝦米的感覺。 素食者有時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有些是因為環保的緣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打算寫一篇短篇BL故事,1集完成,各位惡魔覺得怎麼樣呢? 正在猶豫是開免費還付費呢⋯⋯
這應該是寫故事的人常有的一個問題:若非親身經歷,哪能刻骨銘心?這一年來看的小說及短文比過去多,這種感覺尤甚。報紙上的讀者投書,或者某單位徵文比賽的雀屏中選者所敘述的故事,通常不是憑空幻想,而是真有其事。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描述起來入木三分,真摯感人,躍然紙上。而這裡面如果再加上三分政治正確:也就是人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在輕小說界一片異世界重啟人生、轉生各行各業各種族、追求高概念突破的競逐下,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反而成為一個全新的挑戰。 PS:本文寫於三年前,這段居然不用改。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其實我不知道居然會有人來看我的東西。 原本想說給自己一個動力就放上來了......好吧,算意外之喜? 最近在排故事時間線和練習描述,我的文筆不算很美麗,頂多算得上語序通順和劇情合理(我甚至連外貌都不怎麼會描寫)。 第一篇可能會晚一些時間才會被放上來,畢竟我不想讓對我文章有一絲期待的人直接失
Thumbnail
一本言情小說在讀者人生裡的存在期間短則一小時,長則十幾年,很少有讀者會把通俗小說留在書櫃裡二三十年的。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最近打算寫一篇短篇BL故事,1集完成,各位惡魔覺得怎麼樣呢? 正在猶豫是開免費還付費呢⋯⋯
這應該是寫故事的人常有的一個問題:若非親身經歷,哪能刻骨銘心?這一年來看的小說及短文比過去多,這種感覺尤甚。報紙上的讀者投書,或者某單位徵文比賽的雀屏中選者所敘述的故事,通常不是憑空幻想,而是真有其事。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描述起來入木三分,真摯感人,躍然紙上。而這裡面如果再加上三分政治正確:也就是人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在輕小說界一片異世界重啟人生、轉生各行各業各種族、追求高概念突破的競逐下,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反而成為一個全新的挑戰。 PS:本文寫於三年前,這段居然不用改。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其實我不知道居然會有人來看我的東西。 原本想說給自己一個動力就放上來了......好吧,算意外之喜? 最近在排故事時間線和練習描述,我的文筆不算很美麗,頂多算得上語序通順和劇情合理(我甚至連外貌都不怎麼會描寫)。 第一篇可能會晚一些時間才會被放上來,畢竟我不想讓對我文章有一絲期待的人直接失
Thumbnail
一本言情小說在讀者人生裡的存在期間短則一小時,長則十幾年,很少有讀者會把通俗小說留在書櫃裡二三十年的。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