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禮儀產業跟一般民眾間都有非常強烈的資訊不對等,原因無他,華人自古以來就把死亡當作忌諱。不願意去談的同時自然也不知道各種與死亡有關的詞彙。今天就來介紹一些跟喪禮有關的專有名詞,看看你知道的有幾個!
明明用一個去世就好了,沒事幹嘛分一堆呢?中文就是這麼博大精深的文字,哪怕用錯一個字也是牽一髮動全身。所以光一個去世就能因字的不同延伸出多種意思,以下簡單介紹:
1. 去世:最基本款,講去世會比死了婉轉一些。跟過世用法差不多,任何年紀的死者都適用。
2. 去逝:比去世更高一層級,用去逝可說是表達對逝者的敬意。通常用於長者或是德高望重的人過世所使用的詞彙。
3. 仙逝:通常用於問候親友,仙表達了希望逝者成仙。逝則是用以表示敬意,這樣的說法有慰問喪家的效果。
4. 逝世:層級跟去逝相當,都是描述社會上有名望的人過世,以表達對逝者的尊敬之意。
跟逝者年紀有關的專有名詞真的超多人搞錯(尤其是廣大的記者朋友們),每次看新聞寫道長輩過世後面寫得年搞的我頭都痛起來了。拜託親愛的讀者們如果看到文章再幫我分享給記者朋友們,希望大家別再寫錯了。
1. 得年:用於指稱30歲以下過世之逝者。
2. 享年:用於指稱30歲以上,60歲以下過世之逝者。
3. 享壽:用於指稱60歲以上,90歲以下過世之逝者。
4. 享耆壽:用於指稱90歲以上,100歲以下過世之逝者。
5. 享嵩壽:百歲人瑞過世即可書寫享嵩壽。
6. 卒年/終年:中性詞語,講述的是過是那一年的年紀,跟歲數沒有關聯。
喪禮的儀式也常讓大家一頭霧水,畢竟儀式的名稱也就兩三個字,而且從字面上來看也不一定能懂儀式想要表達的意思。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些喪禮的獨特儀式:
1. 遮神:遮神真的是不少家屬會問的儀式,古時候因為神明以及祖先的牌位會供奉在大廳。將逝者遺體擺放在大廳時要先用米篩或紅紙把神像和祖先的牌位遮住,避免冒犯神明以及讓祖先見到後代子孫的遺體感到難過。
2. 搬鋪:電視劇中偶爾可見的橋段,搬舖是指住院的病人留一口氣回到家中,最終在家過世、壽終正寢的流程。不過現如今大多是在醫院往生,並直接運往太平間或殯儀館冰存,搬鋪也愈來愈少見。
3. 豎靈:守靈大家都知道,那豎靈呢?豎靈又叫安靈,簡單來說就是豎立一個靈位,讓靈魂有安身之所。所以豎靈的過程會設立靈堂並豎立牌位,藉此安置亡者靈魂。
4. 發引:發引跟火化大部分是接在一起的,火化應該不用解釋。那發引到底是啥?古時候的人們在出殯時送喪的人會用紼(又叫引布)牽引著靈柩作為前導。所以發引其實就是在說出殯時抬出靈柩這件事。
稱謂相關的詞也是不少人討論的話題,中文字博大精深。雖然我常常跟朋友說日文是最難學的語言,但中文每個字都有個別意義,相信外國人在學中文也是相當崩潰。接下來就來講講跟稱謂有關的幾個專用詞。
1. 顯考:以前國文課本有教,但我不確定現代有沒有教。顯考就是子女稱自己過世的父親,也有用先考,但用顯更表敬重。
2. 顯妣:妣則是敬稱過世的母親,同樣的有顯妣與先妣的用法。
3. 反服父/母:反服是指將喪服反穿,指的是替子女服喪的父母。
4. 杖期夫:既然稱謂是夫,那應該不難猜,就是妻子過世的人的自稱。杖是指拐杖,意思就是妻子過世過分悲痛需要拄著枴杖才能站起來。另外還有一種是不杖期夫,是指家中尚有長輩得照顧,不能過度悲傷,自然就沒有用拐杖的必要。
5. 未亡人:現在沒有人在用X3,未亡人是古代女性丈夫過世後的稱謂。要知道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下,丈夫過世後妻子也該隨之而死。當然不是真的要太太去自殺啦,只是用稱謂來表示。不過這種性別歧視真的是挺糟糕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