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美股在開心一天之後,馬上又由漲轉跌,四大指數同步地下跌,NASDAQ 和費半同時又跌落了 20,000 點和5,000點大關,昨天的上漲真的是曇花一現。昨天的台股大盤上漲了143 點、最高到了23,189,但是最後收在了23,043留下了一個長下引線。昨天的台積電漲了20 點,收在了1060,另一個權值股聯發科則大漲了30 點,盤中還站上了1400。
另一個深受中國而害的苦主為聯電,聯電的部分疫情前的股價在 13 元,而在疫情的期間,最高到了5 年的高點72 元,今年的高點在 6 月的58 元,照天的收盤價為42.5 元,對於中國成熟製程的傾銷,聯電目前的支撐是在2023 年 8 月的42.4,但這個支撐也不是很強列,往下,大概就要往34 元走了。中芯在 12 吋晶圓的部分比台廠報價少了 5 成,在成熟或是類比的8吋晶元上也少了2至3成,中國複製了太陽能、面板、電動車的模式,現在在成熟的半導體製程和石化產業上也使用相同的傾銷手法。在自由市場中,若如中國這樣以補貼和不用在意綠能和環保的前提之下,對於其它的競爭對手而言,應該難以望其項背。
中國傾銷的問題,造成全球各國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在面對獨裁政權,自由經濟的競爭手段成為了「笑話」。這也讓我們了解為什麼可能得更關注「環保」、「人權」的議題。在台灣石化業得關注排水、空污,保障從業人員的工作權,注重在地居民的健康、符合在地建築、消防法規,在稅務上和財報上的明確揭露。
這些都是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的成本,但在開外掛的中國,光是逃漏稅就少了20 % 以上,還不用說業界熟知的「補貼」政策。政府至少在半導體和晶片上頭,應該要「要求」以在地產業為主,長期地默視或是允許半導體成熟製程的加工或是過多的出口中國,對於台灣長久的競爭力是不利的。連美國都在強力地對抗中國,台灣應該也得想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