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下的身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永樂市場每家店的招牌下,總掛著一面小鏡子。

新來的攤販都以為是風水擺設,只有老闆們知道,那是用來看「另一種顧客」的工具。

「從鏡子裡看,」老劉教導阿強,「有些買賣要從倒影裡完成。」

每天傍晚五點後,市場的燈光開始變得曖昧。

招牌下的鏡子會映照出一些平常看不見的景象:

穿著老式服裝的商販、提著竹籃的主婦、背著醬油桶的送貨員。

他們在鏡中進進出出,彷彿在經營另一個市場。

阿財第一次注意到這個現象,是因為對面麵店的招牌特別詭異。

正面看是「永樂麵店」,但從鏡子裡看,卻是日式的「うどん」字樣。

更奇怪的是,那個早已過世的日本老闆娘,每天都會在鏡中準時開店。

「招牌是連接兩個世界的門,」市場管理員老王解釋,「當年這片市場改建時,很多老店家捨不得走。他們把靈魂寄託在招牌上,等著生意興隆的時光重現。」

漸漸地,阿財發現市場裡的規則:

傍晚五點後,看鏡子前要先敲三下招牌

與鏡中人交易要用舊時的價格

某些特殊商品只能從鏡中購買

談成的生意要在收據上蓋上特製的印章

最特別的是每月十五的月圓夜。

那天,所有招牌都會發出微弱的光芒,鏡中的市場特別熱鬧。

老店家們會擺出一些平常看不到的商品:

「大正年間的醬油」

「昭和時期的糖果」

「日治初期的布料」

但這些交易是有代價的。

「鏡中的商品雖好,」老王警告,「但買得太多,可能會被招牌記住。有些人沉迷在鏡中的世界,最後自己也變成了倒影。」

阿財親眼見過一個年輕小販的下場。

他總是透過鏡子購買特殊商品,生意紅火得很。

但漸漸地,他的身影開始變得透明,最後只能在鏡中看見他的店面。

市場裡流傳著一個傳說:

每塊鏡子都連接著一段往事。

那些招牌不只記錄著店家的歷史,也保存著他們未完成的心願。

有些是想等待某個老主顧上門,有些是想完成一筆未了的交易。

最詭異的是一家沒有名字的雜貨店。

它的招牌是空白的,鏡子卻能照出不同年代的店家。

據說,只要在午夜時分,對著鏡子說出你想找的商品,就會出現相應年代的店家。

但要小心,因為價格不是用錢來計算。

「有些交易,」老王說,「要用回憶來支付。」

現在,永樂市場的招牌依然靜靜懸掛著。

白天照亮著熙來攘往的顧客,夜晚則映照著另一個世界的買賣。

而那些鏡子,依然忠實地連接著過去與現在,讓兩個時空的市場永不休止。

如果你走進永樂市場,記得看看招牌下的鏡子。

也許你會發現,倒影中的市場,比現實更加熱鬧。

但要記住:別讓自己迷失在鏡中的世界,因為有些買賣一旦開始,就再也無法回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人生的精彩不限於從螢幕中所看的 而是在你瞳孔看到的那一刻 它烙印在我們的心裡 文字也有溫度 試著寫給有需要的人 在有需要的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永樂市場的地下通道連接著整個市場群,是個迷宮般的網絡。 白天,攤販們用它運送貨物;夜裡,卻沒人敢獨自進入。 除了送貨工阿強,他負責在凌晨兩點到四點巡視這些通道。 「地下通道不只是運貨的,」老劉曾警告他,「有些貨,是要送去你看不見的地方。」 阿強的工作很簡單: 推著手推車,按照固定路線巡視。
永樂市場的地下一樓,老劉的豬肉攤從不打烊。 每天凌晨三點,當其他攤位還未開張時,老劉就已經在準備上貨。 奇怪的是,沒人見過送貨的卡車,肉品卻總是新鮮得出奇。 新來的攤販阿財第一次遇見老劉的「特別客人」,是在一個特別冷的凌晨。 一個渾身溼淋淋的老太太拿著發黃的購物袋,要買一斤半肉臟。
每到子時,清水巷都會有三種聲音同時響起: 慈安宮的銅鐘、收驚廳的經聲、紙紮店的剪紙聲。 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守護儀式。 阿德某天在整理廟裡的古文書時,發現一張泛黃的地圖。 上面標示著三個特殊的位置: 「東為更鐘,集陰陽巡守」、「南為收驚,撫慰遊魂」、「西為紙紮,完結心願」。
慈安宮對面的瑞祥紙紮店已經開了三代。 老闆娘阿雲說,有些訂單只在午夜後接,有些物品只為看不見的客人製作。 店裡最裡面的櫃子上放著一本特別的訂單簿,封面寫著「陰紙訂製」。 那些訂單的字跡詭異,有些是用朱砂寫的,有些像是用指甲刮出來的。 更奇怪的是,價格都是用古錢標示。
慈安宮的收驚師父林阿添已經九十歲了,但他從不幫人收驚。 廟裡其他道長說,阿添師父只幫「特別的人」收驚,而且只在子時後。 收驚用的小廳深鎖在後殿,裡面供奉著一尊漆黑的神像,沒人知道是哪路神明。 據說那些「特別的人」都是被這尊神像選中的,他們身上帶著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清水巷口的慈安宮已經有百年歷史,廟頂的銅鐘每晚子時都會響起,但沒人知道是誰在敲鐘。 廟祝老張說,那是夜巡的總指揮在巡視轄區。 新來的小廟祝阿德第一次聽說「夜巡」這個詞,是在整理神明籤詩時。 一張泛黃的紙條從籤筒裡掉出來: 「夜巡名冊:陰陽值班表」。 「這廟不只管陽間的事,」老張說
永樂市場的地下通道連接著整個市場群,是個迷宮般的網絡。 白天,攤販們用它運送貨物;夜裡,卻沒人敢獨自進入。 除了送貨工阿強,他負責在凌晨兩點到四點巡視這些通道。 「地下通道不只是運貨的,」老劉曾警告他,「有些貨,是要送去你看不見的地方。」 阿強的工作很簡單: 推著手推車,按照固定路線巡視。
永樂市場的地下一樓,老劉的豬肉攤從不打烊。 每天凌晨三點,當其他攤位還未開張時,老劉就已經在準備上貨。 奇怪的是,沒人見過送貨的卡車,肉品卻總是新鮮得出奇。 新來的攤販阿財第一次遇見老劉的「特別客人」,是在一個特別冷的凌晨。 一個渾身溼淋淋的老太太拿著發黃的購物袋,要買一斤半肉臟。
每到子時,清水巷都會有三種聲音同時響起: 慈安宮的銅鐘、收驚廳的經聲、紙紮店的剪紙聲。 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守護儀式。 阿德某天在整理廟裡的古文書時,發現一張泛黃的地圖。 上面標示著三個特殊的位置: 「東為更鐘,集陰陽巡守」、「南為收驚,撫慰遊魂」、「西為紙紮,完結心願」。
慈安宮對面的瑞祥紙紮店已經開了三代。 老闆娘阿雲說,有些訂單只在午夜後接,有些物品只為看不見的客人製作。 店裡最裡面的櫃子上放著一本特別的訂單簿,封面寫著「陰紙訂製」。 那些訂單的字跡詭異,有些是用朱砂寫的,有些像是用指甲刮出來的。 更奇怪的是,價格都是用古錢標示。
慈安宮的收驚師父林阿添已經九十歲了,但他從不幫人收驚。 廟裡其他道長說,阿添師父只幫「特別的人」收驚,而且只在子時後。 收驚用的小廳深鎖在後殿,裡面供奉著一尊漆黑的神像,沒人知道是哪路神明。 據說那些「特別的人」都是被這尊神像選中的,他們身上帶著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清水巷口的慈安宮已經有百年歷史,廟頂的銅鐘每晚子時都會響起,但沒人知道是誰在敲鐘。 廟祝老張說,那是夜巡的總指揮在巡視轄區。 新來的小廟祝阿德第一次聽說「夜巡」這個詞,是在整理神明籤詩時。 一張泛黃的紙條從籤筒裡掉出來: 「夜巡名冊:陰陽值班表」。 「這廟不只管陽間的事,」老張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在2024年一月下旬的一場寒流,早上七點氣溫不到十度,而路經露天的傳統市場時,已擺了不少攤位。看到早起做生意的市場攤販老闆們,不畏寒冷的忙進忙出佈置自己的攤位,內心也能感受到一些鼓舞。固然,攤販擺攤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感到被激勵到,但的確發揮了這樣的效果。早起的習慣,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快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酉初,太陽西下,行人漸少,幾個路邊的小販心想應該不會再有客人來了,收攤欲歸;店鋪裡的掌櫃夥計也悠然坐於櫃臺後,等著放工。不過酒肆是越夜越熱鬧,偶爾來大快朵頤的小康家庭、走遍大江南北的旅人、開宴講生意的富豪,在飯桌上甚麼事都能聊,甚麼事都能談,順利的就舉杯結交,不順利就摔碗吵架。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週六的《建國市場》人聲鼎沸,老闆們聲嘶力竭在推銷自己的商品,婆婆媽媽們則是左一句好貴、右一句有那麼好嗎?…正上演著買賣間攻防拉扯的人間戲碼。這就是生活,是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都在上演的相同戲碼。 或許…表面上看起來相似的內容,實際上那每一筆交易的背後可能是……
Thumbnail
因工作變動而決定開始自營路線,透過同學的咖啡館開設週末小市集,提供主打商品琺瑯小碟、礦石項鍊及接金工類商品訂做,以及感謝同學大力支持的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在2024年一月下旬的一場寒流,早上七點氣溫不到十度,而路經露天的傳統市場時,已擺了不少攤位。看到早起做生意的市場攤販老闆們,不畏寒冷的忙進忙出佈置自己的攤位,內心也能感受到一些鼓舞。固然,攤販擺攤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感到被激勵到,但的確發揮了這樣的效果。早起的習慣,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快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酉初,太陽西下,行人漸少,幾個路邊的小販心想應該不會再有客人來了,收攤欲歸;店鋪裡的掌櫃夥計也悠然坐於櫃臺後,等著放工。不過酒肆是越夜越熱鬧,偶爾來大快朵頤的小康家庭、走遍大江南北的旅人、開宴講生意的富豪,在飯桌上甚麼事都能聊,甚麼事都能談,順利的就舉杯結交,不順利就摔碗吵架。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週六的《建國市場》人聲鼎沸,老闆們聲嘶力竭在推銷自己的商品,婆婆媽媽們則是左一句好貴、右一句有那麼好嗎?…正上演著買賣間攻防拉扯的人間戲碼。這就是生活,是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都在上演的相同戲碼。 或許…表面上看起來相似的內容,實際上那每一筆交易的背後可能是……
Thumbnail
因工作變動而決定開始自營路線,透過同學的咖啡館開設週末小市集,提供主打商品琺瑯小碟、礦石項鍊及接金工類商品訂做,以及感謝同學大力支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