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長類動物學的研究中,確實有猩猩學會手語後提出問題的紀錄,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實例:
1. 可可(Koko)與手語的互動
可可是一隻西部低地大猩猩,出生於1971年,並由靈長類動物心理學家弗朗辛·帕特森(Francine Patterson)進行了手語訓練。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可可學會了超過1000個手語詞彙,被認為能夠與人類進行基本的交流。1985年,帕特森在與可可的互動中,記錄到可可用手語向訓練師表達疑問,例如:「這是什麼?」這類提問顯示出可可對周遭物品的好奇心和理解能力。
有一次,帕特森展示了一面鏡子,可可透過手語詢問鏡中的形象是誰。這個行為被認為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表現,表明可可可能具備一些人類小孩類似的思維模式。這樣的例子在1980年代後期逐漸為人所知,使得可可成為手語學習與人類語言交互研究的代表性案例。
2. 華修(Washoe)與手語
華修(Washoe)是一隻黑猩猩,於1965年出生於非洲,並在1966年被美國心理學家艾倫與碧翠絲·加德納(Allen and Beatrix Gardner)帶到美國進行手語訓練。華修學會了大約350個手語詞彙,是第一隻學會手語的黑猩猩。華修會用手語詢問訓練員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吃的東西在哪裡?」或者「誰在這裡?」。華修在學會手語後,也被觀察到會用手語向人類表達她的需求和疑惑,並向其他黑猩猩展示手語,成為手語溝通的先鋒案例。
3. 尼姆(Nim Chimpsky)的手語學習
尼姆是一隻在1973年出生的黑猩猩,由心理學家赫伯特·泰瑞斯(Herbert Terrace)於1970年代後期進行手語學習計劃。然而,泰瑞斯的研究顯示,尼姆雖然可以學會手語並表達一些基本的需求,但在提問方面的表現較少,並未像可可或華修那樣展現出明確的「提問」行為。泰瑞斯在1980年結束了對尼姆的研究,結論是尼姆的手語多數是模仿和回應,而非主動詢問問題。
4. 坎茲(Kanzi)與符號板溝通
坎茲是一隻倭黑猩猩,於1980年出生,由蘇珊·薩瓦(Sue Savage-Rumbaugh)使用標記板和符號語言進行訓練。坎茲並未學會手語,但他可以使用約400個標記進行溝通,並能夠進行類似提問的行為。例如,坎茲曾經「詢問」訓練員食物和活動的位置,儘管這並非手語,但顯示出倭黑猩猩具有較高的理解和交流能力。這個例子於1990年代受到關注,展示出黑猩猩對符號的靈活運用。
這些例子顯示出不同靈長類動物在學習手語或符號溝通後,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需求和好奇心。猩猩的提問行為被認為是對人類認知的模仿,但也可能代表著它們具有一些理解環境並進行探索的能力。這類研究引發了更多關於動物認知和人類語言的討論,並成為靈長類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