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到幾乎找不到多麼驚天動地的事件可以敘述,那寫平凡人物的故事就要文筆刻畫能力好到可以駕馭這種常民的題材,寫出能夠引起讀者共感的部分,以建構好的閱讀體驗,這本在今年屢獲文學獎項的作品,恰恰的展演了這樣的可能,用幾個平凡人物的故事,描寫不同人生階段,不同人際關係間的日常,到底有哪些可看之處。
轉眼也望見不惑之年,工作上算是學為所用,相較之下也算是運氣不錯的。這本書讀起來最有共鳴的,大概就是談到中年回頭去追求新鮮嗜好,以及怎麼個偶爾想起自己沒完成的那些未竟事務。這幾年遇上當年的師長,依舊還是偶有怎麼不追求個博士學位的疑問。想當年也曾經覺得學術研究有趣,但為了五斗米折了腰,也就沉浸在行政工作轉眼十年歲月。讀起主角開始新的興趣,回頭再去看看自己當年夢想,也逃離每天工作的那些不甚有趣,頗有共感。目前的小消遣也就還是買些對人生可能不太有幫助的小廢物,還沒有真的什麼非常花錢的嗜好。當然也很佩服作者要建構一個人物角色,去研究起主角追尋的興趣中所包含的那些細節,讓讀者讀起來更覺得角色立體,真的好似開始研究、追尋每個嗜好都會有的裝備升級,然後真的來一趟屬於自己的嗜好之行。
另一個跟長照有關的故事,肥皂的敘述著每個有高齡者的家庭可能都會遇到的照護難題。也許之前的社會結構比較沒有養護機構的需求還什麼的,對於這樣的終老方式似乎接受度不高,而每個家庭在面臨成員有照護需求的時候,到底要怎麼分工,相應的照護成本又該怎麼攤分,都成了肥皂劇的核心問題。只是這個故事的敘寫,更著重在其中一位成員的視角,透過回溯式絮絮叨叨的抱怨,說出中間決策的各種影響因子,以及心理上的各種掙扎、變化。而逼婚可能是另一個過去世代可能會有的想法,好像每個人都該離開原生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而這樣的選擇似乎指向著某種必然,以及預期的幸福快樂生活。然而有諸多的因素影響著大家對於家庭的想像和選擇,沒能結婚在上一輩逐漸步向死亡之時,有時顯得特別尖銳,以至於需要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支撐彼此間的關係。
其他幾個故事也有相同的精采,只是自己可能比較沒有相應的經驗,角色也是立體,但沒有那麼多的共感。讀來會覺得作者確實在描繪人物、書寫這些日常的情愫、煩惱上有獨到的風格,讓讀者在閱讀的體驗上覺得特別貼近,而不會感覺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後記作者回顧起自己的寫作歷程,也是另一段的自剖,讀來真摯,更能想像作品的風格一致其來有自。
推薦給也想看看日常生活情景的朋友,原來天底下的煩惱不獨自己有,這樣的況味,在閱讀體驗上不僅是種安慰,也多了一些理解的角度看待眼下的各樣問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