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臉孔》真的是本值得再三討論的書籍。一開始對它沒有太大興趣的原因是,文化挪用和取消文化在過去兩年間很紅,就覺得這本書應該算順應時勢才掀起熱潮(也的確是?)。再來是,這本書在台灣出版時,看到很多人說翻譯非常在地化,好讀而且很有共感。但我個人意外的對在地化翻譯無感,覺得既然是發生在美國的故事,若看見台灣常用語,反而會有點出戲XDD(這很因人而異)。若不是朋友++特別推,我可能會因此錯過這本書。
——以下有雷,也可能有很多個人過度詮釋 😂 ——
我想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部分,大概是作者對主角茱恩的心理描寫。
即使茱恩偷盜剽竊,利用他人的作品謀取名利。我發現自己到最後都沒有討厭茱恩。即便她不斷的自說自話、自圓其說、妄想未來,這都給我一種情有可原的感覺。從她的話語中我可以感受到——她熱愛寫作但寫不紅,想被關注卻乏人問津,那種迫切想要,卻一直得不到的原始煩惱,幾乎沒有被滿足過。
而讓她好不容易得到財富名聲的作品,也仍不是出自於她。作者匡靈秀把茱恩那種——打從心底可能再也不敢相信,自己能靠一己之力做出「好」作品——的恐懼,寫得讓我雞皮疙瘩。這是讓我無法討厭、甚至有點同情這個角色的原因。
我想起以前在補習班教中小學生的時候,似乎能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類似的情緒或感受:別人就是擁有的比我還多,人家穿了什麼名牌、誰考了第一名但自己怎麼努力都不行、別人長得好看小腿又白又細。然後每看到一次他人,就會讓自己很不開心。
我想,這種「別人比我多、我擁有的比較少的觀念」,多少還是源自社會、家庭,以及教育環境所形塑的氛圍與價值觀。物質外貌智商外向,大人們重視這些特質,讓孩子只能用這幾種標準來衡量自己擁有的多還少,無法看見自己真正擁有的,也很難有機會探索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只剩下一連串單調的攀比,名利地位、人際網、幽默風趣,順應著群眾的價值觀走。更諷刺的是,還得必須很努力的先得到這些東西,才能確認這到底是否為真正想要的。這麼一想,過去的自己大概也經歷過這個過程。薪水、職階,在意這些大家都在討論的「項目」,到頭來認知自己真的沒那麼在意時,徒有一陣空虛,然後許多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所以說,茱恩,執著地想要成為知名作家的茱恩,她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寫作嗎?還是她追求的是身為創作者的身份?讓她為了眾人認可而產生這一連串作為的,又是什麼?
這是我讀完整本書,參加完讀書會後,得到的問題以及思考。