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的困境變成故事,堆成4個主線,來說明探索自己的必要,以及如何摸索、自處。

自在自適的享受、經驗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畢竟情緒這件事有好有壞,承受起來對於每個個人和當下而言,都是新的,也不見得能夠負擔,而第一個部分主要就是談不用預設立場,那些未知和突如其來都再理所當然不過,就像人生不如意的十之八九,不必刻意的去放大,而是讓自己練習擴大舒適圈去適應。另外也要設下界線,不要讓自己過曝,每個人都是有限能量,把自己耗盡了,就很難有力氣再處理各樣突發狀況,甚至維持日常都艱難萬分。

接下來談的主題就是如何維持自我覺知。人生說長不長,但裝出來的狀態通常沒辦法維持太久,於是比較好過的方法就是所謂的舒適圈,然後別人的建議、好方法都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就是可以嘗試,但通常要自問。不適合自己的,不必勉強,凡事都有時候, 然後人也是經過這些分辨適合自己、不那麼適合自己的,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每個人都在每個階段做著程度不一的改變,不一定覺察,也不一定自願。變動難在舊的經驗之所以存在有其道理,而新的經驗要建立,也得給定一個道理。因此得先覺察出舊的道理,然後找到斷點,建立新的道理,這樣或許是比較容易進行,也是痛苦指數可能可以略低一點的。找到行動的動機、動力,然後堅持住,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自主自發的改變。

對自己多一些包容,然後不要讓自己有太多的起伏,特別是情緒的。畢竟太過耗能,也太沒有必要。真的是太多關你屁事以及關我屁事,社群媒體的世界更是如此,很多沒必要的資訊充斥,然後非得要這樣、那樣,追趕上這個那個潮流,直到天荒地老,深怕自己落後了什麼,但回頭望去真的是落後了又如何,誰記得那麼多。還是得回到自己,讓自己在這個什麼都快快快的世界中慢下來,也許才有餘裕,才比較有可能、有機會享受。

最後,更關心自己吧!別人終究是人生的過客,來來去去之後,把時間、空間留一些給自己,那才有機會過自己的人生,想想這輩子要怎麼過,即是真的是小人物,應該也可以做做小人物的夢,想想小人物的生活吧!

推薦給每個也覺得有時候生活也頗多艱難的朋友,你的痛苦艱辛並不特別,只是有些時候說別人容易自處難,有本書告訴你也許有別的切入點,也許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0會員
526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07
社群一直出現阿德勒的各種課程及相關產品,不然找本阿德勒相關來看好了。又看不慣純理論的心理學書籍,搜尋了一下找到這本略有說教意味,但其實故事還不錯的小說。 送洗本事件相對慎重的事。家庭三寶洗衣機、洗碗機還有洗碗機,可以根據價值觀至奐各種讓家事便利些的電器。但即便洗衣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還是有不少送洗
Thumbnail
2025/04/07
社群一直出現阿德勒的各種課程及相關產品,不然找本阿德勒相關來看好了。又看不慣純理論的心理學書籍,搜尋了一下找到這本略有說教意味,但其實故事還不錯的小說。 送洗本事件相對慎重的事。家庭三寶洗衣機、洗碗機還有洗碗機,可以根據價值觀至奐各種讓家事便利些的電器。但即便洗衣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還是有不少送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最近從書店挖到了一本關於如何溝通的書,是曾寶儀的《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關於溝通的書最早接觸的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因為總覺得自己只要一講話就會冷場,還常常脫口說出一些會讓對方心裡不痛快的話語,因此小時候媽媽才買了這本書給我要我好好學學怎麼說話。 時隔許久,
Thumbnail
最近從書店挖到了一本關於如何溝通的書,是曾寶儀的《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關於溝通的書最早接觸的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因為總覺得自己只要一講話就會冷場,還常常脫口說出一些會讓對方心裡不痛快的話語,因此小時候媽媽才買了這本書給我要我好好學學怎麼說話。 時隔許久,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